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西楚霸王”項羽一生南征北戰,鮮有敗績,他創造了許多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經典戰役,對於他的勇猛過人,大家都很佩服,尊稱他為“戰神”。

然而他終究還是輸給了劉邦,我們一方面佩服劉邦的同時,一方面又替項羽感到惋惜。但其實,項羽曾數次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其中最好的機會出現在公元206年。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當時劉邦攻破了秦朝國都咸陽,為了收買人心以爭天下,他一不亂殺人,而不亂奪財,卻和百姓們約法三章,保證了大家的生活還是井然有序。一系列操作下來,劉邦和老百姓互取所需雙方都很滿意,但另一邊的項羽得到消息就沒這麼開心了。項羽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拿下了鉅鹿,卻被劉邦趁機攻佔了咸陽這塊“大肥肉”,心裡很不爽,現在又發覺劉邦野心不小,頓時就起了殺心。雙方兵力四十萬對十萬,項羽又是出了名的會打仗,劉邦命懸一線。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關鍵人物,他就是項羽的叔叔項伯。項伯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早年曾經犯過殺人罪,是張良幫助他躲避官兵的追捕,他心裡一直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報答張良。現在他得知項羽要除掉劉邦,那麼跟隨在劉邦身邊的張良自然也有莫大的危險,項伯覺得他報恩的機會來了。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於是他連夜騎馬到劉邦的大營,偷偷把項羽的計劃告訴了張良,讓張良儘早逃命。但張良不但沒逃,反而回過頭就把消息告訴了劉邦,劉邦一聽驚出一身冷汗,連忙帶著張良找到還沒離開的項伯,說盡好話,再三解釋,表示一切都是誤會。項伯看劉邦說得誠懇,就表示願意在項羽面前說點好話,並吩咐劉邦儘快親自去項羽那裡解釋清楚。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次日一大早,劉邦就準備好禮物,帶著樊噲、張良等一干心腹來到了項羽的大營,也就是‘鴻門’。一見到項羽,劉邦就低聲下氣的解釋,表示自己絕對沒有反對項羽的心思,能攻下咸陽只是他運氣好。項羽半信半疑,但氣確實消了一大半,他設宴招待劉邦,準備看看再說。劉邦沒有選擇,只能留下。酒席上大家吃的一樣的菜,喝的一樣的酒,卻各懷鬼胎。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項羽想試出劉邦的真實想法;劉邦想著怎麼才能度過此難;項羽的軍師範增給項羽的堂弟項莊使了個眼色;收到指令的項莊琢磨著用什麼方法在酒席上就殺掉劉邦;同樣看到范增使眼色的項伯則決定要好人做到底,怎麼也得保證劉邦能安全離開。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這時候項莊藉著“舞劍”之名先動了,眼看著項莊的劍離劉邦越來越近,項伯跟著也藉著“舞劍”動了。項莊的劍左舞右舞,就是突破不了項伯用身體構成的防護,最終只能不了了之。危機一過,劉邦趕緊趁著上廁所的機會不告而逃,就這樣,項羽錯過了除掉劉邦的最佳機會。

項羽沒有統一天下,這個“豬隊友”責任很大,劉邦:太年輕

劉邦能活下來,實在是項羽的這位“豬隊友”項伯幫了大忙,重情重義本來是美德,但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方大將的成功尚且要犧牲這麼多人,何況是項羽這種旨在一統天下的人。

相比劉邦這種城府極深的政治家,項伯和項羽還是顯得太年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