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您视我如“外人”,我又如何待您如“妈妈”?

01

五一假期,萍萍和老公回公婆家看望二老,打开门的一刹那萍萍惊呆了“屋子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地板上面密密麻麻的灰尘。

进屋一看,餐桌上是没有收拾的剩菜剩饭,厨房灶台的锅盖因为许久没擦,已经被油垢密封,冰箱外侧都是油啧,手放在冰箱上感觉黏黏的。厕所的马桶里是没刷干净的尿垢,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萍萍觉得很委屈,她和妈妈诉苦: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舟车劳顿回家看望老人,可这个家脏成这样怎么住?真的有那么忙脏成这样都不收拾一下嘛?

妈妈说:既然她没收拾,那你就帮忙收拾下,她一看你收拾完这么干净,她就知道你嫌弃家里脏,下次她就自己知道打扫了。

萍萍听了妈妈的建议,进行了彻底的大扫除,晚餐时:公公指着厨房的暖壶问“这是谁家的红暖壶啊?

婆婆看了一下,回到:咱家的,让她刷干净了而已,然后继续吃饭聊天,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婆婆,您视我如“外人”,我又如何待您如“妈妈”?

十一假期,萍萍和老公再次回到公婆家,打开门扑面而来的熟悉的气味熟悉的场景迫使萍萍又做了大扫除。

婆婆不仅丝毫没有改进的意思而且理所应当的把她当成了义务保姆!

萍萍觉得委屈了,自己平时工作加班加点那么累婆婆从不心疼一下,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放弃出去玩的计划想着回来陪陪老人,可人家似乎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心安理得的享受你的清洁成果。

再后来婆婆和老公表态:没有特殊情况,自己不再回公婆那了,老公看望父母她不干涉...

尊重是相互的,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如果婆婆理所应当的拿儿媳妇当佣人,那就怪不得儿媳妇的“不伺候”,毕竟她是您眼中的“外人”。

02

上面的例子是不是很常见?

婆婆帮儿媳们养育了丈夫,儿媳尊重婆婆、爱婆婆是应该的。

但爱与尊重都是相互的,如果媳妇尽到了应有的职责,而得不到婆婆的爱与尊重,那她随时可以暂停爱的输出!

我的好朋友兰兰刚刚经历了一次这样的体验。

兰兰刚查出怀孕的时候,老公借着一家人闲聊的机会告诉兰兰公婆:兰兰怀孕了,你们有孙子了!

婆婆没吱声,低头看着手机,然后拿起手机对儿子说:“你帮我看看,这个微信下载多少了?

兰兰想婆婆可能只是没听清楚而已,没有放在心上。

每次产检结束,兰兰都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婆婆,主动分享孩子最新情况给婆婆,婆婆没来没有主动打过一个电话关心过兰兰,哪怕问一句都不曾有过。

婆婆生日到了,兰兰各种搜索,咨询朋友为婆婆挑选生日礼物,但因怀孕不舒服,没有给婆婆打电话问候,只是发了祝福短信,邮寄了礼物。

结果公公打来电话让兰兰给婆婆打个电话问候下,没有打电话婆婆不开心……

兰兰为了让婆婆高兴,当即打了电话,忍着不舒服,笑脸相迎的各种问候婆婆。

婆婆,您视我如“外人”,我又如何待您如“妈妈”?

可兰兰的生日到了,她等待着婆婆的生日问候哪怕一个短信也好,但却只收到了自己妈妈和同事的祝福。婆婆的祝福缺席了!

在后来呢?

在接下来的连续三年里,婆婆一直理所应当的享受儿媳的关爱,却从未对儿媳表达过任何关心,兰兰心寒了。

03

爱是相互的,对彼此的爱,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会知足,回报同样的爱,才能永远处于幸福之中。

如果婆婆不能做到心中有儿媳,就不要期待儿媳心中有婆婆。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婆媳关系更是如此:“你爱我一分,我还你十分”,你把我当“外人”,我又怎能视你为“妈妈”?

婆婆,您视我如“外人”,我又如何待您如“妈妈”?

小雨的预产期快到了,整个孕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的公婆接连打来两个电话,第一个电话是:借钱,第二个电话是:快生了,婆婆要过来提前熟悉情况,学习学习,以便更好的照顾小雨。

小雨给婆婆订了票,婆婆来了,每天做各种炒鸡蛋给小雨吃,小雨不喜欢吃,婆婆不太高兴,耷拉一张脸。

过了几天,婆婆对小雨说:你喜欢吃什么告诉我,我不会做我可以学。

但在做了两次鲫鱼之后,婆婆对小雨说:“你爸对吃饭没要求,有的吃就行,我这一辈子也没做过啥饭,我不会做,要不让你妈来吧!

小雨不想让自己妈妈来做“佣人”看着别人抱孙子,没有让自己妈妈来。

后来小雨顺产了一个男孩,出院返家那天,在楼下碰到了出来遛弯的婆婆,婆婆头都没抬就说:来,我抱孩子

小雨说:你帮孩子爸拿行李吧,我有伤口不方便拿行李,还是我抱孩子吧!

电梯里,因为小雨个子高,婆婆一直在旁边各种垫着脚弄包孩子的被子,迫不及待的一心想看孩子,俨然忘记旁边抱孩子的是刚顺产2天,伤口尚未愈合的儿媳。

回到家以后,孩子明明在床上睡得很好可还是各种不放心,一会儿给孩子盖被子,一会儿摸孩子手把孩子弄醒,却对一个刚生完孩子的产妇视而不见。

只有孩子哭了自己搞不定才会想起儿媳妇,每天给儿媳做的月子餐就是小米粥+各种炒鸡蛋,每天和儿媳妇说的有限的话基本就是,“我来抱孩子”,“孩子奶够吃吗”“孩子怎么又哭了”…

婆婆,您视我如“外人”,我又如何待您如“妈妈”?

在连续吃了一个月各种水平的炒鸡蛋之后,出了月子的小雨果断把婆婆送回老家,送婆婆那天小雨对婆婆说:妈,既然您眼里没有我,那我的孩子也不劳您费心了。我可以理解您爱孙子,毕竟孙子是亲孙子,媳妇只是“外人”,但我不能接受一个不管我死活的人照顾我的儿子,我宁愿自己辛苦点带孩子,至少我可以教会他如何尊重别人,如何去爱!

04

婆婆,我理解您的“隔辈亲”,我也能理解两代人认知的差异。但您可以让我包容一次,两次,不能无限次...

我是您的儿媳,您的晚辈,但我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我爸妈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如果您不能将心比心视我为“女儿”,又凭什么期待我待您如“妈妈”?

婆婆,我是一个新生命的妈妈,是这个家的女主人!我的喜怒哀乐影响着这个家的幸福!我必须正式自己的感受,我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爱别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没有资格爱别人!也不会经营好家!

婆婆,我没权利要求您改变,但我也做不到“自欺欺人”的假装接受。我能想到的最和谐的协调办法就是:你我相敬如宾,在距离中感知“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