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從《甄嬛傳》到《步步驚心》有關清朝題材電視劇的熱映,導致了很多人都為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是誰爭論不休。事實上,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而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年氏,就是《甄嬛傳》的另一女主華妃原型。據史料記載,敦肅皇貴妃年氏 ,湖北巡撫、後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齡之女,原授一等公、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的妹妹。

年氏是雍正帝妃嬪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時年氏為側妃。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生下皇四女。五十九年(1720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1721年),生皇子贈懷親王福慧。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冊封貴妃。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晉皇貴妃。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年氏是雍正當皇子時妻妾中最年輕的一位,她連續為雍正生下三位皇子,可見其受寵的程度,當然除了她本人自身受到雍正帝的喜愛外,還與她哥哥年羹堯的地位有關。

僅從從雍正帝后來懲治年羹堯而顧忌到年妃的健康來看,年氏就可以說是雍正帝最愛的女人。自古後宮妃嬪的地位都與孃家的榮寵有關,如果孃家失寵,那麼作為妃嬪也自然受到牽連。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如果雍正帝不是真心愛年氏,那麼憑年羹堯的罪名,足可以致年氏的地位不保,年家的榮耀散盡。可正是因為對年氏的那份深愛,讓雍正帝在處置年羹堯的時候,因顧忌到年妃的健康而推遲。年妃死後,榮寵不變,年家除了年羹堯一家獲罪,其他人不受牽連,是極大的恩典。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能夠博得雍正皇帝的長久寵愛,與年妃善於觀察事物、頗有政治頭腦關係密切。她深知,兄長年羹堯有擁戴之功,是皇帝的寵臣,以後又屢立戰功,加官晉爵,榮耀異常。

但年妃也清醒認識到: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而她素聞兄長不僅恃寵而驕,狂妄自大,更為嚴重的是目無君主、欺壓群臣、僭越違制。從皇帝的言談話語中,年妃雖然洞察出對兄長的不滿,但她不相信兄長會做出不軌之事,內心只是希望傳言是因嫉妒而編造出來的誹謗。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然而雍正二年(1724年)年妃回家省親,使她開始相信傳言是真的了。為此年妃為其兄整日地擔驚受怕,忐忑不安。因為她在家裡看到了被兄長霸佔強娶的蒙古貝勒之女,看到了年府的家人們身穿朝服與國家命官平起平坐,看到了兄長年羹堯妄自尊大、狂傲驕縱的神態。

回到皇宮以後,年氏思前慮後,權衡利弊,決定以退為守,也許還能保住她哥哥的性命,於是她把回家看到的一切如實地都告訴了皇上,並表示了對兄長的不滿。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雍正帝對年妃這種忠君愛國、大義滅親的精神深受感動,但卻沒有因為年妃而寬恕年羹堯,依然加緊對年羹堯的打擊行動。年妃本來身體就虛弱,加之長期為兄長擔驚受怕,寢食不安,體質越來越差,到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已經病情嚴重,最後竟然臥床不起。十一月十五日雍正帝也預感到年妃的病情不妙,於是向禮部發出一道諭旨,交代年妃的後事。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雍正三年(1725年),剛晉升為皇貴妃7天的年妃,尚未來得及行冊封禮就病死在圓明園。也就在這個月,其兄年羹堯被逮回京受審,年妃死後剛半個月,年羹堯被賜令自盡。

年妃因其兄功勞晉升為貴妃,後晉升為皇貴妃,沒有因其罪受處罰,歷史上少見。是因其深明大義得寵,還是生育功勞大,且前有待研究;但她的死,與其兄獲罪和雍正帝的冷落,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既不是甄嬛也不是若曦,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居然是敦肅皇貴妃年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