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立夏一過,天氣就慢慢熱起來了,在室內還好,可以空調風扇齊上陣。但是一到室外,滾滾熱浪襲來,似乎連空氣都充滿了粘膩感。


到了傍晚,什麼胃口都沒有了。這時候最好來碗白粥,再來個鹹鴨蛋,吃的腸胃熨帖,漫長夏日也不再可怕。

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好的鹹鴨蛋,蛋白柔軟,鹹味較重;蛋黃多油,色彩鮮豔。一般的吃法是鹹蛋剝開,切兩半,就著白粥和小菜,熱氣騰騰,呼嚕呼嚕,大半碗一下子就進了肚子,渾身說不出的舒服。

以前吃鹹鴨蛋,喜歡把一頭敲破,剝一些殼,用筷子挖裡面的蛋白蛋黃。一口放進嘴裡,結果被鹹的齜牙咧嘴,但是真的是滿嘴噴香呀。

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長大一點才明白,鹹鴨蛋這種東西,就是要就著白粥才好吃,配其他東西就沒有了那種讓人想呼哧呼哧大口喝下去的慾望。

前幾天去長安街旁邊的一家叫杭州小籠包的店裡吃白粥配鹹鴨蛋,跟記憶中的味道很像,不過鴨蛋有點幹,蛋黃沒有出油,總體來說一般吧。

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想起以前在鄉下的時候,農忙時節,晚上經常吃白粥配鹹鴨蛋跟鹹菜。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們,

用筷子戳破蛋殼,把蛋白蛋黃都掏出來,混在白粥裡一頓攪和,呼啦呼啦就下肚。

他們吃起鹹菜來嘎吱有聲,聽起來就讓人泛口水,吃完的鹹鴨蛋,剔的乾乾淨淨,只留下一個光滑的殼。

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小時候一直以為鹹鴨蛋天生就是鹹的,就好像一直覺得皮蛋天生就長那個模樣一樣。後來問我爸,我爸給我科普了一下午鹹鴨蛋是怎樣醃製的。

後來我媽開始自己醃製鹹鴨蛋,買來新鮮的鴨蛋,洗乾淨,放進一罈子中,放水剛滿過鴨蛋,再放入約鴨蛋重量一半的鹽巴。密封月餘,此時鴨蛋鹹味適中,蛋黃油多欲滴,味道極佳。

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汪曾祺先生經常誇自己老家高郵的鹹鴨蛋“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總覺得言過其實。後來從某寶買過一箱來嘗,

確實味道獨特,鴨蛋帶有顆粒磨砂感,細膩油多,蛋白細膩,口感醇厚,名副其實。

幼時夏天,媽媽經常懶得做飯,就煲一鍋白粥,再切些鹹菜,剝幾個鹹鴨蛋,傍晚的清風吹過,吃完之後,渾身清涼爽利。

在吃了100個鹹鴨蛋後,我縮短了與故鄉的距離

寫到這裡,已經口水漣漣了,晚上不想吃飯了,就想來個白粥配鹹鴨蛋。

你兒時最喜歡的美食是什麼?有鹹鴨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