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很多生活在衣食無憂家庭的孩子,沒有見過貧窮,也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有許多人缺衣少食,生活缺乏保證。也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根本無法想象富足自由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孩子們可能無法理解什麼是貧窮?為什麼會有貧窮?但他們會逐漸感受到貧富不均帶給他們人生的影響。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為什麼貧窮?(Why Poverty?)》是一部探討21世紀貧窮問題的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1分。如果你想要孩子瞭解到貧富不均帶來的各種問題,可以嘗試一起看一下這部紀錄片。

第一集、貧窮的我們

Poor Us: An Animated History of Poverty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紀錄片的第一集,簡單介紹了貧窮的歷史。從原始的採集狩獵時代,到農耕社會、工業社會、當代全球化經濟,藉助一個不斷轉世重生的動畫小人,串起了每一個時代貧困的主要表現。每一個時代,也往往是以特定的國家地區為代表。

出生在哪通常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從英國到美國,從柬埔寨到塞拉利昂,主持人Brain Hill一路行來,見證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全球新生兒“出生大樂透”。

第二集、人之初,性本窮

Welcome to the World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二集的話題圍繞著新生兒展開,通過不同地區新生兒的故事,瞭解貧窮如何影響孩子的誕生和成長。

紀錄片用真實鏡頭記錄下世界各地不幸的新生兒,用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在每個人出生的時候,資源就是分配不均的,貧窮會導致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等各方面缺失,也導致了貧窮地區新生兒死亡率的居高不下,這需要我們去關注和思考。

第三集、有錢有庇護

Park Avenue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三集的故事發生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美國,即使生在美國,也會深受原生家庭和階層的影響,“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這個循環似乎無法破解。

在哈林河的一側,是紐約曼哈頓公園大道 740 號,住著美國萬中選一的頂級富豪;在哈林河另一側,位於南布朗克斯區的另一段公園大道,住著失業率達19%的平民,50%的居民需要領食物券。富人和窮人之間,看似只有一河之隔,實際的貧富差距卻非常大。

窮人希望通過努力工作獲取財富,富人們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富人的規則,來實現自我強化的循環。這集紀錄片告訴我們,如果你生於貧窮,缺乏良好的教育資源,很難有和上層階級競爭的機會。

第四集、耕者無其田

Land Rush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四集是關於農民和耕地的故事,2008 年全球糧食系統開始瓦解,受到饑荒威脅,有錢國家開始到開發中國家收購農地,改變農業面貌。

是耕者無其田,還是耕者不思變?是開發投資,還是新殖民?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改變,因為變化讓未來充滿了未知數。一些人認為祖祖輩輩耕作在這片土地上,這是他們的靈魂,強拆徵地破壞似曾相識,如果不走類似西方精英主義模式,不改革開放,國弱民貧的局面怎麼辦?利益與力量在較量,內外因素攪和著亂局。

第五集、搖滾救貧窮

Give Us the Money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五集是講述了搖滾歌手希望通過音樂去拯救窮人的故事。在聲援窮人的知名人士中,名氣最響亮的當屬愛爾蘭樂手鮑勃(Bob Geldof)和波諾(Bono)。片中,鮑勃、波諾和比爾·蓋茨暢談有效遊說的方式,以及如何迎合政客追求排場和人氣的弱點。

但他們的演唱會和聲援活動當真讓數以百萬計的人民脫離貧窮了嗎?

第六集、生財有“盜”

Stealing Africa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六集是講述了跨國企業如何在非洲運用的稅務制度。瑞士小村呂施裡空稅率低,居民非常富有,而且稅收多到花不完。這都是拜一位居民之賜:伊凡·格拉森伯格,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公司的執行長。

然而嘉能可公司在非洲贊比亞的銅礦,並沒能為贊比亞人帶來豐厚的稅收。贊比亞擁有全球第三大的銅礦儲藏量,但國內60%的人口每日收入不到1美元80%的人失業。

第七集、太陽能媽媽

Solar Mamas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七集是一位女性照亮自己人生的勵志故事,主人公拉菲雅住在約旦沙漠,是個沒念過書的貝都因人媽媽,她得到了去赤腳學院受訓的機會。這個學院訓練貧窮小區的中年婦女成為太陽能技師,為自己的小區提供電力。如果拉菲雅想完成課程,得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包括失去孩子。

如果擁有一個提升自己,改變貧窮困境的機會,你願意付出多少去換取這個機會?

這集裡面除了貧瘠的土地,停滯的經濟之外,可以看到的是強大的父權社會環境,男性不僅自己不工作不努力,還阻止女性的學習與工作,徹底切斷她們的獨立能力,讓女性生孩子做家務,一輩子被家庭困住,把命運交到丈夫的手裡。

第八集、出路

Education, Education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八集探討中國讀書致貧的現象。這集紀錄片有三條主線。第一條主線是王振祥,他是一所培訓學校的老師,主要通過農村通訊的落後、信息的不發達來騙取家長的信任,從而達到招生斂財的目的。他真實而毫不避諱地講出了教育行業的陰暗。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第二條主線是王盼,農村師資的匱乏和教育設施的落後註定了她低分的命運,她也像大部分貧困學生一樣註定了沒有機會進入頂級院校。但她也是一個幸運者,即使可憐的成績,她依然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有學可上。

第三條主線是萬超,他是一名應屆畢業生。本想通過高昂的學費換來一紙有用的本科文憑,畢業後才發現,這一紙文憑一文不值,畢業後一月不到兩千的收入與一年將近兩萬的在校支出嚴重不成比例,這是個人的失敗,還是教育體制的悲哀?只有世界知道。

正確認知貧富,是塑造孩子世界觀的最好方式!(經典紀錄片)

以上這8集紀錄片,由淺入深,探討了貧窮這件一直困擾人類生存發展的問題。

如果孩子能從小理解和思考貧富不均這一社會現象,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對抗貧窮,需從小培養孩子的超前意識和前瞻性,開拓孩子的視野,用未來的眼光看待世界,相信未來的世界在他們的手裡會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