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銀隆危機啓示

珠海銀隆危機啟示

專欄作者 | 牛一龍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雙休日——48小時!鐵娘子董明珠領導的珠海銀隆新能源應急團隊爭分奪秒,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危機公關。

2018年7月18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位於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的南京銀隆新能源(產業園)商用車項目不動產進行查封,查封日期為2018年7月20日起至2021年7月19日止。

2018年7月21日(週六)這天,媒體開始圖文並茂地曝光南京銀隆新能源商用車項目被封的消息。財經、網絡、自媒體亦群起跟風報道。

這曾是南京人董小姐四訪溧水促成的快速落地項目,也是可以榮光耀祖的家鄉工程,焉能恆生變故?可以想像,在7月21日、7月22日這個雙休日,珠海銀隆、南京銀隆、南京、江蘇、上海等有多少當事人、涉事人、相關人、參與人、中間人、中介人、利益人焦急、無眠。終於“解封”,顯示這位營銷牛人的鐵腕手法。

相比7月初同行同背景發生的深圳沃特瑪電池放假半年的輿論危機,珠海銀隆新能源的危機公關處理顯得積極、主動、有力。

但珠海銀隆隱藏的危機,並非靠這次公關、解封這麼簡單。

珠海銀隆危機啟示

珠海銀隆危機啟示

珠海銀隆危機啟示

珠海銀隆打造的11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以投資換市場(銷量)”的故事,在汽車圈不是什麼秘密。由此崛起的成功案例不乏當今大名鼎鼎的當紅名企、民企,還有少數地方國有企業,因此而出事的不乏青年蓮花等民企。這一點,不用五十步笑百步。

假如一個企業經營不善,或遇到天災人禍時要減薪、裁員時,士氣必將低落,甚或一落千丈。如果一個公司瀕臨關門、破產,那麼公司就成為一面篩子,各種秘密開始外流。

曾出任福特汽車總裁併被福特家族擠下課,又出任克萊斯勒汽車董事長的李艾科卡在自傳《拯救沉船》中說:在人們心神不定、擔心公司要破產、他們會失業時,洩露消息的機會就會增加兩倍。

一個企業有沒有負面消息,企業的員工、供應商、經銷商最清楚,競爭對手、媒體也不是一點都不知道,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到樹倒猢猻散地步,誰也不會扮演去推牆的第一波人。

珠海銀隆已是一個負面纏身的企業。無論南方還是北京、上海、全國的財經大報多有探營和追蹤報道,無論是海銀隆總部還是河北武安等生產基地都被調查過。

在社交、網絡媒體上,“被放假”、“被受騙”、“銀隆放假,失業了”的帖子、爆料不斷,還有大批疑似被放假的員工在帖子下面回帖吐槽、討伐。這與到各地被當地政府視為座上賓、投資家的珠海銀隆霸道代言人簡直判若兩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1月珠海銀隆創始人魏銀倉“被辭任”前,珠海銀隆與主流汽車媒體保持公關、廣告、市場商業等合作,企業對外廣宣和公關沿襲低調慣性。

汽車業門外的野蠻人董小姐2016年底宣佈入駐珠海銀隆後,除帶給珠海銀隆明星效應、資本效應、換人效益及其自稱的品質效益外,對汽車、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如同她對格力手機一般。

正如牙醫也是醫生不能去接生、能吹葫蘆絲不一定能彈鋼琴一樣,造手機和造空調不一樣,造汽車和造互聯網神話不一樣,造新能源汽車和造燃油汽車不一樣。

隔行如隔山。任何造車新勢力都須對汽車、對新能源汽車有所敬畏,有所傳承,才能創新。否則,比燃油汽車發明還早的電動汽車早就在德國這個汽車發源地成功,電動汽車早就在美國這個電動汽車策源地成功。

沒有什麼行業能隨隨便便成功,沒有什麼神人能輕輕鬆鬆創業,尊重科學,遵循規律,遵守規則;老實造車,踏實造車,務實造車,來不得半點虛假,沒有終南捷徑,沒有彎道超車。

珠海銀隆危機啟示

造車有正道,雖會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坑坑窪窪,但必會駛上康莊大道。

30年前,擔任美國兩大汽車巨頭總裁併創造傳奇的李艾科卡的警告並不陳舊刺耳:“式樣時髦和價格適宜是銷出汽車的條件,但是使汽車能持續賣出去的是它的質量。

“提起公眾對質量的看法,廣告是不能替你做什麼工作的,不論是記者招待會或者其他群眾場面都無能為力。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造出好產品,價格訂得有競爭力,然後走出門去為汽車提供服務。如果你能辦到這幾點,人們就會開路,走向你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