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千亿帝国交给外人,捐60亿扶贫,只因一句诺言!

他将千亿帝国交给外人,捐60亿扶贫,只因一句诺言!

《福布斯》中国2016年12月发布了2016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排行榜。榜单中,美的集团何享健家族在继2014年、2015年之后,以1393.47亿元连续第三年排名第一。

今年7月25日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公布了捐赠60亿元的慈善计划。用以支持在佛山本土乃至全省全国的精准扶贫、教育、医疗、养老、创新创业、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在捐赠仪式上,他的儿子何剑锋上台发言,谈及母亲多年低调、默默奉献时哽咽了,何享健也拿下眼镜,用纸巾擦拭了眼眶。这一场景让人动容。

26岁之前,何享健的履历几乎可以一句话概括:高小毕业,辍学务农,工厂学徒、工人、出纳,公社干部。计划经济时代,公社负责解决群众就业。顺德北滘没什么企业,就业始终是一个大难题,何享健想帮乡亲们找份一天6角钱的工作都非常困难。久而久之,他萌生了“生产自救”的念头。

1968年5月,何享健联合23个居民,筹集5000元创办了生产塑料瓶盖的“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何享健担任组长。

为了让生产组运转下去,何享健常年背着产品坐火车奔往全国各地,因为没有钱住旅馆,澡堂和车站成了他的落脚点,随身的红糖水就是早餐。1979到1980年间,经常停电成为各地普遍现象,何享健抓住机会生产发电机。

到80年代初期,港澳同胞回故乡探亲带家电已成时尚,风潮之下,何享健开始了他的家电业之路,1981,工厂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何享健任厂长。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

1997年,何享健对公司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成立5个事业部,制定了股东、董事长、经营团队“三权分立”的经营模式,经营业绩不达标整个团队集体引咎辞职。

为了让美的更持续化的发展,何享健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从中总结了一条规律:很多企业的没落和家族式管理、传承制度脱不开关系。

家族式企业有利有弊,何享健客观分析了他的家族以及美的的运营情况之后,认为家族式企业对于美的而言弊远大于利,所以他很早就放言,美的一定不会成为家族式企业。

他将千亿帝国交给外人,捐60亿扶贫,只因一句诺言!

为了兑现这一承诺,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又在不久后退出集团董事会。如今美的的决策层里,没有“何家”的任何亲属。严格意义上而言,何享健只是美的的一名大股东。

为了给方洪波这样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何享健不让独子何剑锋进入美的。他给职业经理人的报酬非常高。二级集团的总裁身价至少在千万量级以上,事业部层面的则不低于百万级。同行人士非常羡慕美的经理人:“他们活得更像老板一样,而不是在给别人打工。”

2012年,何享健将美的集团董事长的权杖,交给了职业经理人方洪波,一时被传为佳话。事实证明,美的的交接班十分成功,在方洪波的主政下,美的已进入新的成长轨道。卸任后,何享健一直热心公益,于2013年成立了广东省何享健慈善基金会。

他将千亿帝国交给外人,捐60亿扶贫,只因一句诺言!

2016年7月20日,美的集团以221.7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名单。

为人低调,性情温和,何享健还经常以自己普通话讲不好为由婉拒媒体来访,拒绝在公众场合发言。今年,何享健75岁了。他将一个乡镇小厂打造为世界500强,无疑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这次捐赠60亿元,对他来说同样意义非凡,他用慈善家的行动向世人表明——我不仅会创造巨大的财富,还会将巨额财富反馈社会、造福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