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沒來我們來了!「寧波製造」搭上世界盃的順風車

世界盃來了!經過幾十年發展,FIFA世界盃不僅是全球單項體育賽事中最具影響力的“體壇盛宴”,而且成長為馬力十足的“賺錢機器”。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曾說過:

“世界盃草皮上滾動的不是足球,而是金子”。

世界盃作為全球規格和競技水平最高的足球比賽,吸引著世界範圍內數十億球迷的目光,眾多知名企業紛紛將其視為開拓全球市場、打造品牌知名度的營銷利器。

今年,寧波不少企業也搭上了世界盃的順風車。只是,曾經雄霸過世界盃賽場的寧波造的助威神器——“嗚嗚祖拉”,卻已經消亡了……

14日上午9點,寧波萬佳成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樓斌就出現在工廠車間裡。廠房的一角,幾十箱打火機已完成裝箱,正等待物流公司上門提貨。

“這些都是要發往俄羅斯的。”

樓斌指著已經裝箱的一批打火機說,自從獲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相關商標的生產銷售授權後,公司出口俄羅斯的產品大幅增長,1-2月出口產品就達到84.7萬美元,同比增長17倍,超過去年全年出口俄羅斯外貿總額。

去年8月,樓斌接到了一個給力的訂單——70多萬美元的世界盃打火機。

這是俄羅斯合作伙伴拋來的橄欖枝,這家公司在當地頗有實力,拿到世界盃的授權後立即下了訂單。從去年開始,樓斌就在籌備這批產品。

“世界盃的訂單佔比很小,但當時客戶要貨很急,公司只好優先生產。這個訂單比普通產品利潤高,我們在產品生產、檢驗上把關更嚴。”

樓斌說,後來客戶感覺不夠,又增加了一批訂單。目前,740萬隻打火機已經按規定時間發往了俄羅斯。

“這些貼有世界盃相關商標的打火機只能在俄羅斯市場銷售。合作伙伴非常嚴格,我們交貨後還剩下少數世界盃打火機,他們也要求全部銷燬掉。”

萬佳成公司在業內頗具實力,一年銷售3億多隻打火機,銷售額超2億元。考慮到人工成本不斷上漲,萬佳成公司幾年前就在越南、埃及設立了工廠。樓斌以前在澳洲留學,回國後一直在工廠給父親當助手,今年初剛全面掌舵公司。

“剛接手公司,就遇到了世界盃,也是幸運。”

樓斌說,與世界盃這個頂級體育IP親密接觸很難得,是一次樹立品牌形象的良機。

“但公司也沒有刻意藉著世界盃的東風去做營銷,我們還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無獨有偶。位於北侖的申洲集團已經多次接受來自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的服裝訂單,作為阿迪達斯的合作伙伴,此次為俄羅斯世界盃共生產了近百款共46萬餘件服裝。

中國隊沒來我們來了!“寧波製造”搭上世界盃的順風車

去年申洲就接到了阿迪達斯世界盃款產品的訂單,公司根據客戶設計要求,生產了各式球迷服裝,今年4月底已全部按期出貨。

藉助世界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今年以來,寧波企業出口俄羅斯的產品訂單明顯增加。

卓力電器是慈溪一家專業從事小家電產品生產的民營企業。

近年來,該公司在俄羅斯市場“戰果”頗豐。2017年,卓力電器出口俄羅斯產品的金額近800萬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吸塵器和油汀類產品同比分別增長了173%和51%。

在瞭解到俄羅斯流行煎烤牛排的市場動態後,公司迅速展開調研,將生產的煎烤機系列產品第一時間投放俄羅斯市場。

“今年1月至2月,公司出口俄羅斯煎烤器的金額達30萬美元。預計煎烤器將成為今年帶動公司對俄出口的一個新增長點。”

卓力電器相關負責人說。

俄羅斯是“寧波製造”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取暖器、小家電、燈具、打火機等在當地廣受歡迎。憑藉多年來形成的傳統出口優勢,寧波家電業已成為開拓俄羅斯市場的重要力量。

對不少寧波企業來說,世界盃只是零星機會,背後的新領域、新市場才是真正的目標。

目前,國際足聯(FIFA)對於世界盃贊助商的開發主要分為三級贊助體系,每一層級有不同的贊助門檻和權限。

第一級別是FIFA合作伙伴,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FIFA及其所有賽事活動商標,且數量極其有限,是全球各大企業的“必爭之地”。

據估算,這一級別贊助商贊助費在1.5億美元左右。目前,FIFA全球合作伙伴為包括萬達在內的7家公司。

第二級別是FIFA世界盃贊助商,海信、vivo、蒙牛3家中國企業位列其中。相比於巴西世界盃時的8家二級贊助商,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只有5家,中國企業數量過半。

第三級別贊助商為區域級贊助商,此前這一級別贊助只向主辦國公司開放,今年則增加到全球範圍5個區域,席位也由4個增加到了20個。

雖然這一級別贊助商限制較多,但亞洲區域的4個贊助商名額,已被3家中國企業雅迪集團、指點藝境、帝牌國際拿下。

據悉,這3家企業支付的贊助費用各為2000萬美元。

目前,中國有萬達、蒙牛、海信、vivo、雅迪、帝牌、指點藝境7家企業躋身其中,創下了世界盃中國贊助商之最,總贊助金額或超3億美元。

外界預計國際足聯將在本屆世界盃上獲得超過80億美元的收入。

其中,電視轉播權收入約27億美元,廠商贊助收入約20億美元,授權品牌產品銷售約40億美元。

縱觀往屆世界盃不難發現,眾多企業通過贊助世界盃一躍成為世界一線品牌,知名度和銷售收入大增——

1950年巴西世界盃,可口可樂成為贊助商後,其銷售額翻倍,並一舉殺入運動飲料領域,成為其營銷史轉折點之一;

1974年德國世界盃,阿迪達斯徹底奠定了世界頂級運動品牌的象形;

2002年韓日世界盃,現代汽車以15億歐元的天價成為FIFA官方贊助商,其當年在美國的銷量大漲40%,品牌認知度從32%一舉躍升67%。

對於有志於拓展國際市場、打響知名度的企業來說,鎖定世界盃這個大IP無疑是最好的營銷渠道,它能在短時間內帶動企業的高強度曝光。

但正如球場的比賽一樣殘酷,重金贊助的結局也有輸有贏。

英利,這一曾經在2010南非世界盃、2014巴西世界盃上連續高調贊助,並藉此廣為人知的中企名字,就缺席了本屆世界盃。

中國隊沒來我們來了!“寧波製造”搭上世界盃的順風車

8年前,“中國英利”四個漢字出現在南非世界盃的賽場上,引來全世界矚目,更令國人沸騰。這是前所未有的、中國企業第一次在世界盃以贊助商身份亮相。

當時,英利這一創舉被賦予許多意義。

“中國製造業的驕傲”

“中國隊沒來,但是中國製造來了”……

英利自此一戰成名。

對於那次贊助世界盃所付出的代價,當時業內根據過往案例估算應該不少於2億元。

這次國際級的宣傳為公司帶來了多少實際收益,並無嚴格的具體數字。

從當時媒體的報道來看,英利公司上下對這次大手筆的廣告宣傳效果十分滿意。不過,從公司業績來看,經歷2010年的短暫輝煌之後,英利的業績步入低迷,2011年虧損5億美元。

還記得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一戰”成名的“嗚嗚祖拉”麼?

當年這個在寧波寧海生產的拉拉隊神器,作為南非世界代表性元素之一,讓全球印象深刻。然而8年過去,這家企業已被“已註銷”。網上尋找到的關於它的最後消息,是在2012年。

對於世界盃與經濟的關係,財經作家吳曉波也有一段貼切的描述:

“一切足球的狂歡,都將以足球的名義開始,以經濟的計算結束,這才是全部意義上的世界盃。”

這場世界級營銷大戰,最終迎來怎樣的回報?我們拭目以待。

原標題:曾雄霸世界盃賽場的“寧波神器”死了!但這一“寧波製造”因世界盃,出口額增長了17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