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收藏水深,原來民清實寄封造假這麼多花樣,郵友注意擦亮眼睛

中國郵票郵品居高不下,造成了假貨橫行,這不單單侷限在解放後的新中國郵票上。民清時期的郵品也十分盛行,尤其是大龍小龍這些大家喜愛的品種。

另外,一些封片造假也十分常見,尤其是現今的實寄封相對少見,而那個時期的郵史又相對複雜。造假者利用集郵者對那段郵史不熟悉的因素,大肆製造假貨。畢竟幾枚塊八毛的郵票,貼上信封,就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上百上千甚至過萬的珍品。即便是偽造尋常實寄封,賣個幾百塊也是包賺不賠。

然而百密一疏,假的就是假的,絕大數的只要仔細辨別都會發現端倪,這其中原因不乏以下幾個:

1、造假者即便精通郵識,也未必能找到需要的材料(如郵票,戳記,油墨,筆跡,紙張等),造出想要的效果,即便是能造出來也要考慮成本。比如一二百塊的假封,大多是針對初級玩家,就不會考慮太多的細節消耗精力。

2、造假者也是人不是神,知識未必全面,況且實寄封由於元素很多,不像郵票只是單一圖案容易把握。所以很可能留有破綻在裡面。

3、有時候造假者為了區別真假,也會留有一些暗記或不明顯的破綻作為區別,這就要拼火眼金睛了。

集郵收藏水深,原來民清實寄封造假這麼多花樣,郵友注意擦亮眼睛

例如上圖,此件粗看就覺得郵戳怪怪的,原來是一件上海戳的國幣舊票雙連貼於西式封上,再手畫另一半戳記,相當低級的未入流偽品。

集郵收藏水深,原來民清實寄封造假這麼多花樣,郵友注意擦亮眼睛

集郵收藏水深,原來民清實寄封造假這麼多花樣,郵友注意擦亮眼睛

又如上2圖,分別為天津1939年1月21日寄國際平信,戳清封佳,細看也沒有問題,但大家可知其問題出在那嗎?另一件是趙城1929年6月23日寄國際平信,郵資10分,其“問題”又在何處呢?

原來,這兩件均是隻有封面的單面剪片,收藏者很認真的裱製成完整信封,由於手工不錯及紙張接近,猛一看還不易發現。

此種襯裱,嚴格來說也不算假貨。但如果描上郵戳之類,就性質不一樣了。

個人在90年代初集封片時,也買過一批70年代未新中國高值普票剪片,曾拿了幾個襯裱成信封形狀收藏,所以對此有所瞭解,這或許是一些收集封片同好的成長之路吧。

如果這樣的修裱不加說明而當完整封片出售,則是郵德有問題了。

集郵收藏水深,原來民清實寄封造假這麼多花樣,郵友注意擦亮眼睛

而上圖為比利時布魯塞爾到天津 (1947年8月13日)→上海(9月3日)→天津(9月5日)。稍加研究,也發現問題所在。

原來此封左邊郵票缺失,做假的重繪郵戳於上,變成完整封。

集郵收藏水深,原來民清實寄封造假這麼多花樣,郵友注意擦亮眼睛

實物可見票上與封上戳色不同,文字距離也有差異,肉眼可見。最好笑的是日期中的“23”日,假戳居然補成“73”日,真是讓人笑掉大牙(圖6)。

偽品再高水平,始終有破綻,只要細心研究就能發現。

本文根據麥國培先生手記編寫。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外郵之窗”是國內少有的純外郵自媒體!傳播集郵知識,交流集郵樂趣,分享世界郵票精品的窗口。這裡匯聚的都是真正的外郵愛好者,從大咖到小白都會在這裡有所收穫,我們都會不斷創造驚喜,快快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