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二十四節氣,現在正值最熱的大暑,農諺是怎麼說大暑的呢?


這些天濟南的天氣,可以說真讓人爽透了,作為“五大小火爐”城市的整個濟南全境,都被連續三十八九度的高溫給熱壞了。今年的熱天氣好像格外的常,往年像這樣的高溫天氣,也就持續個十來天,今年已經熱了一個多月了。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農民都遵循二十四節氣,來進行農業生產,現在正值大暑節氣,也就是全年最熱的季節。這麼熱的天氣,農民們所從事的農業生產工作,一點也不能耽誤。

這麼熱的天氣農民們還要不能耽誤的做著農業生產工作,那農諺裡是怎麼說大暑節氣的呢?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十二節,在每年陽曆七月二十三日前後,從太陽到達黃經一百二十度開始,“暑”就是氣候炎熱已經到了極點。農諺說:“小暑涼颼颼,大暑熱嗷嗷”。

大暑節時正值中伏前後,這時日照充足,天氣炎熱,氣溫常達35度以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也是農作物生長最快的季節,我國許多地區的旱、澇災害也很頻繁,使農業形成搶收、搶種和抗災的繁忙局面。此間,我國種雙季稻的地區,也就是早稻“禾到大薯日夜黃”的時候,應抓緊收穫,避免日後風雨造成災害,有諺語說“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農民們早稻收穫完畢,還要及時栽種晚稻,有“早稻搶日,晚稻搶時”之說


東北等地的棉花進入開花盛期,是需要水分最多的時候,要注意防旱,以避免落花落鈴。東北華北地區的水稻、玉米、高粱抽穗揚花,長江流域的中稻抽穗,春玉米成熟;大豆產區的大豆已經開花結莢,急需水分,應及時澆灌,農諺說:"大豆開花,溝裡摸蝦”。

南北方氣候及農事活動的特點是,“小暑大暑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百家莊稼生長快,水費管理是關鍵,北方雨季已來到,南方易澇也易幹,颱風暴雨均需防,還要注意伏裡旱”。

另外,由於這時已進入汛期,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和“大暑一聲雷,十七八個野花梅”的諺語,說明這段時間的雨水多,要注意防汛、防澇。,同時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有40度左右的高溫天氣。

雖然高溫有利於農作物的揚花灌漿,卻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難,還容易中暑,諺語說“稻在田裡笑,人在屋裡熱的跳”,因此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農村的勞動人民最辛苦,無論嚴寒和酷暑,他們都要遵循農業節氣。二十四節氣是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先農們,用汗水、心血、經驗、和智慧總結出來的。

這也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無論現代科技發展到何種程度,農村農業所依賴的節氣時令,一直都還在指導農民們發展農業產業。對於農民的命根子,無論現在天氣多麼的炎熱,他們還在堅守,沒有他們,我們就不可能有現在的衣食無憂,所以他們是最令我們尊敬的人!關於節氣,我以後還會陸續介紹給大家,如果您很熟悉二十四節氣的知識,歡迎您關注我,給我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