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新四大發明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日前一篇演說引發網上熱評。劉亞東表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成為“世界第一”,說得有鼻子有眼,而中國實際上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

這一段話剛好是“中興”事件發生後,可以說發表的很及時,也讓國人看到了我們也有不厲害的地方。作為媒體不應該只看到“我們厲害的一面”,應該看到“我們不厲害的一面”,只有認清我們的不足,才能真正成為科技強國。

“新四大發明”是怎麼來的?

2017年5月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調查,該調查要求來自20個國家的年輕人將他們“想要從中國帶回”的技術列出來。受訪者回答最多是高鐵,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手機支付),共享單車。又是就有了個大媒體宣稱的“中國新四大發明”。我們先看看這“新四大發明”是什麼?

如何理性看待新四大發明

新四大發明

高鐵

高速鐵路是一種鐵路運輸,其運營速度快於傳統鐵路運輸,採用專用機車車輛和專用軌道的集成系統。歐洲航空公司將“高速”定義為在新軌道上至少250公里/小時,在舊軌道上至少200公里/小時。世界上第一輛高速列車是日本的亞細亞號,其服務始於1964年,最高時速為210公里/小時。

在國內,“高速”按設計定義為至少250km / h,最初服務時的最低時速為200km / h。2008年,第一條中國高速鐵路,即京津城際鐵路,開始運行。並在2016年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系統。

如何理性看待新四大發明

世界上第一列高速列車亞細亞號

電子商務

由Michael Aldrich於1979年發明 。1994年有了第一家互聯網購物平臺NetMarket。

在國內,電子商務始於1999年,如噹噹網和卓越網(現在的亞馬遜中國)。之後,淘寶由馬雲於2003 年創立,然後360buy(現為京東)成立於2004年。但國內的電子商務發展很快就趕超亞馬遜,eBay等國外電商平臺的交易額。

如何理性看待新四大發明

早期的當當網界面

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是指根據財務條例運營並通過移動設備或通過移動設備執行的支付服務,第一款真正的移動支付工具PayPal於1998年12月由 彼得·蒂爾及麥克斯·拉夫琴建立。

在國內,移動支付始於21世紀初,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聞名。據統計,國內移動支付的市場滲透率為77%,高於企業經濟大國,美國為48%,日本為27%。

不過國內用的是二維碼支付,國外大多數用的是NFC技術。

如何理性看待新四大發明

PayPal總部大樓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是指運營方通過App系統,將自行車分時租賃給用戶使用。第一個自行車共享系統,被稱為“白色自行車計劃”,於1965年在阿姆斯特丹推出。

在國內,自行車共享一開始是作為一種公共交通系統一部分,為方便居民解決最後“兩公里”而建立的,那時的租賃由於有固定的停靠點,辦卡和支付等不便捷等原因,並沒有全國推廣,只在一些一線城市運營。真正的全國大規模運營是2014年OFO開始,然後摩拜也在2015年開始全國推廣。目前這兩家公司已經在海外進行拓展。

值得肯定的是OFO和摩拜卻是首次取消停車和還車固定站點的問題(當前因此也帶來了一些市政的負面影響)

如何理性看待新四大發明

早期上海投放的永安自行車

基本上“新四大發明”技術核心部分大部分非國內首創或發明。但值得肯定的是基於中國的人口基數,以及國人善於技術應用的“DNA”,這些“新發明”能很快的在國內甚至全球形成市場效應和商業化。

中國人是自然系統思想家。對我們來說,零件之間的關係和整體的優化比零件本身更重要。相比之下,西方思想是離散的還原論,它將問題或系統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以解決問題。

簡而言之,東方側重於整體,而西方側重於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與獨立性,系統性與原子性。

瞭解國內專利的應該知道,專利分為:發明型專利和實用型專利。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根本區別在於發明專利的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而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如果從專利的角度來定義“新四大發明”,那它應該屬於實用型。

當然不管是發明型還是實用型,只要能服務於大眾推動人類進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