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之后假货质疑不断,拼多多是怎么回应的?

上市不到一周,拼多多的“负面舆情”来得比它们自己想象的要快。

上市之后假货质疑不断,拼多多是怎么回应的?

“小米新品”电视、19.9 元的贝因美奶粉、创维声明称拼多多上出现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的电视产品……在拼多多上市当天的热闹过去之后,质疑拼多多销售山寨商品和假货的文章铺天盖地,拼多多第一天股价上涨 40%,但是受这些负面舆论影响,过去几天里拼多多的股价一路走跌。

上市之后假货质疑不断,拼多多是怎么回应的?

7 月 31 日上午,拼多多发布内部员工信,称“全员的期权三年后才开始解锁,三年里面,所有的人是不能够从股票市场套来一分钱的”,当天下午,拼多多又临时召开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回应近期质疑。

关于低价进口奶粉的问题,联合创始人达达解释称,此类奶粉在中国被称为“临期奶粉”,占到整个奶粉产业的销售额的 20%左右。他说:“针对拼多多出售假奶粉、过期奶粉的报道,均与事实严重不符。在婴幼儿奶粉上,拼多多始终坚持严苛的行业标准,平台从未出现假奶粉或是过期奶粉。”

达达的 PPT 上展示了一些拼多多打假相关的数据:下架 1070 万商品、联合 400 余品牌联合打假等。

拼多多 CEO 黄峥原先不在接受采访的高管名单里,在联合创始人达达表达“假货是人性问题,假货问题是社会问题,让 3 岁的拼多多承担是不公平的”,之后,黄峥才赶到现场。

“我们刚上完市,刚参加完员工大会,我本来以为可以休息两天,也安排了其它的事情,这场发布会完全不在计划当中。”他说。

黄峥表示拼多多在打假这件事上一直特别认真,今天舆论其实是把山寨问题和假货问题混在一起了。

“山寨的东西蹭了名牌的流量,好处不在平台,甚至不在消费者,只是蹭流量的那个人得了便宜,我们又没有拿到广告费,消费者也没有因此买到更便宜的电视机。”他将山寨品牌定义为“蹭品牌的流量”。

“从销售比例上面来讲,真正能够被定义为假货的量肯定比媒体想象的要少。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客单价决定的,40 块钱的东西做假也是有成本的。”黄峥表示,“假货肯定比想象的少多了,但是山寨的问题拼多多当前肯定是做的不够的。”

关于山寨品牌,他说:“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是有一些不够本分的,想占知名品牌的便宜,但是它跟假奶粉是完全两回事,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分的。”

此外还有一些低价商品,黄峥将其定义为利益问题。“比方说之前遇到过有的品牌,这个品牌本身有比较高的品牌溢价,它的实际生产成本肯定是 50 块钱,中间加上流通,加上售卖,可能到了 200 块钱,这样的商品其实不少。这样的商品如果出现了串货,串货商低价卖了,没有遵从品牌商的规定,但是这个东西是真的,50 块钱的东西 150 块钱卖了,品牌商要求 200 块钱卖,这是利益问题,不同的国家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拼多多上市至今的负面舆论还没有影响拼多多的生意。黄峥在采访中表示:“从这段时间来讲,一定程度上可能还上升,(因为)关注度变高了。”

关于拿拼多多与早期淘宝对比的事,黄峥表示拼多多不会做天猫模式,现在不做,以后也不会做。“这个模式对我们来说行不通。”他说,“我得想一个其它的办法来做所谓的品牌升级这件事情,应该是不一样的。”

之所以天猫模式对拼多多行不通,是因为“天猫本身很成功,天猫是不是允许另外一个天猫存在,我觉得它是不会允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