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世界的張騫,漢中的驕傲。”生於漢中城固、最後又歸葬於故里的張騫,是眾多張騫後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更是漢中人心中最本土的驕傲。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走進城固縣城,就會看到當地人對張騫表達敬意的多樣形式:高速路口有仿古張騫亭,縣城裡有以張騫為名的馬路,有“張騫通西域”的群雕廣場,在博望村,至今依然保留有張騫祠堂,還有以“張騫”冠名的張騫牌漢中仙毫、張騫禮酒、張騫絲綢等產品,甚至居民樓院牆上也展示有關於張騫故事的牆面......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可以說,在城固,無論是不是張騫的後人,卻人人因張騫而自豪和驕傲。

眾所周知,張騫是西漢時期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他敢為天下先,一生兩次出使西域,冒著生命危險,開鑿了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他因此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更被後人譽為中華文明第一位使者。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話說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西北聯大為教學安全考慮,於1938年春將校址遷到陝西漢中城固。

該校歷史系考古委員會得知張騫墓近在咫尺,而東側土層已被擾動,墓道凌亂,陵前的石獸也埋在了叢雜的草木中,若不加以修理,妥為保護,這個先賢名跡即將衰敗。於是便開始組織師生進行考古發掘。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只是這次考古發掘最後中斷了,至於為什麼中斷,從目前出版的書籍和發表的文章來看,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發掘中斷的原因是張氏後裔的阻攔;另一種觀點認為是經費和天氣的原因。

持前一種看法的陳顯遠先生,他在《張騫墓發掘始末》一文中這樣描述:“孰料當時人們對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茫然不知。而散居墓週數村的張氏後裔,認為祖先墳墓被人發掘,是奇恥大辱。當聯大費時旬日,掘開墓道東耳室時,張氏後裔約集千餘人,胸帶‘張氏後裔’紅布配條,肩扛鋤頭、扁擔,守護陵墓,阻止發掘。聯大恐事態擴大,婉稱本校欲修墓,非掘墓,願停止發掘,封閉墓道口,併為樹碑留念,於是紛爭平息。”而部分張氏後裔也持此觀點,描述起來繪聲繪色,頗具傳奇色彩。

但王壽芝先生在《張騫與張騫墓》一書中認為,發掘停止是經費和遇到地下水湧出的原因,張氏後裔不但沒有阻止,而且參與了發掘清理工作,是參與發掘清理的三方之一。這一觀點在張氏後裔中也有部分人認同。

可見真相到底如何,在張氏後裔中也難以說清。唯有發掘中斷,成為了歷史的真實。

不過值得說明的是,這次發掘,雖然中途停止,全部發掘計劃未能實現,但就已得到的一些古物,如灰陶片、漢磚、五銖錢等來看,已可證明為西漢之墓,

尤其重要是發現了刻有篆書“博望□造(銘)”的封泥一枚,加之結合墓前碑石、漢代石雕等文物,可確認為漢博望侯張騫之墓。

西北聯大為此立一碑文,即“增修漢博望侯張公墓道碑記”。如今碑文依然立於墓前。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西北聯大的發掘,是迄今對張騫墓唯一的一次正式發掘和科學考察,在中外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的研究上均有重要意義。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張騫墓作為“絲綢之路”陝西省7個遺產點之一,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漢中市第一處、陝西第二處世界文化遺產。而這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西北聯大對張騫墓的那次未完全的考古發掘。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世界文化遺產標識

張騫作為開拓絲綢之路的先行者,其墓葬備受後世關注。當初漢中城固雖有一座饅頭狀的土堆,被傳為張騫墓,但地面殘留文物都是清代人建立的,到底它是不是張騫墓,無法確定。而且這座墓歷史上已被多次盜掘。1938年西北聯大的發掘,在甬道內清理出了那塊刻有“博望□造(銘)”封泥,

而正是這塊封泥等出土物,確認了張騫墓的所在,從而為2014年的申遺提供了強有力的實物證據。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刻有“博望□造(銘)”封泥

申遺初期,不少專家認為張騫墓文物遺存少,墓葬體量小,偏離絲綢之路主線太遠,對其真實性和文化價值表示質疑,入選申遺名單機會不大。

此時,張騫的後人們想到了1938年西北聯大的發掘,為此,城固縣派出專人多次赴西安、北京、烏魯木齊、廣州等地,對1938年西北聯大發掘張騫墓的相關資料及出土文物進行調查取證,從國家博物館找到了“博望”封泥等珍貴實物和圖片資料。又採集、整理與張騫有關的遺址遺蹟、民間傳說、神話典故等,整理了多種資料,消除了專家對張騫墓真實性和文化價值低的質疑,為張騫墓最終入選提供了豐富的檔案資料。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如今,那塊立了大功的比礦泉水瓶蓋還要小的文物——方形封泥,也早已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一級文物了,其無與倫比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申遺的成功,很快帶動了城固旅遊業的發展。統計顯示,僅2017年張騫紀念館就接待遊客6萬人次,與2014年相比增長40%以上。全縣旅遊綜合收入近24億元。

看到這些成就,張騫的後人,一定非常感激西北聯大當初的發掘修理工作了。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張騫墓的發掘因何中斷,張騫後人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