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爲成龍,最後成爲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1993年,成龍出演了兩部和他以往電影風格完全迥異的片子,一部是《城市獵人》,這也是迄今為止王晶和成龍的唯一一次合作,裡面的搞怪漫畫式的元素,至此再也沒在成龍的作品當中出現過。

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為成龍,最後成為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而另一部是他和“野獸導演”黃志強聯手打造的《重案組》,相信看過本片的朋友都能感受到這部片子和成龍絕大多數的電影在敘事風格上的區別。

本片裡的男一號原屬於李連杰(原定名為《野獸刑警》),因為檔期問題,最後改由成龍出演。影片公映後,有很多成龍的影迷對這部電影並不買賬,認為它缺少了成龍以往作品中輕鬆、詼諧和幽默的喜劇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嚴肅的寫實主義。因不被影迷待見,曝光度自然就少,如此一來,本片就埋沒於茫茫片海之中了。

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為成龍,最後成為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然而就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部《重案組》不失為一部觀賞性兼視覺衝擊力極強的警匪動作片,其中既有黃志強標誌性的彪悍的槍戰場面,又有典型的成龍式硬漢主義,兩者相得益彰,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另外劇本對懸念的鋪墊也是處理得恰到好處,而那場為即將被拆除的九龍城寨留下最後影像的槍戰戲,也使得本片有了不一般的意義。另外片中還反映了一些譬如地產承建商和工人間的勞資糾紛,香港警察收入分配不公等社會問題,這在當時的成龍電影裡的確是非常罕見。

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為成龍,最後成為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影片改編自當年轟動一時的“王德輝綁架案”,以羅家英飾演的富翁王一飛遭到綁架為切入點,講述了成龍飾演的重案組陳幫辦和鄭則仕飾演的警探洪爺奉命調查此案,結果在查案過程中逐漸牽引出了案件背後的陰謀,發現竟是洪爺”賊喊捉賊”的故事。

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為成龍,最後成為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在當時,成龍是票房賣座的保證,因此該片片頭也打上了“成龍作品”的字樣,事實上成龍也是本片的第二導演。因為和第一導演黃志強意見不統一,兩人曾在片場多次發生矛盾,因此這部《重案組》是在反反覆覆的爭執中完成的。

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為成龍,最後成為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眾所周知,當時的成龍走的是儘量淡化暴力的諧趣英雄路線——他飾演過的很多人物雖敢於和比他強大數倍的高手硬碰硬,但很少出現見紅的鏡頭,尤其是他打完背過身來痛得眼淚直流的畫面,無疑增強了其打戲的喜劇色彩。可是一直以來始終堅持寫實風格的黃志強卻不那麼想,他認為要拍一部真實的警匪片,無論是槍戰場面要還是打鬥場面都不容許有一絲開玩笑的成分,英雄會流血,會遭受到致命重創,甚至在擊斃匪徒後,還會留下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為成龍,最後成為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黃志強所主張和奉行的這種現實殘酷的描寫手法,一開始遭到了成龍的反對。後來是在何冠昌等人的調解下,他才最終答應了黃志強的要求。當然黃志強也有向成龍”妥協”的地方:在鵝粉攤遭遇匪徒襲擊的那場戲裡,成龍從油鍋裡撈出了一個匪徒的一把手槍,在開槍擊倒對方之後,被燙得趕緊將其扔掉,這要是放在他傳統的電影裡,可能並不是什麼亮點,但放在這部電影裡,無疑就是點睛之筆。

本片原定李連杰出演,後改為成龍,最後成為他最寫實的一部警匪片

​幸運的是,這部《重案組》最後順利在影院上映,但是成龍和黃志強卻因這部電影分道揚鑣,從此以後再無合作。所以後來也傳出了”黃志強秘密替王晶執導《鼠膽龍威》來諷刺成龍”這一傳言。不管事實究竟如何,其實兩人的爭執和衝突,在本質上來說還是為了電影好,是影迷之福——也許我們要多虧當年黃志強和成龍各自的堅持,才能欣賞到這樣一部另類的”成龍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