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执教 爱心永恒——记常德市汉寿县洋淘湖镇中学教师张敏

张敏,1991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任教初中三年级英语,常德市汉寿县洋淘湖中学计生专干。2012年之前她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在2012年3月5日,她被汉寿县人民医院确诊为结肠癌,并在省肿瘤医院手术后,仍然坚持上课,并且还一直带毕业班。她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她克服困难,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尤其让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感佩。

爱需要专注

在教学方面,她认真全面领会教学大纲,把握教材重、难点和教学原则,完全胜任初中英语教学。教案书写规范,善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内外活动,组织多种英语竟赛、比赛。她在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她上课时课堂气氛活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做到有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2013年她接手的初中三年级131班英语,由以前的一人及格到毕业会考时的六人上一百分,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一致肯定。

在教研方面,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每学期听课巧次以上。坚持每期上一次公开示范课,并热心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比武。积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教学大纲,虚心向同行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她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她积极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课前准备、制作教具。不管工作有多忙,她平时都不忘了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她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并敢于挑重担。她主持研究的市级课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2009年4月被市教科所确定为市级立项课题,2014年2月已经顺利结题,并荣获市级课题三等奖。她本人为市级立项课题撰写的论文《洋淘湖镇留守学生调查》获市级三等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获省级二等奖,《洋淘湖镇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获市级二等奖,与夏季杰老师合作撰写的论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获市级三等奖。现在她又以满腔的热情投人到省级课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数学学科教学的创新研究》。

爱就是责任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老师是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她开展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她常说爱就是责任。她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从不娇惯、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不仅着眼于学生口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在教学中她采用了许多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想了很多有趣的游戏。如教同学们唱喜爱的英语歌曲,让学生们在台上分角色表演会话,制作抽认卡等等。在辅导学生学习时,她很注意全面性,即照顾成绩好的学生,又考虑成绩差的学生的情绪。在学校她采取让同学教,自己亲自教;让同学来考学生,自己亲自去考学生等方法,促使学生来练习。她常说爱就是尊重。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她理解学生从他们作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这样,缩小了学生与她的心理距离,学生对她产生依赖感。“爱”字当头,“责”字为重。她热爱教育,她把整个身心都融进了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中。她热爱教师职业,爱校如家,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她辅导学生的时间超过了陪伴亲人的时间。她用自己的爱心塑造了一位教师美好的心灵。

学校是她生命中成长的沃土,课堂就是她展示生命价值的绿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育人的岗位上,张敏老师创造性地工作,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下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求实、和谐、关爱……的动人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