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關注】是一個好習慣,後續更精彩!!!

公元370年·東晉深秋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正在祁連山深谷中寧靜思考的大學士郭瑀突然被外面的嘈雜聲驚擾。

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他成為許多執政者求賢若渴的邀請目標。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而這一次,前涼王張天錫派來的使者準備充分,這已經是最近第三批“請”他出山的人了。

郭瑀悄悄躲進洞中一個不易察覺的密室靜觀其變。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洞外,氣勢洶洶的軍人和郭瑀的眾弟子們之間的衝突正在逐漸升級。

這並非“洞中方一日,世上數千年”的寓言故事。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此時此刻,中原王朝正在發生著顛覆性的改變,混亂與殺戮已經無法避免。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位於河西走廊中段的馬蹄山和山下的臨松薤谷,重巒疊嶂,松濤起伏,山頂常年白雪皚皚,山下四季流水潺潺。

對於專心治學的人來說,馬蹄山和臨松薤谷是個可以潛心修行的地方。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大學士郭瑀已經在這裡度過了整整20年的時光。

從馬蹄山上望下去,遠處的群山鬱鬱蔥蔥,萬般世相,盡收眼底。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但,在他視線之外,中原正在經歷著血腥而混亂的劇痛。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公元220年,漢帝國,這個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王朝,在歷經409年的統治之後,最終還是崩潰了。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此後的中原,歷經三國時期的混戰、西晉王朝的短暫統一,迅速迎來了一場更大的災難。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西晉王朝司馬氏家族內部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混戰。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公元31 1年,趁混亂之際,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遊牧部落聯盟,向中原發起了大舉進攻。洛陽、長安相繼被攻破,史稱“永嘉之亂”。自此,中國陷入前所未有的長達三百多年的大分裂與大混亂的格局中。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下,北方人口銳減。

如此亂世,令中國傳統文化蒙受巨大沖擊,斯文掃地,倫理盡失,千里沃野的中原轉眼間已成人間地獄。

那些身世顯赫、家學淵博的名門望族不得不面對殘酷現實——生存,還是毀滅?

生存,該去哪裡生存?他們被迫做出選擇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其中部分大族南下來到長江流域,並在江南建立了東晉王朝;另一部分,則向西北遷徙,渡過黃河,來到河西走廊。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經過漢帝國將近400年的經營,河西走廊農耕、畜牧與商貿發達,是躲避戰亂的桃源之地。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段,直至今日仍保留著漢武帝在河西設郡時的名字——“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遠處,祁連山的冰雪融化匯成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使戈壁深處出現大片溼地奇景,也為張掖留下了“塞上江南”的美譽。

魏晉動亂之際,很多向河西走廊遷徙的世家大族選擇在這裡定居。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前後廣位名叫郭瑀的敦煌少年第一次離開了故鄉。他一路漫遊,來到馬蹄山下的張掖。

和家鄉氣候乾燥的環境不同,張掖的蔥翠讓郭瑀感到心情舒暢。

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時的河西走廊,儒學之風盛行,他遠道而來想要尋找的那位大學者郭荷,就隱居在這裡。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西晉末年,公元301年,京城官員張軌主動請求調往武威,就任涼州刺史。

河西走廊就隸屬涼州刺史部管轄,州治設在武威郡的姑臧縣。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張軌家族世代以專攻儒學著名。來到河西走廊之後他採取了中原重教化與“拔賢才”的政策,招收河西弟子五百人開辦官學;同時,他還屢屢遣使持節,厚禮徵聘知名學者任職或講學,使得河西走廊地區儒學昌盛,井井有條。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就在張軌到達河西的第十年,中原發生了“永嘉之亂”。

而河西走廊因為地處偏遠沒有受到太多衝擊。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在當時的長安,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秦中川,血沒腕(讀音:wan 四聲),唯有涼州倚柱觀。”作為一塊相對安定、平靜的所在,大量人口遷徙至此。尤其洛陽以西及關中等地,投奔河西走廊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拋下了所有家業的郭荷應該就是在這個時候隨著逃難的人群來到河西走廊的。一路同行的,除了追隨他的弟子,還有極為珍貴的、數代家傳的經史典籍。

郭荷,今天的甘肅秦安人,出身儒學世家,他的家族在東漢時期就以經學得名。 據《晉書·本傳》記載,郭荷“明究群籍,特善史書”。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當郭荷帶領眾弟子穿過武威,來到張掖郡馬蹄山下的臨松薤谷時,他們停了下來。


千里風塵,艱辛輾轉,望見這裡的青山翠谷,郭荷感到內心寧靜,這正是他心中所期望的安居之地。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和郭荷一樣,那些西遷的家族在這裡紮下根脈,不再東返。

漸漸地,他們成為當地著名的大姓,史稱“河西望族”。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荷來到臨松薤谷的消息,迅速在河西士林間傳開了,對於崇尚學問的河西子弟來說,這是天大的喜訊。

年輕的學子紛紛慕名而來。郭瑀就是其中之一。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荷恰好也喜歡這個有悟性的年輕人,於是,郭瑀成為郭荷的入室弟子。

郭荷的聲望漸漸引起了當地執政者的注意。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某個晴朗的上午,一隊陣勢豪華的車馬來到郭荷門前。

此時,河西走廊已經歸於前涼王張祚的統治,張祚的使者帶著貴重禮物面見郭荷,希望郭荷出山去做前涼主管教育的“博士祭酒”。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荷婉言謝絕了。

身處亂世,他只想專心做學問,而拒絕做官也是他們家族的家訓。

儘管使者表示理解,但前涼王的意志同樣很堅定。他不斷派使者登門拜訪。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荷無奈之下只得答應了使者的要求,他來到了前涼的首府武威,拜會了前涼王張祚。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張祚是曾任涼州刺史的張軌的曾孫,此時張氏家族已經在河西走廊割據一方,建立了史稱“前涼”的政權。

雖然張氏子孫繼承了張軌的崇文舉措, 廣泛徵求儒學名士的支持。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但是, 這位剛剛通過不正 當手段取得了王位的前涼王張祚並不是發自內心地真正尊崇學問。

當年已八旬的郭荷一路顛簸到達武威後,並沒有擔任官學主管,而是被雪藏到前涼王宮內, 成了陪太子讀書的賓客。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與他一起成為賓客的,還有另一位被迫出山的大學者宋纖。

宋纖,敦煌效穀人。他在酒泉南山中刻苦鑽研儒家經典,開館講學。

據說,他教授的學生多達三千餘人,規模堪比孔子。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年邁的宋纖被逼出山後, 曾多次請辭皆被張祚阻攔, 最終他選擇以絕食自盡的方式保全學者的自由與聲名。


郭荷對前涼政權的熱情因為宋纖的悲劇, 和張祚的無為, 被熄滅了。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他向張祚請辭,張祚沒有阻攔。

張祚派人護送郭荷返回臨松薤谷。

不久, 84歲的郭荷辭世。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將老師郭荷葬在了書院的旁邊, 那裡安靜至極,只有流水與鳥鳴。

他素孝裹身,冬寒夏 暑,為老師守孝,一守就是三年。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對於這一越過規制的行為,他解釋說:“我雖由父母所生養,卻是由老師教導培育,古人不 為老師服喪,不過是因為聖人謙虛。 ”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除了師徒之情,儒家的處世準則早已浸潤到郭瑀的血液中。

三年期滿後, 郭瑀向臨松薤谷的深處走去, 他希望更加遠離世間的紛爭。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外面的世界越來越遙遠。

在這裡,他把郭荷傳授給自己的思想融會貫通,寫下了《春秋墨說》和《孝經錯緯》 , 希望這些著作可以為後世所用。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隨著漢朝的覆滅。中原的動盪與殺戮使得作為漢朝官學的儒學遭受了重大打擊。

但河西儒學卻獨樹一幟,異常繁榮。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武威文廟, 是僅次子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的全國第三大孔廟建築群, 相傳最早建於前涼 時期, 是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傳播繁衍的印證。

此後, 尊儒重教的文風在河西更加延綿不斷。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的匆匆十年一掠而過。

在這十年光陰裡,不斷有年輕的學子,或遊學到此,或慕名而來,就像當年的自己。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傳承了老師郭荷的做法,在這清幽的山谷中向弟子們傳道、授業、解惑,儘自己所學, 讓他們明白儒家思想的真諦。

學習之餘,他還帶領門下弟子在馬蹄山開鑿石窟。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他們並不知道, 這一片原本只為安身而建的石窟, 在並不遙遠的未來, 將成為中國重要的佛 教造像聖地——馬蹄寺石窟群, 同時也成為那個時代河西走廊上儒家與佛教兩大文明交匯的 見證。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儘管郭瑀為人低調、 一心向學, 但新任前涼王張天錫的使者還是循著一批批河西學子留下的 腳印走到了這裡。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就在郭荷去世不久, 前涼王張祚就因血腥政變暴死街頭。

此時的前涼統治者已經換成了張祚 的弟弟張天錫。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張天錫即位不久便下達了大規模的賢才徵召令。

這或許是因為前涼國先祖的遺訓。,但更重要的是河西走廊長久以來形成的崇尚學識的氛圍在起作用。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張天錫向精通儒家文化的郭瑀發出盛情邀請,希望郭瑀能幫助他治理國家。

但,郭瑀不為所動,老師郭荷出山從政的經歷,讓他產生了強烈的隱憂。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更重要的是, 這個靠篡權得到君主地位的張天錫, 與郭瑀內心秉承的仁義道德標準相去甚遠。

他寧願隱居山林,潛心讀書,靜待更合適的機會。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張天錫再次派使者前往馬蹄山邀請郭瑀,並親自書寫了一封鏗鏘有力的信函。

他以兼濟天下的儒家道義指責郭瑀逃避身為儒者應有的責任。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沉默良久,最後指著山間飛鳥對張天錫的使者說:“此鳥也,安可籠哉?”

惱怒的使者下令抓捕郭瑀的學生。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面臨痛苦的抉擇,郭瑀仰天長嘆:

“我逃避的是官府徵召,又不是躲避罪行,豈能因隱居行義,害及門人!”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被迫出山。但他對前景不抱任何期望。就在他們到達武威後不久,前涼王張天錫的母親忽然去世。郭瑀隨即趁亂回到了馬蹄山下。

公元376年,張天錫向大舉進攻的前秦國君主苻堅投降,自此,前涼張氏對河西走廊延續近80年的統治,宣告結束,河西走廊歸於前秦統治。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為了完善前秦國的禮儀制度,崇尚儒學的苻堅讓當地太守選派300名河西子弟,拜在郭瑀門下,求學禮制。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傳播聖人的思想,是儒家門生的責任和義務,也是郭瑀無法拒絕的。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此時,酒泉的祁嘉、馬岌,武威的段承根、陰仲達,金城的宗欽、趙柔等一大批儒學大家也紛紛開館收徒。

河西民間教育如雨後春筍,求學之風蔚然而起。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很快,郭瑀門下就聚集了上千弟子,其中出類拔萃的精英更是深得郭瑀的喜愛和真傳。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一天,郭瑀把眾弟子叫來,在座位前專設了一個席位並對弟子們說:

“我的女兒想找一位乘龍快婿。你們當中誰能夠坐此席位,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話剛落音,一位弟子立即站了出來,說道:

“先生要招婿,那當然是非我莫屬了。”

這個青年書生名叫劉昞。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同郭瑀一樣,劉昞也是敦煌人,同樣是為了求學,他十四歲就離開家,來到了臨松薤谷。

他是郭瑀最得意和喜愛的學生。

招婿時表現出的自信更讓郭瑀感到欣慰。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但郭瑀的心中始終迴盪著一聲深沉的嘆息。

身處亂世,他做到了獨善其身,但兼濟天下的理想該如何實現?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公元383年,前秦國苻堅南侵東晉,卻在淝水之戰中遭遇慘敗,前秦元氣大傷。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兩年後,苻堅被殺,前秦內亂。趁此時機,前涼國張天錫的兒子張大豫起兵反秦,而校尉王穆也在酒泉發兵響應。王穆請求郭瑀出山相助。

讓人意外的是,這一次,郭瑀很積極。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作為一名隱土風格的學者,郭瑀在前涼、前秦時不應朝廷邀請,堅持隱於深山聚徒授學,此時卻毅然出山,這前後的反差很大。劉昞(bǐng)對郭瑀(y ǔ)的決定頗為不解。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解釋說:此次是多年好友求助,又事態危急,他決定伸出援手,仗義相助。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雖有上千弟子,但畢竟沒有軍事實力,於是,他又聯合了本地有實力的大族索嘏,很快招募了一支5000人的部隊和三萬石糧草,響應王穆的起兵。

王穆委任郭瑀為太府左長史、軍師將軍。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然而政治鬥爭的複雜性遠遠超過了一名書齋學者的想象。

起兵沒多久,生性多疑的王穆因聽信讒言,開始懷疑索嘏手握兵權將對自己不利,於是派兵攻打索嘏。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見內訌將起,連忙向王穆進諫:“大事未成卻殺功臣宿將,敗局將定啊!”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但這番勸告卻沒有收到任何效果,王穆還是一意孤行。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郭瑀見王穆如此行徑,再無話可說,轉身朗城外走去。

城門外,茫茫四野,夕陽如血。郭瑀失聲痛哭,轉身對著城門作揖道別,決心“此生再不相見!”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此後,郭瑀連續七天不吃不喝。

任憑劉昞如何勸解,他也始終一言不發。

五胡亂華、中原動盪——看儒學如何河西走廊路上獲得新生(13)

最終,郭瑀死在酒泉南山。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是一個好習慣,後續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