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曾经在中国躺着赚钱的外国巨头,如今渐渐赚不动了

中年危机!

很难想象,这个词也会有被用来形容星巴克的一天。

星巴克是什么样的?

精英、格调、白领阶层的标志。

所以,当47岁的星巴克公布2018财年三季报之后,当中的数据让外界大为惊讶。人们这才意识到,这一家以“精英文化”著称的全球咖啡领军企业,已经迎来了可怕的“中年危机”。

而这一次危机的主战场,正是被星巴克视为未来业绩最大希望的中国市场!曾经被冠以“在中国市场躺着赚钱”的星巴克,如今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难赚到钱了。

这家曾经在中国躺着赚钱的外国巨头,如今渐渐赚不动了

从躺赢到困境

这家曾经在中国躺着赚钱的外国巨头,如今渐渐赚不动了

回顾星巴克在中国的历史,可说是众星捧月!

  • 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
  • 2009年,庆祝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十周年,推出第一款含有中国云南咖啡豆的综合咖啡。
  • 2016年,宣布海外市场首家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落户中国上海。
  • 目前,星巴克已经在中国14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3400家门店,拥有近45000名星巴克伙伴。星巴克坦言,中国已成为星巴克发展速度最快、最大的海外市场。

星巴克在中国有多受追捧?从它独有的“排队买咖啡”这一现象就足以证明。

2011年11月19日,大河报专门用一篇报导记录了星巴克在郑州开业的盛况。就在那一天,群众排队百米就为买一杯星巴克,场面几乎可以用“狂热”来形容。郑州大学生小赵早起排队三个小时后,终于如愿买到了开业店铺的第一杯星巴克,满脸兴奋地表示自己超爱超爱星巴克。

当地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形容郑州第一家星巴克的落户。

就在这家星巴克开门三个半小时后,营业收入已近5万元。相比较之下,就在这一年,全国人均一年的工资不过只有42438元。也就是说,仅仅这家星巴克开门三个半小时之内,已经赚到了一个中国人平均一年的工资收入,吸金能力堪称强悍。而这一场景并不是郑州独有,在其他地方的星巴克店门前也屡见不鲜。

自此,“在中国市场躺着赚钱”,成为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上造就的独一无二的奇迹。

然而,这一盛况却在2018年的三季度,戛然而止!

2018财年三季报显示,星巴克在中国的营运利润率下降了7.6个百分点,中国区门店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这是星巴克中国市场九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众所周知,毛利率下滑意味着成本升高,利润下滑;很多时候毛利率的大幅下滑都是企业逐渐走向衰落的信号之一。

事实上,不止在中国市场,在星巴克的第一大市场美国本土市场上,状况也相当不理想。就在近期,星巴克公布了针对美国市场的关店计划。2019年,星巴克计划关闭150家由公司直接运营的门店。此前,星巴克平均每年关店的数量仅是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被星巴克视为未来业绩增长的最大希望。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曾表示,新增门店仍是星巴克目前在华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星巴克官方曾野心勃勃地宣称:每15个小时,就有一家星巴克门店在中国开张!

然而这一次,星巴克低估了当今中国市场上消费者的判别能力。多年前那样的全民疯狂买星巴克的场景,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上,星巴克“打遍中国无敌手”的常胜状态正在被无情打破。

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本土品牌届的后起之秀:瑞幸咖啡!

这家曾经在中国躺着赚钱的外国巨头,如今渐渐赚不动了

瑞信咖啡的创始人钱治亚,曾经是神州优车前COO。众所周知,能够从中国互联网公司活着走出来的,都有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强悍精神。当初,神州优车各地负责运营的大区负责人以男性居多,都是悍将,但他们对钱治亚这一位女性大区负责人都十分佩服,可见其超强的执行力。

2018年,钱治亚携10亿巨资,以战斗者的姿态带领瑞幸杀入咖啡行业。中国的网约车市场,一度被称为“血流成河”的血海市场;做过网约车的人,无一不是胆量惊人。从瑞幸咖啡起步起,钱治亚就像争夺网约车市场一样疯狂烧钱抢市场,就这样为瑞幸烧出了一个惊人的成绩!

数据显示,仅仅2018年年初至今,瑞幸咖啡已经完成门店布局809家,服务用户350余万,销售杯量1800余万。瑞幸咖啡外送订单平均完成时间降至18分钟,“30分钟慢必赔”超时率降低至0.4%,用户满意度达到99.3%。瑞幸表示,2018年底会完成2000家门店的发展目标,在所有开业城市的核心区域,瑞幸咖啡将实现100%全覆盖。

星巴克在中国19年开店数量仅有3400家,而瑞幸咖啡一年就到了2000家!星巴克动辄三四十元的产品,瑞幸的产品普遍在二十多元。这恰好符合了瑞幸要颠覆的星巴克两大痛点:购买不方便、价格不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如今在中国市场上要面对的对手,绝不仅仅只有瑞幸一家,还有更庞大的一支势力:网红店!

就像是在印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道理一样,昔年在星巴克门口排队的盛景,如今在“喜茶”等网红店门口屡见不鲜!在当今的中国市场上,网红店的崛起,绝不仅仅是一个消费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它背后折射的是在网络社会成长中的一代人强烈的社交需求,网红店和网红产品成为了人们维系交流和情感的重要纽带。

腹背受敌,可以说是星巴克当下最真实的写照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向高冷的星巴克也不得不主动放低姿态,寻求本土合作。8月2日,星巴克和阿里巴巴联合发布合作声明,将于9月开始在北京和上海的主要贸易区内的150家星巴克门店提供送货服务,计划到2018年底将其扩展到30个城市的2000多家门店。

要知道,在这之前的很多年里,星巴克的文化理念都是“不做外卖”。星巴克着力打造“家和工作场所的第三空间”,外卖这一形式完全不符合它的传统理念。分析师表示,星巴克向阿里巴巴靠拢寻求合作,是其在中国遭遇首次重大挑战之一的“自然反应”。如今的星巴克似乎正符合了中国的那句古话:“穷”则思变。

这家曾经在中国躺着赚钱的外国巨头,如今渐渐赚不动了

变则通,不变则死。

在这个越来越快的社会,昨天的赢家们,也许就会是今天的败者;而曾经你看不起的那些人,或将成为新的霸主!

未来十年,一定是海盗嘉年华的十年。你做了四十七年咖啡,最后发现,被一个做网约车的人渐渐追上了。门缝正在裂开,边界正在打开,连高冷的星巴克都学会放低姿态“穷则思变”了,不知道这一次,是否来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