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初來漢藝進行珠寶作品集創作的同學,總是會經常和我們的老師說:老師我要去RCA、CSM、安特衛普等耳熟能詳,國際排名數一數二的頂級珠寶學府。

然而當你說出這些頂級院校的名字前:

  • 你是否對它進行過深入的調研?
  • 你對於這所院校的教學風格、研究方向、課程設計以及導師團隊又瞭解多少?

現實是很多同學只是因為學校的排名好、名氣大而慕名選擇一所學校,並未考慮過適不適合自己。甚至有些同學選擇一個專業,也只因為外在因素(朋友、家庭或就業等)的影響,而非出於自己的個人選擇。

慕名而去,學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很不喜歡。這種情況就要面臨兩難:你是選擇繼續“過下去”或是“分手”。無論哪一種選擇,你都要做好付出疲憊的身心、金錢、時間成本的準備。既如此,為何不從開始便選擇一個:不一定是最好,但是最適合自己的呢?

01 一件真實

“學會反思選擇的界限”

長期而壓抑的應試教育,使得90%以上的國內同學被養成了一個“

依賴於權威、聽話”的好習慣。

我認識一個女孩,她給人的感覺就是品學兼優的學霸形象。選擇出國留學時,本身很想喜歡藝術設計的她,在家裡的安排下出國學習了金融,又偏偏去了自己不喜歡的英國。出國後,她每週都與家人視頻說自己與班上同學相處得極好,經常一起聚餐玩耍。因此在家人眼中她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

一天,英國大學給她的家人發來了警告信。信中內容是:該同學整日將自己困於屋內,已經一個多月未上課,如果再次缺席後果將十分嚴重。此時她的家人才發現出了問題,最後無奈將女孩帶回國。

這件事情不得不讓我們深思,雖然我們總說不適應慢慢就會適應了,但這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慢慢適應。尤其是對於面臨留學選校的同學們而言,出了國,你就是個“孤膽英雄”。

在外生存不易,尤其是在面臨著國外繁重的學業壓力之下,還要學會適應不同於國內的各種文化差異。明明不喜歡,還要強逼著自己“愛的深沉”,於自身學業無益,於身心更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煎熬”。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02 名校不是萬金油

“道不同不相為謀”

舉個例子,如今RCA珠寶與金屬專業在學科定位上已經不是單純的裝飾性首飾,而是轉向更廣闊的範圍,以實踐和理論結合的方式去探討物品在人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與人之間的關係,學生更像是一個用“Jewellery”去發聲的藝術家而非商業設計師。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所謂 “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我們認可國外的學校不應該只是想著它的排名和聲望,而是我們自己是不是就已經有著同樣的追求和目標,不會有一個名校適合所有人即使它是top1。當你希望成為設計師界的“帶貨王”,弄出一個像Pandora那樣的“一入潘門深似海,一顆一顆接著買”的現象級暢銷品牌,那一味追求RCA很可能是種“阻礙”。

學校是一個亦師亦友的角色,正確的瞭解並選擇合適的院校才能幫助你去成為那個你想成為的人,可是如果剛開始你都不知道該跟哪所學校“交朋友”,如果你和學校的目標壓根就不是一回事,那這事情就難辦了。

RCA 學生作品▽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03 合適的選擇

“如何判定?”

不要盲目迷信排名,也不要過於聽信他人推薦。那麼該如何去判定一所院校是否適合自己呢

▌在實際創作中明晰未來發展方向

首先面對選校,同學們不宜操之過急。

從開始準備作品集到最終遞交申請,這中間有著為期不短的時間。在開始作品集的準備之前,很多同學並不瞭解如何系統的進行首飾設計項目的創作,同時對於自己所擅長得設計風格也並不是特別瞭解

而在設計項目的創作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慢慢的熟悉和了解自己即將要學習的是一個怎樣的專業。在創作中摸索尋找屬於自己的優勢和風格,並且找到首飾創作的樂趣。

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你明確自己在未來真正所想要研究和發展的方向。

▌褪下“鍍金”的外衣,找到留學真意

曾經人們選擇留學是為了所謂的鍍金,有個留學背景好找工作回國能夠高人一等。然而現如今留學生越來越多,所謂的留學背景也變的不再值錢

一個學生出國留學其費用少則三四十萬,多則上百萬。如果期望著一回國就能把這些費用賺回來,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抱著出國一兩年回國就想工資翻幾翻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也由此告誡同學們,面對留學還是需要擺正態度,在考慮是否出國留學以及選擇什麼樣的專業和學校時,不要過於功利。因為你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節、不熟悉的教學模式、非母語的教學課程以及高額的費用等等。

如果對專業的深造留學這件事,沒有絲毫興趣和衝勁,可能很難能夠堅持到最後。因此希望同學們在作品集製作的過程中,好好思考這2個問題:

你到底是來幹什麼的?

你為什麼要選擇來做這件事情?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做好調研,知己知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是選校還是準備作品集,我們都需要對各個院校進行一翻調研分析,掌握一首資料才能更好的準備與選擇。

在此建議同學們可以上各大學校官網查詢。

而對於珠寶設計專業來說,至今在全球範圍內仍未有一個如QS、TIMES、U.S. News等發佈的權威學術排名存在,亦沒有如DI,ASLA,BOF等專業權威機構評選出的全球公認排名。

因此為便於同學們綜合考察與世界各大頂級珠寶院校的匹配度,在近期已為同學們根據其不同風格特色和行業知名度整理了一份足以信賴的院校清單。(可點擊查看詳情)

除了上官網進行查詢外,還可搜索各大院校的學生畢業作品,通過學生作品對院校專業風格進行解析。

在此,推薦同學們除了在官網查詢個院校學生作品,亦可參考一下作品集案例搜索網站查詢。如,Issuu、Arts Thread網站等。

羅德島學生作品 ▽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Gwen Oulman-Brennan

安特衛普學生作品▽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紐約州立學生作品▽

選校這件事,我猜中了開始,但沒猜中結局

@Hyein Cho

04 導師建言

此時,可能還會有同學提出疑問:“我很喜歡RCA或CSM這些藝術和概念為主的院校。但是又很擔心所學內容無用武之地,以後無法就業。”

而關於如何平衡學院派的藝術類首飾與商業首飾,在此給予同學們以下3點建議:

① 嘗試在留學期間創建自己的商業首飾品牌,以個性化商業首飾為主。如,你可以將學校裡的創作項目進行簡化和縮小,加入更為耐用的金屬材質將概念設計轉換為商業設計。

② 學會將你的概念設計作品變成商業藝術類作品,培養自己的藝術審美。學會思考並不斷去實踐如何將作品賣給藝廊、博物館以及收藏家。

③ 積極參與各大比賽以及展覽等。但凡能夠入圍甚至獲獎,對於同學們本身而言都將成為未來推廣個人品牌或者就業的一大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