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臨海市民營經濟發展綜述

2018-08-03 14:53 | 臨海新聞網

改革开放40年临海市民营经济发展综述

名城臨海,古韻悠悠。

打開臨海改革開放40年的記憶空間,民營經濟的發展始終是全市改革開放大潮中,奔騰在最前列的浪花之一。

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轉軌和社會結構的轉型,民營經濟應運而生。與浙江所有其它區域一樣,臨海繁榮富裕也離不開民營企業這一最有力推手。改革開放40年,臨城人民,以敢為人先、敢爭天下的勇氣和智慧,發展市場經濟,創造了跨越發展的“臨海民營成就”。

40年風雨兼程,40年砥礪奮進。從萌生到“嫁接”、從排斥到爭論、從接納到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後,臨海民營經濟以年均20%以上,甚至是30%以上的速度遞增,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與時俱進的發展歷程,完成了從“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的飛躍,成為全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創新開局

點亮臨海率先崛起夢

臨海民營經濟改革開放發軔於在臨海誕生的全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從1949年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我國的經濟體制是完完全全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個體”“私有”是禁忌的字眼。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成為時代最強音。

1980年,臨海市雙港區委兩位正副書記帶頭入股辦廠,開創了全國股份合作辦企業的先河,位於該鎮上游村的雙港金屬薄膜廠成了當代中國股份制企業的先行者。“臨海的民營經濟是在排斥與爭論中發展,在排斥與爭論中壯大,艱難曲折且又矢志不渝,我們辦股份制企業其情其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82歲的王植江老人,是當年分管全區社隊辦企業的雙港區黨委副書記。每每談及那年頭的事,總是感慨萬千。

歷史鏡頭回放到1979年,那時的雙港區是臨海最窮的一個區。窮則思變,區委書記盧凱和王植江商量說:在解放初辦信用社、供銷社、手工業社和農業生產合作社,都是帶股金入股,可否走股份合作辦廠的路子,以股籌集資金進而興辦股份制企業。

1980年4月,雙港區委正式發動6個公社聯辦金屬薄膜廠,由王植江負責發動籌辦。但在籌備過程中,因為生產滌綸薄膜對廠房的要求比較高,需要近2萬元資金,而這種“土基”經費銀行又不好貸。雙港區委決定通過借鑑漁民造船打硬股辦法。500元為一股,可以一人一股,一人多股,也可幾人合買一股。入股的期限為一年,一年後還本,並把所得的淨利潤,除留下公共積累和擴大再生產所需資金以外,拿出20%的利潤按股分紅,如工廠虧損,則投資者自願共同承擔損失。

“那時粉碎‘四人幫’才沒幾年,‘文革’遺留下來的政治、思想、組織和經濟上的混亂現象還極其嚴峻。”由於當時人們有思想顧慮,入股辦企業一直無人響應。

針對於此,雙港區委兩位正副書記,每人出250元,合買一股,同時發動機關其他幹部投資買股。領導一帶頭,2萬元股份很快就賣完了。有了資金,210平方米的廠房一個月內完工,很快正式開工投產。一年後,雙港金屬薄膜廠所有入股的股東都拿到了一倍的紅利。

雙港金屬薄膜廠只是一個小企業,就因為基層幹部參加入股分紅,在當時,猶如巨石擊水,湧起千層浪。有批評也有贊成,《浙江日報》還特別開設專欄,就此事進行公開討論。先後共發了16個專輯,90多篇文章。反對的和贊成的,各佔一半,最後報社沒有肯定誰對誰錯,聰明地將結論留給了未來和實踐。

“以前的社辦、村辦企業因為產權不明晰,導致管理水平和效益低下,企業支撐吃力。而農民分田到戶後的熱情空前高漲。在這種情形下,推出股份制經濟形式來促進原有的企業發展已成一種必然趨勢。所以就算上面大討論,我們繼續自己甩手幹。”實踐證明臨海人沒有走錯路,到了1981年,全市股份合作企業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雙港區相繼出現26家以股份制形式上馬的聯戶企業,全縣聯戶企業則發展到518家。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雙港金屬薄膜廠最終沒有堅持下來。但作為我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這一群眾首創的企業組織形式,極大地推動了臨海工業經濟的發展,乃至影響了今天的整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驅動裂變

民營經濟支撐發展脊樑

從全國第一家到多產業領先聚變,從小作坊到上市併購裂變。歷史的鏡頭緩緩搖過,全國第一個股份制企業的改革創新精神,早已寫入臨海這座魅力新城的基因。

在臨城改革開放大潮中,民營經濟,憑藉著有土壤就發芽、遇陽光就燦爛的頑強生命力,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勢發展壯大。

1993年,全市首家規範化股份制試點企業——浙江水泵有限公司改制成立。

1995年,全市首家鄉鎮集團企業改組為內部職工持股式的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偉星實業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8月8日,全國首輛民營企業製造的轎車——吉利豪情(兩廂)轎車在臨海下線,開啟中國民營企業造車之先河。

2003年3月4日,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代表著臨海市第一家上市公司誕生。

……

時光荏苒。一些本來“小打小鬧”的工廠作坊、鄉鎮企業,成了如今的行業龍頭、“隱形冠軍”。臨海的眾多企業從立足本鄉本土,到不斷向外開疆拓土、捕獲全球商機、引領行業發展。一些企業不斷追求創新,期待自己保持蓬勃發展的力量。據統計,全市現擁有高新技術企業8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38家。

在經濟困境中誕生,在改革開放中壯大,在高質量發展中變強。作為市場經濟最敏感的神經和最活躍的主體,臨海市民營經濟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勁的發展勢頭快速崛起,形成了汽車機械、現代醫藥、時尚休閒三大主導產業,彩燈、眼鏡等特色優勢產業。偉星集團、臨亞集團、遠洲集團、華海藥業等企業相繼入選“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政府“添力”

民營經濟演繹全新活力

改革開放以來的臨海經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1988年生產總值突破10億元,2002年突破100億元,2007年突破200億元,2017年超過588億元。

民營經濟“十分天下有其九”。全市民營企業達8354戶,約佔全市經濟總量百分之九十五。在全市486家規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佔達485家。如今,市民營經濟已不僅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擴大就業的主要陣地,更成為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臨城轉型振興的主力軍。

數字中有乾坤。40年來,尤其是撤縣設市以來,市委、市政府敢破敢立,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力打造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不僅造就了像吉利、偉星、永強、華海這樣的知名民企,更培養了一批敢為人先、擔當有為的民營企業家,為城市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將系統梳理我市經濟發展歷程,致敬歷史,總結經驗。”市經信局局長徐軍表示,接下來,臨海市將繼續抓汽車機械、醫藥化工、戶外休閒用品、眼鏡、彩燈等六大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力實施“2513”龍頭企業培育工程,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促進智造升級,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改革不停步,開放不止步。一個個數字,正是臨海加速發展的有力證明,更是走向和諧臨海的美好開端。如今,已滲入到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各個角落的民營企業,將繼續滿帆前行,縱橫商海。

(據臨海新聞網,原標題《改革創新鑄輝煌——改革開放40年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綜述》,原作者:李萍娟,見習編輯:汪依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