爲何你的藏品「不好賣」

筆者有位朋友專職從事古玩行業,每天都在各地奔波,討價還價、買進賣出,生意好的不得了。但是周圍藏友卻總在抱怨藏品不好賣,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我這麼好的藏品沒人買,他們不識貨!”

究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筆者與朋友進行了一次詳談,也逐漸瞭解了其中原委。

為何你的藏品“不好賣”

文物鑑定

那麼,買家究竟喜歡買什麼樣的藏品,或者說向什麼人買藏品呢?

答案是“圈內人”!

什麼叫“圈內人”? 大致筆者簡單說下:擁有高人一等的識別古玩真假的知識要領,這些人往往收藏早期有打眼、收藏中期有撿漏、收藏後期(現階段)基本上在自己古董收藏的品類中不管是自身收藏品以及眼光都數一數二,這些人筆者認為可稱之為圈內人!

圈內人對買家來說大多數是熟人,你會向熟人買古董嗎?

也許遇到這種問題,很多人都會猶豫,這種“熟人買賣”的邏輯,很多人會望而卻步,相信很多藏友都有這種經歷!其實按照筆者的收藏感受而言,大家對於向圈內人買古董存在很多誤會,其實向圈內人買古董對於收藏愛好者有著諸多的便利,給大家羅列幾種情況。

為何你的藏品“不好賣”

藏品展示

第一種:向行圈內人古董,你不需要擔心古董的二次流通交易!任何一位古玩行的圈內人,都是槍林彈雨、真槍實幹中學習與收藏古董的,有著一定的收藏品味和眼光,古董收藏靠的就是眼力和財力,既然圈內人會把這件器物買下來,那麼圈內人買的東西基本上不僅僅切合自己的收藏愛好,更能符合市場,所以根本不需要擔心東西不流通,賣不出去!

第二種:圈內人很容易被“撿漏”!對於圈內人而言,他更多的是享受收藏的過程和學習知識,所以在向圈內人買藏品的時候,他們往往也會比較爽氣(某件藏品有一定客觀的利潤後,有些藏品的價格會放低),也就是會出現圈內人“撿漏”!

第三種:行家敢於包退!很多人會拿古玩行的一些老規矩來老生常談,但隨著交易模式的不一樣、時代的不一樣,古玩行很多古董交易並不能全拿早期的古玩行規矩來執行!如今古董交易,大部分能被稱之為“圈內人”的古董收藏愛好者,他們在賣自己的古董過程中,往往會很隨性,甚至打出“三包服務”,這個背後的原因是圈內人本身的藏品過硬,始終是跟著市場價格走動,打個比方:問圈內人花了10萬買一件官窯瓷器,你覺得不喜歡不對退了,等你下次看到的時候,也許在拍賣會現場,以20萬、30萬甚至更高的價格被拍出,筆者在接觸的圈內人談及到一些有趣的故事,在他們口中這種情況很常見!

為何你的藏品“不好賣”

藏品展示

筆者就講以上三點,綜合而言,其實向行家買古董的好處總結兩大點:眼光+誠信!那麼反過來思考,為何你的藏品賣不掉?

1、藏品沒有保障。現在社會發展科技越加發達,各種藏品造假手段層出不窮,即使買家自己本身知識過硬,也難免出現打眼時候。所有沒有保障的藏品,買家一般望而卻步。

2、價格不合理。現在藏友大多數都抱著發財夢而來,自己藏品根本不去了解它的信息與價值,只是道聽途說的想要高價格。往往真正的買家說出真實價格,他還嫌棄你“不懂行”、胡亂報價想撿漏。遇到這種情況往往哭笑不得。

3、誠信有待提高。買家在與一些藏友交易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人出爾反爾、臨時變卦,既讓人氣憤又無奈。有些人明明已經一切說好,又擔心被騙要求變更,或者聽信謠言反悔,最後買家乾脆對這些藏友敬而遠之。

為何你的藏品“不好賣”

藏品展示

收藏不簡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如果抱著發橫財的心思,勞而無獲是必然。不是藏品賣不掉,而是大家沒有了解真正收藏的規則。有一件比你的藏品更可靠、價格更低、更有誠信藏品與你競爭,你有怎麼賣得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