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四川將打造五個萬億級產業!增加研發投入用於這些領域!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在不久前結束的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四川要重點培育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萬億級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

那麼

四川的優勢是什麼?

如何構建

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8月1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舉行,對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進行了全面解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新有發佈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的思路舉措,並與省西部辦(攀西辦)專職副主任楊昕、省科技廳副廳長陳學華、省農業廳總經濟師肖小余、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任雲就具有四川優勢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的具體內容等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代光舉主持發佈會。

總體目標

經過5年努力,“5+1”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的區域產業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第一動力”作用更加突出,綠色製造體系更加完善,工業綜合競爭力邁入全國先進行列,引領西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製造強省地位基本確立,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強力支撐。

背景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科學判斷,對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全面闡釋和科學安排。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期間,又對推動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

那麼

四川省怎樣推動高質量發展?

著力點在哪裡?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新有

據陳新有介紹

從2000年起,四川省結合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和地區特色優勢,先後提出五大支柱產業、四大優勢產業、七大優勢產業和“雙七雙五”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遴選出若干產業予以重點培育和發展,產業發展不斷壯大,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2017年工業增加值達1.15萬億元,佔GDP比重31.1%,工業利潤增長29%,實現利潤總額2610億元,工業大省地位進一步鞏固。

但是,我們也清醒看到,四川省產業結構層次不高、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工業總量規模依然不大,工業增加值總量居全國第10位,與四川省經濟總量的全國第6位有差距,工業佔GDP比重低於其他經濟大省。工業投資總量不大,民營經濟活力不足,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發展後勁有待增強。產業層次初級化低端化特徵明顯,傳統資源型和原材料工業、重化工產業佔工業比重近70%,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較低。

今年以來,四川省圍繞產業佈局優化調整進行廣泛調研,4月以來,結合省上開展的“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進園區、走企業、入工廠,對國際國內產業發展態勢進行再分析、再判斷,四川省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再認識、再思考,重點圍繞工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體系優、創新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綠色發展佳、體制機制活”五個基本內涵,堅持優化存量和培育增量並舉,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

此次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5+1”現代產業體系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要通過加快建設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這是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破解四川省工業深層次結構性問題的現實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生動實踐,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政治使命,也是四川省建設經濟強省、搶佔區域競爭制高點的內在要求,具有重大意義。

內涵

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結構調整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所在,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標誌。

此次省委提出“5+1”現代產業體系,將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結構調整,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引領支撐四川省產業向價值鏈更高環節攀升,構建起四川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5+1”現代產業體系就是指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為主體的產業體系。

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是四川省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支撐,核心任務是做大規模、做強優勢,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區域輻射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集聚。四川省這些產業都是有基礎、有條件、有支撐的。

四川省五大萬億級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的基礎雄厚、優勢突出、規模較大,其中,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產業規模均已超過8000億元,先進材料和能源化工也已經超過6000億元,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到2022年,5個萬億產業的總規模預計將超過6.2萬億元,數字經濟規模也將突破2萬億元。“5+1”現代產業體系的蓬勃發展,必將對四川省實現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兩個跨越”起到巨大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電子信息。最有可能率先突破萬億元大關,重點聚焦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重點領域,培育5G、智能穿戴設備等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加快建設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力爭到2022年產業規模突破1.7萬億元。

裝備製造。重點抓好航空與燃機、軌道交通、節能環保裝備、智能製造等高端領域,著力推動汽車產業提檔升級,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力爭到2022年產業規模突破1.2萬億元。

食品飲料。一直是四川省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推動川酒、川茶、川菜、川果、川藥等領域發展,培育一批茶、竹、果蔬、中藥材和飲用水全國知名品牌,加快建設“中國白酒金三角”和全國重要的食品飲料生產基地,力爭到2022年產業規模突破1.4萬億元。

先進材料。四川省發展潛力巨大,重點是加大力度推進關鍵技術和拳頭產品研發,尤其是推進先進化工材料、先進建築材料、釩鈦鋼鐵稀土等重點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力爭到2022年產業規模達到1.1萬億元。

能源化工。四川省是全國最大清潔能源基地,水電裝機達7500多萬千瓦,在建裝機還有2000多萬千瓦,天然氣(頁岩氣)儲量也很豐富。重點是有序推進水電、風電、太陽能等資源開發和促進水電消納,優化天然氣(頁岩氣)開發模式,提升化工產業技術含量和產業附加值,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和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力爭到2022年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

“5+1”現代產業體系中的“1”就是數字經濟目前,四川省數字經濟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並且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數字經濟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融合性,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催化劑”和“加速器”,具有新動能導入、新優勢培育的強大功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下一步將建立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機制,圍繞網絡強省、數字四川、智慧社會建設目標,加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以數據流引領集聚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提升大數據產業能級,形成數據驅動的經濟發展新形態,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示範區。

舉措

六大路徑

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藍圖繪就,如何幹?

四川省將認真貫徹落實“一干多支”發展戰略,順應發展大勢,發揮比較優勢,圍繞製造強省發展目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一強兩優三變革”總體思路,即圍繞“製造強省”戰略目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一強兩優三變革”總體思路,即圍繞“製造強省”戰略目標,著力塑造產業結構優、空間佈局優的“兩優”發展格局,強力推動工業經濟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

➣路徑一:加快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工業發展新格局。重點按照“一干多支”發展戰略要求,以推動產業集群集約發展為重點,優化調整市州產業佈局,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產業版圖。

➣路徑二: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重點對標世界500強、製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企業”等,實施“百億強企”“千億跨越”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行動,加快中小微企業梯度培育,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現代治理體系。

➣路徑三: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加強企業創新主體培育,推進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加強產業前沿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路徑四: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堅決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能,大力推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著力提升工業清潔生產水平,加快推進綠色製造體系建設。

➣路徑五:推動產業全域開放合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統籌下,推動“四川製造”市場拓展、對外投資、產能合作“三位一體”開放合作。

➣路徑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降本減負為重點著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的要素保障能力,切實推進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電用水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弘揚企業家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為企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據悉,下一步四川省還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製造強省建設目標,研究出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支持政策,推動四川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落地落實,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經濟強省,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強力支撐。

熱點直擊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新有:

以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現代產業體系,就是要進一步認識產業發展的內在機制和規律,為研究出臺更好的更適應的政策舉措來推動更高質量的發展。此次全會作出的構建具有四川特色產業體系的一系列決定,是在梳理、研判四川產業佈局的基礎上,尋找總體上有體系、有規模、有集成、有上下游,既有原料,還包括最終的產品,同時也有較大規模的產業。

下一步將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一方面要出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文件,也要出臺萬億支柱產業培育方案,同時還要向市州延伸,從佈局上針對21個市州,包括一些重點的園區提供指導性意見,最終推動全會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同時,根據專業機構評價,四川省的數字經濟規模已經突破一萬億,在全國位居前十。因此我們將數字經濟作為“+1”,希望與五大產業融合發展,而這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四川省西部辦(攀西辦)專職副主任楊昕

省西部辦(攀西辦)專職副主任楊昕:

加快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

2016年,國家能源局將四川省確定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四川省作為全國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基本建成:

¤ 2017年四川水電裝機達到7564萬千瓦,水電發電達3052億千瓦時,水電裝機和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

¤ 天然氣(含頁岩氣)產量佔全國18.8%,其中頁岩氣產量佔全國32.3%,居全國第二;

¤ 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和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均超過80%,四川能源消費清潔化程度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 2017年外送水電1389億千瓦時,每年向東部地區輸送天然氣70億立方米;

¤ 大型水電、大中型火電裝備市場份額佔全國的50%和30%以上,核電裝備領先全國,成為國家三大能源裝備製造基地之一。

下一步,我們將

圍繞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的目標,進一步壯大清潔能源產業,積極發展水電,有序推進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水電基地建設。穩步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穩步推進涼山州風電基地建設。推進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加快頁岩氣產能建設;加快推動四川水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直流工程核准開工建設,積極協調推進白鶴灘和金沙江上游水電外送通道建設前期工作,積極穩妥推進“專線供電”“直供電”試點,建設甘孜、攀枝花、雅安、樂山等水電消納產業示範區;同時進一步推進能源民生工程,紮實推進農村地區農網改造升級、光伏扶貧等能源扶貧工程,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和網絡建設,加大電能替代力度,加快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四川省科技廳副廳長陳學華

省科技廳副廳長陳學華:

增加研發投入 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黨的十九大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大幅度地增加研發投入,在四川的高質量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創新引領和支撐作用。

今後四川省增加的經費

將主要用於以下方面

¤ 一是圍繞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組織科學家瞄準世界科技的前沿,圍繞四川省經濟發展中一些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的重大問題進行探索,提高四川省的原始創新能力;

¤ 二是圍繞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中確定的十大重大科技專項,

近兩年將陸續啟動航空與燃氣輪機、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還有新一代人工智能等;

¤ 三是圍繞“5+1”產業體系部署一批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攻關;

¤ 四是結合建設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在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材料、核能應用等領域部署實施一批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的專項。

同時,四川省還將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用於新產品的研製、新技術的攻關、新設備的開發等。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四川省農業廳總經濟師肖小余

省農業廳總經濟師肖小余:

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

省委《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中指出,要培育“川字號”特色產業,發展先導性支撐產業,為此,省上提出了打造農業“10+3”產業體系的重大戰略部署,具體將培育川糧、川豬、川茶、川薯、川藥、川桑、川菜、川果、川魚、川竹十大特色產業,做強現代種業、智能農機裝備製造、烘乾冷鏈物流業三大先導性支撐產業,通過統籌整合各類園區建設,省市縣分級打造一批示範性強、特色突出的現代農業園區,培育一批鄉村振興工作的先進縣、先進鄉、先進村,實現以產業促鄉村、以鄉村強產業,推動產村融合發展,從而加快築牢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

本月底,省委還將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大會”,出臺鄉村振興工作先進縣的激勵政策措施,同時還將出臺現代農業園區管理辦法,著力擦亮四川農業這塊“金字招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見成效。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任雲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任雲:

四川5G時代即將來臨

5G是全球通信業通信領域共同面對的新技術,四川省爭取在此領域走在前列。目前四川省已開始了小頻的智聯網小規模地開通,成都已被工信部確定為全國的試點城市

中國移動在成都已經確定成立5G研究院,天府國際機場也是5G應用的一個試點。幾大運營商都在開展試點示範,已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測試和既有網絡的連接,以及將來的業務應用方面的平滑過渡。

下一步四川省的通信網絡將有一個根本性的飛躍:

¤ 首先是速度更快;

¤ 第二是泛載,預計到2019年,四川省就可以實現每一個行政村通光纖、通4G,有效解決當地的地質災害監測、救援工作等問題,而城市的地下室、拐彎夾縫等地都將沒有通信死角;

¤ 第三是穩定,如在工業互聯網的運用,將始終保證在線無中斷。

同時,今後的通信將更多地滲入各個領域,包括物聯網、交通、環境監測,智能醫療、智慧教育等,全面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同時為雙創提供大有可為的空間。

— THE END —

來源|成都日報

精彩回顧

权威解读!四川将打造五个万亿级产业!增加研发投入用于这些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