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地球上,會踢足球的人有很多,會教足球的教練就有限了,而既熱愛足球教學,又發自內心喜歡孩子的足球教練,那就很稀有物種了。TFA俱樂部的野口大輔,就是這樣一位稀有屬性的教練。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記得一年多前,當TFA俱樂部內有教練離職,野口教練火線接手FC閔行隊時,家長們對於這位日本教練並不十分信任,因為野口教練的另一個身份正是這家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的創始人,在國人的思維中,一個日常事務已經很忙的創始人,怎麼可能全身心投入帶一支由中國孩子組成的並不出眾U8隊?而且,最初的日子裡,在中國孩子的足球基礎、水平、每週訓練時間本已經不如同齡日本孩子的情況下,野口教練在訓練中依然花大量時間和孩子們做遊戲,很少開展技術練習,一些家長甚至質疑是不是“搗糨糊”,這樣的隊伍能在Copa大賽上擺脫墊底的命運麼?

事實勝於雄辯。一年下來,在野口教練的帶領下,這批孩子們在球場上球場外的變化,給了家長們很大的驚喜,也給此前乾著急的家長上了一課——野口教練那套看似以遊戲為主,和孩子們玩成一片的足球教學,其實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很有針對性,把枯燥的技術訓練融入到遊戲中,培養了孩子們對足球的興趣之餘,在比賽中也顯示出了一定的實用性,最重要的是,在TFA的足球環境裡,孩子們不僅在學習足球,在在學習做人的道路上收穫滿滿。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 我們想通過足球讓孩子們體驗什麼樣的經歷?充實感、滿足感、成就感;通過足球能讓孩子們獲得什麼?隊友、夢想、自信、感恩之心、謙虛之心、自立心、責任心、創造力、決斷力、熱情、運動精神、公平競爭精神、交流溝通能力……”

——野口大輔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 就好像每次訓練中玩“抓尾巴”的遊戲,野口教練要求孩子們儘量橫向移動步伐,不要背對追捕者盲目逃跑躲避,還鼓勵孩子們在遊戲中變向擺脫,其實這些都在足球賽場上可以實際應用。有趣的是,野口教練還經常言語“干擾”孩子們:“抬頭看,天上有飛機。”“嘿,回頭看,你媽媽在旁邊叫你。”然後,趁著孩子們分神的時候出擊……幾次訓練下來,孩子們不僅步伐靈活了,專注度也提高了不少,他們現在經常互相提醒:“小心,不要上了野口教練的當!”

  • 足球是一項團體運動,團隊協作意識也相當重要。平時訓練分隊對抗時,野口教練會讓孩子們自己商量戰術和踢的位置,也會要求孩子們輪流做守門員。即使因為位置輪換導致球隊有失球,埋怨隊友的行為是絕對禁止的,所以,有TFA球員出現的球場上,只有互相鼓勵的加油聲,只有進球后與隊友、教練一一擊掌慶祝的熱血場景,野口教練帶出來的隊伍,永遠是“勝不驕敗不餒”,拼到終場哨響的那一支,每個踢球的孩子都有一股堅韌、不服輸、團結一心的精氣神。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 足球技術不可能一下子就踢得很好,孩子們踢球的精氣神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有時訓練中有個別孩子偶爾紀律較差,野口教練會很嚴肅地告誡他們:“野口教練不喜歡浪費時間。你們不排好隊,浪費的是最後的比賽時間,只能少踢一場。”不過,這樣一位一直提醒孩子們做好時間管理的教練,當孩子們偶爾在球場上發生衝突時,卻不會為了節省時間去“強行干涉”或“主持公道”,而是留出時間讓起衝突的孩子自己思考行為,自己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而他堅持和其他孩子一起等待,等待孩子自行解決問題後的歸隊。久而久之,孩子們其實潛移默化都明白了,不能因為個人的衝突問題影響了團隊,足球是用腳來掌控全場的,而不是靠鬥嘴或動手,所以到了比賽場上,TFA的孩子雖然逼搶兇狠,但一旦聽到哨聲絕不會對裁判的判罰喋喋不休,他們的心思和勁道只用在踢足球本身。

  • 當然,根據U8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踢球特點,野口教練總是鼓勵孩子們多帶球、多控球,訓練中他強調的最多的話就是“不要亂踢,不要一腳把足球踢走就好了。”“不要老想著自己少跑一點,別人多跑一點,一起跑起來,一起進攻,一起防守”……同時,平時在訓練中,野口教練還會創造各種看似“不公平”的環境,有時候他會讓對內分組比賽從1:0甚至3:0開始,在激勵落後一方的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們就放棄了麼?一定贏下比賽好不好”……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要求,到了真正瞬息萬變的球場上,遇到對手逼搶有對抗強度的時候,就成為了一支球隊能否適應比賽節奏的關鍵因素了。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 不同於一般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只重視技術培養的做法,野口教練更強調在教會孩子足球技能的同時,也希望能教會孩子很多做人的道理,形成生活中的正能量,他始終認為足球青訓育人才是第一位的,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例如這裡的每一堂訓練課,都是從孩子們和教練隊友打招呼開始,到訓練結束,孩子們不僅要和教練隊友握手致意,還要集體向場邊所有的家長表示感謝並一一表示感謝,用一種儀式來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野口教練一直會提醒孩子們把球衣塞進球褲裡,這樣做不僅是球員儀表整潔的禮儀,野口教練認為能觀察到自己一切儀表細節,並主動調節做到最好的孩子,到了球場上才能觀察並把控到更多比賽的細節,兩者是想通的。

  • 平時,野口教練也會要求孩子們把自己的水壺、足球,整整齊齊放成一排,訓練後要幫著教練一起收拾器材,並把訓練背心按照顏色歸類整理好;有時候,遇到球場邊有其他踢球者之前留下的大量空水瓶,野口教練二話不說,總是在訓練之前帶領孩子們一起,把場地環境收拾乾淨。野口教練說這是一種換位思考,這些能把整齊訓練背心,乾淨球場留給後來踢球者的孩子,一定是能理解後來者心情,為人處事想著他人的孩子,那麼,到了球場上他們也會有為隊友補位協防的意識。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 不僅如此相信這些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將來不一定說都能取得多麼高的足球造詣,但一定是一群有很好收納習慣的孩子,願意主動去幫助別人的孩子,一群不在場邊亂扔礦泉水瓶的踢球者……而他們的這些良好習慣,也可以去影響和改變更多身邊的人,從而改變人們對於踢球者的一些固有印象,因為野口教練所倡導的足球青訓,是在培養這項運動的紳士,我們國家講了這麼多年卻沒能真正做到的素質教育,在野口教練和TFA足球青訓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美國教育家威廉沃德說過一句話——

平凡的教師會指示,

良好的教師會說明,

優秀的教師會示範,

偉大的教師會點燃學生心裡的火。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野口教練帶隊FC閔行隊一年多來,孩子們在Copa大賽的成績,從最初的墊底、第七名,到上屆比賽奪得季軍,在第32屆Copa大賽U8組比賽中更是拿下球隊的首冠!感謝野口教練和他的TFA俱樂部團隊,讓每一個來踢球的孩子的心中,燃起一抹純淨、透亮、熱情的足球火焰!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野口大輔教練理念摘錄

野口教練認為踢球的孩子應該這樣的——

“累的時候也不露出累的表情,相反地寧願嘴角向上看保持笑容;不說別人的壞話;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並行動、遵守規則……這些都是孩提時代應該學習並養成習慣的,足球可以讓孩子們學到這些並將之習慣化,讓孩子們成為堅強堅韌的人。”

給青少年創造的足球環境是這樣的——

“再高級的紅酒,也比不上口渴時的一杯涼水。足球快樂的價值觀因人而異,‘要變得更強’、‘ 要變得更厲害’,這樣有點過的壓力,足以剝奪孩子們享受足球的快樂本質。更多地跟足球一起玩就可以,盡情地和夥伴們和教練一起玩一起大笑就可以,快樂的共享與共鳴,是現在的課題。”

對於孩子狀態的起伏,應該用鼓勵代替苛責——

“孩子們不是機器,有狀態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有注意力集中的時候,也有不集中的時候。沒有什麼魔法能讓孩子們一瞬間就能把足球踢得很好。但即使今日狀態很好,即使今日狀態不好,孩子們也同樣期待著明日的足球,才是重要的,因為踢足球的主角是孩子,不是教練,也不是家長。”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家長要多給孩子自己來思考判斷的機會——

“越是激烈的比賽中,越是應該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判斷、學習、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不希望家長們站在球場外,給球場內孩子們做出判斷,這會影響到孩子們的思考、判斷的能力。不管正確還是錯誤,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意識來判斷,才會帶來更大的成長。平時生活中也是一樣,請也給孩子們提供自己思考,自己判斷的環境。”

心中擁有踢球孩子們的理想形象,併為之努力——

“孩子們是模仿著家長、老師、以及教練等這樣的大人而成長起來的。作為教練,希望孩子們通過足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心中一定要擁有一個理想的形象,帶著這個理想形象來面對孩子們:與隊友們配合一起朝著球門進攻的孩子;理解隊友的心情的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考慮事情的孩子;自立的孩子;有決斷力的孩子;有創造力的孩子;視野廣闊的孩子;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孩子;不找藉口的孩子。”

與每個關心足球青訓的人共勉——

“如果希望孩子們精神滿滿地笑著與你打招呼,首先要我們自己大聲地笑著與孩子們打招呼;

不是想要孩子們一定要成為踢足球非常厲害的孩子,而是想要孩子們成為能夠非常努力地向著球門前進的孩子;

不是想要孩子們成為一定要生活得很厲害的孩子,而是想要孩子們成為非常努力地去生活的孩子;

作為教練我們的責任非常重大。”

這就是中國講了幾十年,卻從未真正做到的“足球青訓素質教育”

——野口大輔教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