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真的有前途嗎?

鄉村小轉


說實話,不想潑冷水,或是打擊人,但是,單靠自媒體真心不好做!

第一,自媒體紅利期已過

自媒體平臺很多,早些事情的微信公眾號、現在的今日頭條和悟空問答,還有其他很多,比如簡書、知乎、微博、百家號、企鵝號等。

但是,自媒體紅利期真的過了。以前,自媒體剛興趣的時候,你隨便註冊一個號,發些文章或者小視頻,粉絲蹭蹭蹭往上漲。

現在,情況大不相同了。


小北南哥


說實話,不想潑冷水,或是打擊人,但是,單靠自媒體真心不好做!
第一,自媒體紅利期已過

自媒體平臺很多,早些事情的微信公眾號、現在的今日頭條和悟空問答,還有其他很多,比如簡書、知乎、微博、百家號、企鵝號等。

但是,自媒體紅利期真的過了。以前,自媒體剛興趣的時候,你隨便註冊一個號,發些文章或者小視頻,粉絲蹭蹭蹭往上漲。

現在,情況大不相同了。

但是,打開率確實越來越低。

你一篇文章不但漲不了分,發出去之後還可能掉粉。

第二,自媒體從零開始舉步維艱

如果你不是什麼大v,也不是什麼名人,同時也沒有開掛的資源,那麼,你從零開始真的是舉步維艱。

想想,你最開始的粉絲可能就是身邊的親朋好友,少則十幾個,多則一兩百個,可是這點規模沒什麼卵用,而且,即便是礙於情面關注了你的公眾號或者自媒體,又有多少人願意看下去呢?!

從零開始真的是舉步維艱!

第三,自媒體內容輸出困難

自媒體最難的就是內容輸出了。

如果你沒有相應的專長或者深厚的積澱,輸出一兩篇或許可以,連續輸出就非常困難了。

要保持連續的輸出,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辦不到吧。

第四,自媒體變現困難

如果你只是業餘興趣、兼職愛好,做做自媒體肯定是可行的。

但倘若你要是想做靠這個謀生,那就非常困難了。

因為,你粉絲量有限的話,是很難變現的。

比如,我的公眾號有12000+個粉絲,我每篇文章的流量費用也才十幾二十多塊而已,靠這個生存肯定是不可能的。

當然,如果你有特殊的才華,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比如,你在公眾號能寫出10W+的文章,在悟空能在一個月內獲得幾千上萬的粉絲,或者知乎裡頭能寫出10000+讚的答案,而且還不止一兩篇,是能夠頻繁地輸出,持續的達到,那就不是問題。

不過,即便這樣,我也還是有幾個建議:

建議1:從兼職做起

不要一開始就全職做,除非你本來就不缺錢。

否則,你是很難一開始就變現的,那樣的話,你的壓力會很大,反而對你造成阻礙。

建議2:從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做起

從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方面做起,這樣做起來就得心應手、如魚得水了。

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比如你喜歡或擅長設計、手工、職場、PS、美食……都可以,沒有限制的,只要你喜歡或擅長就行。

建議3:和自己的職業規劃相結合

最好還是和自己的職業相結合,這樣更容易形成合力。

比如,昨天,一個粉絲諮詢我,我給她的建議就是,結合她所在的行業和職業進行深入挖掘,持續輸出,從兼職做起,一方面有利於她本職工作的提升,同時又沒什麼壓力;另一方面,萬一以後做好了,順理成章就可以出來,而且以前工作所積累的資源又可以繼續延續。


馮起升


前幾天,有家網絡科技公司約談我面試,負責招聘的人在人才網上看到我的簡歷驚呀了,我一個49歲的男人頭條號有4.2萬粉絲,面試就成為象徵性聊天,公司讓我第二天就去上班。

在洛陽繁華區的商住一體化社區,這家公司有2間5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10多個員工每人4-5個百家號帳號,每個員工每天需要洗稿併發布14篇800字以上的文稿,工資每月2000元多點,百家號收益分成員工提10%,這樣算起來,員工辛苦些,可以月收入超過4000元。

你想吧,這個專職自媒體的公司,每個月房租起碼10000元,工資支出3-4萬元,水電物業費起碼每月1000元吧?如果做自媒體不賺錢,老闆會開這家公司嗎?誰傻了開公司賠錢啊?!

在洛陽,48歲至今一年多了,工作真心不好找,如果不是在2016年5月我及時轉型自媒體,也就不會有42000個粉絲,也不會有原創功能權限,就別想賺錢了,難道讓我喝西北風?

通過2年來持續發佈原創作品,我現在的老胡寫實頭條號每天有幾十元或上百元的收益。

另外,悟空問答答題紅包收益我每天基本上也能賺50元,終於憑藉自媒體可以失業但有飯吃。



我認為自媒體還是會有更大發展的,應該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也比較有前途!


老胡寫實


做自媒體有前途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時代感的問題,也是很多新手糾結的問題。

對不起,我是譁仔!一個已經在自媒體摸爬滾打了兩年的自媒體新人。

自媒體的概念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微信公眾號出現的時候,最早的時候,自媒體真的是自媒體,是一個類似微型博客的東西。

但是,時光已經流轉到了2018年,自媒體已經變味了。

現在,做的好的自媒體,絕大部分是對題作戰,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時光倒退五年,你要是打算一個人撐起一片那藍天,是可以的;但是此時此刻,實話實說,除非你有極其另類的玩法,否則,譁仔送你一句話:你真的來晚了!

當一個掃地大媽都知道什麼是自媒體的時候,這個行業的風口已經吹過去了。

不過,也不用太悲觀,如果你在自媒體上沒有野心,只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你什麼時候入場都可以。

可是,如果你想通過自媒體迎娶白富美,譁仔覺得,風口已過。

除非,你是某個行業的極品天才。

再重複一下你的問題:自媒體真的有前途嗎?

答:有!

但是——這個前途,是留給那些最早看懂這個行業的人,是留給能夠團隊作戰的人,是留給有創意的人,是留給一個願意把牙咬碎能堅持下來的人。

如果你不是,自媒體,對於你,就是沒有前途的行業。

譁仔說魚,一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頻道。

感謝你的關注!


譁仔說魚


自媒體當然有前途,未來媒體發聲將多樣性。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自媒體的出現一改原來官媒壟斷的信息和價值觀輸出通道,而更接地氣的觀點和意見代表,更符合老百姓的需要,從而蓬勃發展。

但是想要做自媒體,想要自己的自媒體有一定的前途就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原來很多自媒體平臺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很多人憑藉著複製粘貼而來的內容,就能夠引發大量的觀眾,還能夠讓平臺給收入。但是現在平臺審核越來越嚴格,受眾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只有原創才能吸引粉絲。

第二,有定位。

現在的自媒體賬號這麼多,想要在悟空問答,或者是今日頭條這樣的平臺之中脫穎而出,就一定要有自己得定位。要做創業就堅持創業,娛樂就堅持娛樂,歷史就堅持歷史。明確了自己的定位才有接下來的發展戰略,才容易吸引粉絲。

總結:自媒體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方面,但是做自媒體其實就是將自己作為商品推廣出去創造價值。如果自媒體做不起來,不要否定整個行業的價值,而是先要看看自己的自媒體定位,自媒體內容有沒有什麼問題?

或許,自媒體有價值,但是你的自媒體價值不高。


我是農民工“懂事長”李合偉(抖音號:hws666888),20多年創業經驗,非著名天使投資人、創業導師。關注今日頭條號:合偉說,抖音號:hws666888,每日更新原創創業人生感悟,務實接地氣,我在抖音等你~~\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26, "thumb_url": "9783000bac44a4b35c4d\

合偉說




嗯,的確也是看到這個題目,我覺得做自媒體有沒有前途,不是別人說了算,而是別人做出的成就,你看到了別人的成果,到底怎麼樣?然後你要想做自媒體,你到底有沒有,那樣一個,堅毅的決心去做,能夠忍耐,時間上的,寂寞,還有空洞,而且是沒有太多豐富的業餘時間。



自媒體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互聯網產物,你說他有沒有前途,你可以想想,互聯網從興起到現在,的發展歷程,再看看電子商務,從興起到現在,經歷過哪些,大起大落,有哪一個是沒有前景的?

自媒體是有前景的,不讓它有前景,前途,還特別光明,有的人會說,那為什麼賺的不如以前多了?以前的自媒體機制還不是特別完善,所以說,很多人利用所謂的直接搬運等等,都賺了不少錢,但是這種行為畢竟是可恥的,因為那是別人的勞動成果,但是這種行動,畢竟走不長。

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前做的那些人,現在普遍都感覺力不從心,賺不到什麼錢了,的確這樣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自媒體是看個人能力才華施展的一個平臺,只要你有才華,有知識,你就可以賺錢了,但是如果你沒有,那麼天上哪來的餡餅,掉下來了?



如果你想用,做自媒體的話,靠這個來維持生活。

我想給你幾點建議,首先你要找到自己擅長什麼,自己懂得什麼會什麼?然後圍繞著自己的,熟悉的,擅長的一些東西去創造自己的內容,只要用心去做,只要你肯去付出,那麼自媒體,就會有豐厚的報酬來回報你的勞動成果,這就是,你實現自己,財富自由的一個通道,也就是別人說的財富管道,只有你自己去修建,到最後受益的才是自己。


雲霽了


做自媒體最重要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1.自媒體內容運營是持久戰,

2.做好有質量的內容文章,提供有用的知識或共鳴的情感

3.用心經營好的您粉絲朋友

像我一樣,每篇原創文章從採集提煉加工到最後成型,都需要花數個小時的時間,

用心了,認真了,天必眷之,共勉!


老夏分析師


我是在今年才開始發現自媒體平臺,之前一直用今日頭條看新聞,在今年慢慢接觸到自媒體也就是頭條號、悟空問答。

頭條號需要按照操作流程先去註冊一個賬號,按照自己擅長的領域去進行寫文章、發小視頻。

持續不斷地更新視頻、文章等等,只要有人閱讀就可以有錢拿,前提是閱讀量要高起碼有10幾萬左右吧。

自媒體現在還有前途嗎?

有前途的現在是分享時代同時也是知識付費模式,包括今日頭條最近開通的知識付費專欄。

同樣的事情每天都有幾十萬人在走但是個人真正做到通過自媒體月入上萬的不是特別多,現在基本是一個團隊在拍視頻或者一個公司在進行文章操作。

想通過自媒體賺一點生活費只要堅持去做還是可以的,每個月1000元左右估計還是好拿的,也可能一分錢沒有所以就需要堅持重複去做了。

悟空問答現在比較難做的就是,之前已經開通了收入後面系統又關閉了的,再次開通比較困難。

我現在就是在悟空問答這條路上一直走不知道還有機會開通收入沒有。

悟空也比較簡單做起來,只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去做,我相信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認真去回答每一個問題。

希望大家在自媒體都可以賺到一點點生活費,👊👊👊👊加油,加油,加油。

簡單事情重複做,總有一天可以成功地。


農民總裁一號


一個失敗案例總結出的血淋淋的經驗……

本人是一名導演,2015年,新媒體時代來臨,一條、二更等優質視頻自媒體號更是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我與公司的小夥伴們——一群毫無經驗的夢想家緊抓機遇,成立了西南地區首個原創紀錄片新媒體平臺——xxx(不方便透露細節,見諒😊),作為公司一個孵化項目,在籌備階段,為了儲存足夠量的節目視頻,公司自己出資,歷時半年,拍攝了二十餘部微紀錄片作品,內容涵蓋旅遊、美食、好店、非遺、匠人……片長每部4-5分鐘,每週播出三期。

年底,所有人信心滿滿的守在電腦前,見證著辛苦半年的成果即將上線的那一刻。當第一條內容從各大自媒體平臺發出後,所有人拖家帶口的瘋狂轉發,次日,點擊率破千……然而,當時我們已經很滿足了。就這樣,隨著節目一期一期的播出,點擊率也日益增長,卻始終無法破萬,更別說其他媒體號讓人垂涎的10萬+了。

經過了半年的運營,粉絲積累到了五萬多,宣傳上主要是靠朋友圈的轉發、平臺付費推廣以及偶爾的地推,也陸續有少量的客戶找上門談合作,但大部分節目還是靠自產自銷。

由於公司主營的是宣傳片、廣告類的業務,自媒體部門常常出現人力匱乏的狀況,終於,節目數量跟不上了……於是,節目播出的週期改為了一週一期。自從改變了播出時間後,點擊率一期不如一期。為了充顏面,以及給某些付費的客戶以心靈上的慰藉,公司決定花錢刷點擊率。雖然有種自欺欺人的感覺,但點擊率上的數字看著舒服。

2016年中旬,入不敷出,停播。

四個月後,生意沒那麼忙碌了,大家突然想起來還有這麼個自媒體號,於是,為了夢(zheng)想(qian)和那五萬粉,節目改版重新上線,專注旅行版塊,並擴大了拍攝地區,也誕生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有些作品還獲了獎。

久而久之,大家好像並沒有勿忘初心,也沒有把它當成一個掙錢的工具,節目的播出時間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有拍攝了好的題材就發,沒有就放在那,慢慢的,這個號竟變得如此佛性…

如今,縱觀身邊曾幾何時風光無限的公眾號,好像現在也轉型的轉型,停播的停播,物是人非。某日無意間看到朋友圈二更董事長丁老師發的道歉信,瞬間感慨萬分:



自媒體作為網絡時代的產物,如果沒有大力的推廣和足夠的資金投入,想做好也許真的很難。

網絡上如此之多的自媒體,可能有很多和我們一樣半途而費的,但是仔細想想,一路走來,也許我們的初衷,真的只是為了夢想吧……

全劇終


我不吃這套兒


年初的時候,有一天受客戶邀請就餐,同桌的還有他的新婚妻子。因為多年合作,已從客戶關係成為半朋友關係,期間聊起“自媒體”的話題。那時,我已經全職半年做自媒體,而客戶的妻子從事自媒體公司!

所謂的自媒體公司,就是公司化的團隊運作,註冊了不同領域、不同平臺的號,員工根據自己擅長領域進行承攬運營。

“做自媒體太賺錢了,發一條商業文動不動幾千塊!”這位客戶朋友感慨!

話說回來,做自媒體有前途嗎?當然有!如果你留心,你會發現,從2016年開始,自媒體逐鹿成功,大多以團隊形式!有內容、有粉絲、有商業人脈、有變現渠道,自媒體前途一片紅火。

這可能不是想要嘗試自媒體的個人想要的答案:難道個人沒有機會了?

機會有,前提是你足夠努力,足夠有毅力,並且你有足夠寫作底子!那麼,你也終會在浩瀚的自媒體藍海中勝出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說回我自己,“諾媽家有男寶”運營也快兩年了,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努力著,感謝平臺的肯定,能夠獲得兩期禮遇計劃獎項,讓我在全職的生活中,在照顧孩子與家庭的過程中,還有精神支柱,還有雖然不是那麼多,卻能被稱為稿酬的物質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