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将至 新三板指数能否止跌?

今年以来,新三板两大指数持续下跌,就在几天前的7月23日,新三板成指收于999.80点,为2014年年末以来首次跌破千点关口,尽管随后又小幅重回1000点以上,但其继续下跌的整体态势似乎难以阻挡。同期,新三板做市指数也呈现下跌态势,尤其是今年二季度以来,累计跌幅已近3成。

目前正值新三板中报陆续披露时期,业内人士表示,在业绩向好趋势“初露头角”的背景下,新调整后的新三板指数或将反映出市场的估值重构。

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是反映新三板市场行情的重要“晴雨表”。截至7月27日收盘,三板做市指数报816.82点,过去一周累计下跌0.16%;三板成分指数收于1003.52点,一周内累计上涨0.25%。

今年以来,新三板两大指数持续下跌,就在几天前的7月23日,新三板成指收于999.80点,为2014年年末以来首次跌破千点关口,尽管随后又小幅重回1000点以上,但其继续下跌的整体态势似乎难以阻挡。同期,新三板做市指数也呈现下跌态势,尤其是今年二季度以来,累计跌幅已近3成。

目前正值新三板中报陆续披露时期,业内人士表示,在业绩向好趋势“初露头角”的背景下,新调整后的新三板指数或将反映出市场的估值重构。

中报将至 新三板指数能否止跌?

退市及交易不活跃成调出主因

挂牌公司退市、交易不活跃或为新三板指数样本股被调出的主要原因。

据今年6月全国股转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公布的新一期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样本股调整名单,入选新三板成份股指数的样本股共2276只,入选做市指数的样本股556只,两大指数均有约20%的成分股为新调入。

整体来看,此次两大指数调整后创新层公司占比进一步上升,三板成指中的创新层占比从调整前的27.54%上升至31.85%,三板做市指数中的创新层占比从53.27%上升至57.37%。调整后,三板成指中创新层公司数量达到725家,占整个新三板创新层公司数量的77.21%。

从调整结果看,新三板两大指数的变动受到挂牌企业数量下降的影响。据国盛证券统计,截至目前,新三板今年新增挂牌企业368家,摘牌企业886家。对于挂牌企业数量整体下降的原因,国盛证券分析师张俊认为,一方面,目前新三板改革制度还未落地,较难吸引优质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上市成本较高,转向其他交易所上市以及权利义务不匹配等因素,导致摘牌企业数量剧增。

但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张俊表示,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有所回升,扭转了前期低迷的挂牌境况,且今年新增挂牌企业平均净利润水平高于去年,挂牌企业整体质量有所提高。

从被调出的成分股市场动态来看,安信证券研究认为,三板成指此次有600家挂牌公司被调出,其中,94家在近三个月内退市,276家区间无交易,156家区间成交天数小于10天,还有74家可能由于市值较小被调出,其平均市值为2.62亿元,显著低于三板成指整体8.29亿元的平均市值。

同时,新三板做市指数有104家公司被调出,其中,11家在近三个月内退市,15家区间无交易,37家区间成交天数小于10天,还有41家平均市值1.92亿元,显著低于三板做市整体7.38亿元的平均市值,也可能因此被调出。

中报将至 新三板指数能否止跌?

两大指数重合度保持稳定

回顾新三板两大指数的调整历史,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自发布以来经历了强相关、分离、分化和成指回归的过程。

根据指数编制细则,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的选样方法都是“根据过去三个月日均成交金额和日均总市值进行排名,所得排名相加得到综合排名,综合排名降序排列,按照市值覆盖样本空间内挂牌公司总市值的85%来分别确定指数的样本数量”。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表示,造成两大指数第一阶段粘合,后续逐渐分离的主要原因或为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成分股的重合度在逐渐变化,目前两大指数重合度趋于稳定,预计未来走势将依然保持一致。

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于2015年3月18日同时发布,基点均为1000点,当时三板成指共有332只样本股。据统计,分别从股票个数维度和流通股本维度考虑,两大指数之间样本股的重合度在2015年至2016年6月不断提高,最高时重合度高达56%以上,高重合度导致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强。

2016年6月以后,由于市场迅速扩容和做市企业大量转协议,两者之间的重合度一路下降到25%,两大指数也开始逐渐分离。截至最新一期指数调整后,两大指数重合度保持稳定,新三板做市指数在新三板成指中的数量占比为23%,流通股本占比为27%。

中报将至 新三板指数能否止跌?

中报业绩增长或助估值重构

2018年中报业绩增速或成为短期内影响新三板市场估值的重要因素。

有观点认为,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属于PE一级市场和A股二级市场之间的类一级半市场,因此其估值也应该介于两市场之间,在10倍至23倍的水平,而从目前来看,代表新三板整体的三板成指市盈率已经降至17.5倍,三板做市指数市盈率也降至17倍附近。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新三板做市指数中有六成属于创新层,按照季度公告财务信息和经过审计的信息,其合理的市盈率估值中枢应该高于一级市场。

目前新三板板块估值分化,据相关统计,截至6月30日,新三板整体估值为 20.35倍,与上月持平。做市和竞价板块的估值中枢为16.67倍和21.74倍,创新层和基础层的估值中枢为18.08倍和20.89倍。做市和创新层板块的估值中枢还在下探,但竞价和基础层的整体估值则有企稳迹象。

安信证券诸海滨认为,短期内影响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调整的主要因素或为2018年中报业绩增速。他表示,根据中报情况反映到2018全年业绩表现来看,若2018年业绩符合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在20%左右,则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的市盈率将调整到14.6倍和14倍附近;若2018年业绩低于预期,净利润增速在10%左右,则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对应的市盈率将为16倍和15倍上下。

近期,新三板中期业绩披露正在拉开帷幕,据中金公司统计,截至7月25日,新三板共有46家挂牌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报,另有15家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在46家披露中报业绩的公司中,有34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71%;有12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其中西拓电气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最高,达到1006%。在披露业绩预告的15家公司中,有10家业绩预增,4家扭亏,1家预减。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半年报披露的节奏跟预期差不多,在市场挑战大于机会的情况下,新三板企业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计会比往年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