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偿2000未果怒摔手机 捡拾者为何这么嚣张?

近日一段视频“刷屏”朋友圈:浙江宁波一名大妈捡到一名年轻女子的手机后,索要2000元报酬,但失主只愿出500元,并送上一筐杨梅表达谢意。然而,大妈非但拒绝将手机归还,见失主报警后反而怒摔手机。

求偿2000未果怒摔手机 捡拾者为何这么嚣张?

大数据分析

传播趋势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6月22日到6月25日发稿时,共监测到相关报道277篇。

求偿2000未果怒摔手机 捡拾者为何这么嚣张?

求偿2000未果怒摔手机 捡拾者为何这么嚣张?

如上图所示,自6月22日起话题热度开始攀升,于6月24日达到声量最大值,6月24日后话题热度逐渐下降。

媒体类型

求偿2000未果怒摔手机 捡拾者为何这么嚣张?

媒体类型方面,新闻门户网站成此次报道的主力军,占总比44%。另外,新媒体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其中微信占比28.2%。

报道倾向

求偿2000未果怒摔手机 捡拾者为何这么嚣张?

报道倾向上,可以从上图明显看出负面报道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比的96.8%。中性和正面报道分别仅占比1.8%和1.4%。

媒体观点

新京报:说到底,拾金不昧不只是美德,更是法律义务。若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达到入罪门槛,依照我国《刑法》第270条,还将构成侵占罪。

不可否认,给拾金不昧者适当酬谢,有助于善举传承,也契合“知恩图报”的道德期待。《物权法》也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法律没有对“必要”作出量化界定,但无论如何,这不等于拾得人能漫天要价。《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要求,处理无人认领的物品后,公安部门按拾获财物价值10%的金额对拾得人给予奖励。酬金或许可参照该比例。

红网:作为个案,大妈摔失主手机之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诱发大妈感染无德病毒的社会“病原体”。倘若不能阻止“病原体”扩散的高危风险,无德病毒则有可能感染更多国人,包括你我他。《战国策·楚策四》云:“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预后大妈摔失主手机之类病毒发作,国人重复苍白无用的道德诟病和情绪宣泄可以理解,相关部门悚然一惊的道义反应和理性反应才更有用。

网友观点

@用户木子5678:这个派出所应主持正义。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应照价赔偿或按照企图非法占有处以行政处罚等,总之不能如此算完,不能助长这种坏毛病形成!

@嫣语倾城泪:现在丢手机都主动索要报酬了,之前一朋友将手机丢在出租车上,打电话过去,司机说需要给200才能把手机送还,还好要的不多。更多人是心疼手机里的联系方式,再贵也要赎回来。

@开裆屁屁很湿_:损坏他人财物,怎么算?

复兴观点

此事件一出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我上次坐出租车把手机落在上面,师傅管我要了200块钱……”、“上次钱包丢了捡到的人管我要了100块钱”……

自古以来,拾金不昧、不求回报帮助别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什么时候开始捡到他人物品的人都要向失主讨要报酬?虽说不是大部分捡到别人遗失物品的人都会如此,但是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仍有一定的代表性。

图/复兴大数据

求偿2000未果怒摔手机 捡拾者为何这么嚣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