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溫庭筠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詩人小傳

溫庭筠(yún)(約812-866),本名岐,字飛卿。在中國的正統觀念裡,溫庭筠是“文人無行”的一個典範,才高而德薄,自負而放浪,就算我們可以賞其文,但也一定要薄其人。令許多人寬慰的是,溫庭筠“無行”的一面終於害了自己,他沒能在仕途上有所發展。否則的話,晚唐史上也許又會多一個奸臣。溫庭筠是太原人(實際出生地應在江南),年輕時便以詩賦名世。他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很受推崇,但他性格輕浮,整天呼朋喚友,喝酒唱歌,所以,科舉考試從來沒有考中過。當然,貪玩和學業不一定完全衝突,尤其以溫庭筠這樣的才子,就算再怎麼貪玩放浪,詩賦水平也是當世翹楚。但唐朝的科舉制度和宋以後不同,錄取的主觀隨意性相當大,尤其是還沒有像宋朝那樣普遍實行糊名制度,所以印象分非常重要。推想溫庭筠為什麼落第,這恐怕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溫庭筠才思敏捷,考寫詩的時候經常給鄰桌的考生捉刀,號稱“日救數人”。應考的詩一共八韻,他叉八次手就能寫成,所以人稱“溫八叉”。唐宣宗曾經賦詩,上句中有“金步搖”,下句想不出合適的詞來對仗,就安排落第舉子來對,溫庭筠對作“玉條脫”,頗受宣宗讚賞。(金步搖和玉條脫都是女子的飾物,前者是戴在頭上的,以金珠點綴,走一步就搖兩下,所以叫金步搖,白居易《長恨歌》有“雲鬢花顏金步搖”,說的就是這個東西;“玉條脫”類似手鐲,套在胳膊上,呈螺旋狀,兩端可松可緊。)這就算在皇帝那裡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印象分,但好景不長。唐宣宗喜歡微服出遊,有一次在旅店裡遇到了已經做了官的溫庭筠。溫才子沒能從微服之中看出帝王氣象,出口頗為不遜,說:“你也就是個司馬、長史之流吧?”(司馬和長史一般是市級領導的助手,這種位置經常被用來安置閒人,白居易就被貶過江州司馬,所以《琵琶行》說“江州司馬青衫溼”。)唐宣宗說:“不是。”溫庭筠口氣更狂傲氣人。“那你就是六參、簿、尉之類啦?”(這都是縣級以下的吏員職位。)唐宣宗回去之後,下了一道詔書,說孔門以德行為先,文章為末,溫庭筠品德不佳,文章再好又有何用?結果,溫庭筠被貶為方城縣尉,他的政治前途就這樣徹底斷送了。五代時期,後蜀趙崇祚編纂了著名的《花間集》,是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詞選。雖然1900年在敦煌發現了《雲謠集》,奪去了前者“第一”的名號,但以歷史影響力而言,《花間集》的“第一”仍然是當之無愧的。《花間集》收錄了晚唐至五代十八位作家的五百首詞,但不是為了傳世,而是作為歌伎和伶人們的標準歌本。這就意味著詞作為一種文體,在初現的時候和“言志”的詩完全不在一個層面,潛心寫詩的人是受人尊重的,潛心填詞的人卻要被世人另眼相看。整個唐代唯一的一個潛心填詞的人,就是溫庭筠。他的詞被大量收錄在《花間集》裡,在無數個紙醉金迷的宴會上被無數歌女傳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