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爲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為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策劃劉冷絲

欄目絲說2018高考系列之二十

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高考生進入三本院校學習,很多新生寶寶和家長有一個疑惑,上還是不上,三本院校到底存在哪些不利的問題。是否上學讀書,這取決於你自己的綜合權衡,但是,你對三本院校每年報到率低的原因應該有一個客觀的瞭解,做到心中有數。

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為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學生的攝影作品

人們思想觀念上對三本院校存在偏見,而且由來已久。

三本院校以獨立學院和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為主,全國共有獨立學院266所,獨立設置民辦普通高等學校424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即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依靠自身人力、財力、物力,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普通高等學校。

獨立學院和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在性質上都屬於“民辦”,這不符合中國普通大眾對“大學”的傳統意識,在普通大眾的傳統意識裡,民辦大學社會認可度低,公立大學才是國家承認的、社會認可的大學。

其實,部分三本院校辦學實力很強,這些院校都是基於政府辦學,而不是民辦。

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為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首義學院一直辦學質量較高

收費越來越高,部分家庭難以負擔得起。

按照當前的民辦高校收費標準,全國大部分省份在1.5-3萬元,沿海發達省份要高一些,西部欠發達地區相對低一些。沿海發達省份人文社科類,普通文理本科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年1.5-4.5萬元,藝術類本科和部分緊俏文理專業2-7萬元。

辦學歷史短,辦學特色不鮮明,人才培養沒有優勢。

三本院校,特別是獨立學院,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考擴招,高等教育是由“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很多三本院校成立時間短,往往只有十幾年的辦學歷程,大部分院校以“地名+學院”命名,而非以“地名+學科+學院”的形式存在,三本院校缺乏辦學特色。缺乏累積的教育歷史和學校知名度,缺乏有影響力的金字招牌,即教育品牌。

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為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南京審計學院金審學院大門口

部分院校教育資源匱乏,校園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均不足,學校硬件設施薄弱。

比如,很多學校建築面積、人均用房不達標,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和辦學質量不高,辦學特色不突出,專業優勢不明顯,缺少有影響的“名師名技”,在社會、學生、家長中沒有號召力、吸引力,這是導致當前三本院校報到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到國外讀大學。

教育部每年發佈一次《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該藍皮書顯示,我國累計出國留學人數已經達到近500萬人,年均增長率19.06%。一線城市因各種原因放棄國內中、高考轉而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加。家庭條件優越的家長和考生會選擇到國外接受高等教育,這也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三本院校的報到率。

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為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浙大城市學院校園風光

新生報到率低給三本院校直接帶來很多不利的問題,這不得不引起高考寶寶們和家長們的重視。

新生報到率不足直接導致三本院校辦學經費嚴重不足,這給三本院校辦學帶來諸多困擾。

其一,三本高校大多屬於民辦性質,辦學開支主要依靠學生學費的繳納,少量的三本院校會得到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如民辦公助院校。因此,對三本院校而言,報到率無疑是三本院校的生命線,一旦報到率持續走低,三本院校的財政狀況就會惡化。

其二,辦學經費缺乏必然導致三本院校不得不削減教育支出,降低教育設施的採購開支,而教師待遇提高緩慢,導致優秀師資流失,從而又再次讓三本高校的招生舉步維艱,這就是惡性循環,引發社會聲譽危機。

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為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杭師大錢江學院硬件設施不錯

其三,部分三本院校有存在危機感,有的危機感還很大。低報到率導致三本院校財政狀況惡化、社會聲譽降低,必然會影響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最終導致三本院校被淘汰。

最後,也要提醒一下各位新生寶寶和家長,讀書還是要靠自己,青春是用來奮鬥的,未來的幸福生活也是依靠自己的奮鬥而得來。再說了,部分三本院校也非常優秀,只是,這需要你自己去仔細辨別。

敬告本文如有錯別字和語法錯誤,作者將在跟帖中及時更正。絲說2018高考系列之二十,未完待續

三本院校新生報到率為什麼低?這幾個原因可供你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