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搞定客戶的祕訣—「角色效果」

我們工作室有一個很厲害的設計師叫小劉,因為他是整個工作室的設計師裡改稿次數最少的,也是過稿率最高的。倒不是小劉這個設計師的作品超凡脫俗,有多麼的厲害,而是他搞定自己的客戶非常有技巧。舉兩個他和客戶溝通的場景給大家分析一下。

輕鬆搞定客戶的秘訣—“角色效果”

有個需要做產品海報的客戶,是由他接待制作的。這個客戶非常的刁鑽,要求也極高,小劉也是被這個客戶要求改了三四稿。有一次這個客戶又來找小劉給他做一個產品海報。風格換了三四個,最終選擇了科技風,但是他卻要求小劉在保持科技感的同時還要做出古樸的感覺。這可難壞了小劉。苦思冥想以後,小劉給他做好了一個海報的樣稿,誰知客戶看過以後卻還說差點意思,讓他再優化優化。這種虛無縹緲的要求,其實是很難把握的。於是,小劉便對客戶說:“對不起,我一會時間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和方案。如果是您來做,您有什麼想法嗎?我參考下給您再改改。”客戶一時間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說,“我先想想吧。有想法了,我告訴你。”結果時間一晃而過,到了要用圖的時候,客戶也沒想出什麼好的想法,最終接受了這張海報。

輕鬆搞定客戶的秘訣—“角色效果”

還有個需要做企業宣傳冊的客戶,小劉也是為其做了兩三稿,最終客戶還是不滿意,但是也說不出需要怎麼修改。不過這個客戶,顯然有充裕的時間,打算慢慢的磨這個畫冊。於是當小劉又改了一次稿件後,也是覺得不勝其煩,於是也使用了和前面那個客戶類似的招數。他對客戶說:“現在改了三四稿了,我一時間也沒有更好的想法了。不知道您那邊有沒有什麼想法或者要求呢?我可以結合一下再改改。”客戶當時也沒有答覆,等了差不多一週後才隨意的給了一點要求,無非是調了一下顏色和字體,然後就過稿了。

輕鬆搞定客戶的秘訣—“角色效果”

其實小劉之所以每次都可以這樣輕鬆的搞定客戶,秘訣就在於他巧妙的運用了心理學上的“角色效果”。就是說,如果你給某人安排了一種身份,比如公司領導,經理,學生,老師等等。這個人就會假設自己處於這個角色中並逐漸適應,按照這個角色去思考問題,工作生活。這一點其實在職場上很常見。比如你熟識的某個同事,原本大家平級工作,某日他突然升職做了經理或者某個領導,你會發現他就好像變了個人。這種“角色效果”,在工作中的運用還不止如此。比如,許多人在遇到工作需要同事配合,理解支持的時候,做不好協商工作,此時不妨運用這個心理效果,讓其“設身處地”的來想想,或許就會收到奇效。

我是肥宅,關注我,一起成為老闆眼中不可缺少的人。

輕鬆搞定客戶的秘訣—“角色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