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村民自辦「幫扶文化節」頌黨恩

柘榮:村民自辦“幫扶文化節”頌黨恩

圖為小板凳宣講員向貧困戶宣講十九大精神。

柘榮:村民自辦“幫扶文化節”頌黨恩

圖為貧困戶秋收賽--曬穀子。

柘榮:村民自辦“幫扶文化節”頌黨恩

圖為包茶餅賽。

東南網寧德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葉伏國 通訊員 陳麗彬) 掛燈籠、貼春聯、秋收賽……10月26日,位於寧德柘榮縣的嶺後村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當日,村民為了表達黨和政府的關愛,用自辦“節日”的方式,來向社會展示他們的幸福生活。

“斗笠坵,眉毛坵,蛤蟆一跳過三坵”,這是昔日嶺後村的真實寫照。地勢陡峭、山壑連綿、丘田狹小,根本找不到一塊像樣的平地,就是村民的房子,也是依山而建,遠看猶如重疊在一起。

而如今,平坦寬闊的水泥路直通到村裡,一排排造福工程赫然挺立,村中有了文化廣場,2016全村經濟總收入897.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7580元……已然不見幾年前那個雜草叢生、荒蕪孤寂的痕跡。

昔日的窮山溝村為什麼不到幾年的時間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這真的要感謝扶貧開發的好政策,感謝土地流轉的好形式。”嶺後村村民主任林國寶揭開了謎底。

“我們辦幫扶文化節的目的就是為了謝黨恩,也為了感謝幫扶我們村的企業、單位和個人,向社會各界展示我們的幸福生活。”林國寶告訴記者,自黨支部確定開展村企合作以及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村民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柘榮:村民自辦“幫扶文化節”頌黨恩

圖為精準扶貧戶掛燈籠、貼春聯。

近年來,富溪鎮鎮黨委積極謀劃發展,確立“引鳳”必先“築巢”的工作思路,緊乘土地流轉政策東風,鼓勵嶺後村先試先行,將農民手中閒置或拋荒的土地,以入股、租賃、置換等方式進行經營權流轉,收儲連片土地1330畝成功“築巢”,並吸引在外鄉賢回鄉投資創辦農業公司,建成千畝高優生態茶園,大力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現代農業。

同時,鎮黨委積極探索“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共建模式,充分利用村級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政策資源,應用先進生產管理技術,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不斷放大農業效益,逐步做大做強。農戶則通過土地入股分紅、租賃收入、公司務工等方式從中獲益。

嶺後村精準扶貧戶林位壽表示,現在的日子實在是太好了,他做夢都沒想到能住上新房。以前住著土木結構的危房,一到下雨天就心驚膽戰,現在不僅搬進了造福工程,村裡還建起了文化廣場,飯後也有了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