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文 | 支 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总书记习近平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句经典阐述。如今,这一理念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不仅如此,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2018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在电影界一直有大批电影人始终在关注生态环境,比如,成龙经常在公众场合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等;演员周迅被称作“环保女王”,曾获得联合国环保人物最高奖“地球卫士”的殊荣……

而在电影作品方面,生态环保题材从未缺席:从上世纪90 年代的《大气层消失》,到新世纪之后创作的《可可西里》,从拿下33.86 亿票房的《美人鱼》,到红遍全国的系列动画电影《熊出没》,电影人通过影像的方式唤醒人们对自然的保护的意识,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

近两年来,以生态为题材的电影作品也越来越多:近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环保局长》公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作为指导单位的电影《海边怪奇物语》也已在广东开机;聚焦环保主题下爱情故事的重庆本土电影《非正式爱情》正在热拍,内蒙古“百场环保电影”放映周成功举行,阿里巴巴公益电影月将放映《海洋》《地球四季》《地球:神奇的一天》等环保主题电影……

数量质量并升

环保题材电影获观众认可

1990 年,由冯小宁导演的《大气层消失》在当年上映并引起轰动。讲述的是一起列车劫持案,造成三节黄色罐车的剧毒品泄漏,烧穿了某地区上空的大气臭氧层,使全球的生命危在旦夕。

1992 年,电影《毒吻》以“惊悚片”的定位上映,诠释的却是“环境一旦被污染到无法治理,人类最终也会毁灭”的道理。这部电影当年市场反响平平,但对环境保护的“警示”与“呼吁”还是具有前瞻性的。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蓝天白云”成为民众的奢望时,生态环境保护更是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电影人对于自然生态的记录与表达也愈发强烈。2014 年,陆川的《可可西里》称得上是环保电影的代表作,该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影片中所寓意的不仅仅是保护野生动物,也体现了藏族特有的生态观念。《可可西里》也获得了包括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在内的诸多国内外电影奖项。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2016 年,同为陆川执导的纪录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内地上映,影片拍摄时间长达一年半,中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摄制团队在卧龙、神农架、可可西里、三江源、盐城等多个自然保护区拍摄了350 个小时的素材,真实记录了雪豹、藏羚羊、大熊猫等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物种。影片在内地市场取得6500 万的票房,在北美市场也获得超过1100 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北美自然类纪录电影的第8 名。

中英合拍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也是纪录片形式,历时142 个拍摄日,横跨全球22 个国家,历经三年制作,收录了熊猫、白头叶猴、树懒、海鬣蜥、独角鲸等38 个珍稀物种,阐释了地球和生命,人类与自然以及动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影片在内地票房为4778 万元。

中法合拍片《狼图腾》聚焦了内蒙古草原上狼群与人类的关系,影片95%的画面为没有特效的实景展现,被誉为“最会拍摄动物题材”的让·雅克·阿诺用其独有的镜头语言,把观众带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看人狼之间如何彼此尊重,和谐共处。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影片于2015年上映,累计票房达6.94 亿元,在法国市场也取得了佳绩。另一部反映人狼共存题材的电影《重返·狼群》于2017年上映,票房达到3300 万元,该片真实展现了一匹草原狼从城市重回故乡的全过程。电影《忠爱无言》则讲述了一位老人与一只忠犬相濡以沫、抄袭相处十余载的感人故事,该片于2017 年上映,票房超过2500 万元。

要说取得商业成功的环保题材电影,取得33.86 亿票房的《美人鱼》是最典型的代表。周星驰以独有的无厘头搞笑方式讲述了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但在搞笑与爱情背后,是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关注。片中填海盖楼、声呐驱鱼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事件,“如果这世界上一滴干净的水,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没有了,有再多的钱,也只是死路一条”这句经典台词更是被被影迷反复提及。

《捉妖记》系列电影至今上映两部,票房分别为24.4 亿和22.37 亿,该系列影片以奇幻喜剧为主打类型,通过虚构的人妖共存的世界,展现了人与动物界和谐共存以及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共存的主题,影片结尾宰妖楼的一场营救大战,则是中国式“珍禽不食”的环保倡导。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把生态主题、环保主题“嵌入到”极具可看性的故事中,通过商业包装避免说教,是现代电影最长运用的手法。例如悬疑动作电影《冰河追凶》,是一部刑侦破案片,但影片的故事起源则是四个合伙人为了利益将化工厂有毒废水排入行里,导致很多新生儿换上了先天残疾。影片最终票房超过4300 万元。冯小刚在《非诚勿扰2》中也通过“公益拍卖”的剧情设计,呼吁拯救环境,爱护动物。

而红遍全国的《熊出没》系列,讲述的是一群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与伐木工光头强展开的一系列搞笑对决的故事。例如《熊出没之雪岭雄风》中,熊大与熊二为保护白熊山神秘的大雪熊,与捕猎者斗智斗勇的故事,凸显保护森林和动物的主题;在今年春节档获得6.05 亿票房的《熊出没·变形记》中,“熊强三人”在巨型世界拯救麻哈鱼、清理电子垃圾的故事,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也是《熊出没》系列一直以来呼吁和强调的核心主题之一。

在动画电影《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中,人类为了利益肆意开采,北极熊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悲惨的遭遇牵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弦,影片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所传递出来的环保主题发人深省。该片于2017 年寒假上映,票房达到1.26 亿。

创作者要把“美丽中国”

捕捉、记录下来

碧绿的山水,层层的梯田,纯净的让人瞬间就有了一种神醉的感觉……这是电影《十八洞村》去年上映之后,观众给出的评价。

电影《十八洞村》是一部反映精准扶贫题材的作品,于2017 年10 月13 日在内地市场上映,票房突破1 亿元。影片以人与土地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落后与发展的关系为切入口,以湘西儿女的求新求变求发展为脉络,将精准扶贫的理念步步精心的植入其中。同时,影片带给观众视觉之美,梯田、绿野、碧水、远山、古树、蓝天、白云、民居、服饰……无不让人心醉神迷。

导演苗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湘西具有淡雅的美,在《十八洞村》启动拍摄前,她便从沈从文的小说中领略了一番。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带着这份“文学的感受”,苗月带领着摄制组来到十八洞村,这个隶属湖南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的传统村落。她表示,湘西的山层层叠叠,绵延不断,像是生命的延续,因此她更加确定了要用自然环境表现人物命运的创作方式。

片中,王学圻和村民抬着秧苗从烟雾朦胧的田间走过,油画一样的画面让苗月舍不得喊“咔”。她告诉记者,这就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丽中国”。

自然的美摆在那里,创作者也要有感受力、表现力以及强烈而敏锐的感知力把它捕捉记录下来,这也是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必要条件。苗月表示,拍摄《十八洞村》时,由于梯田的地形限制,大型车辆无法深入到山区,剧组便用小三轮一点一点运送设备,70 天的拍摄周期,航拍组全城跟随。

“拍《十八洞村》和一般的贫苦山村不同,需要诗意的表现。如果说它是贫困地区,贫困的是人,它的山水是非常美的。”苗月说,“如果我们缺少发现美的意识,没人守护,美就慢慢消失了。就像影片塑造的守护土地一辈子的老农民,用当地的山水作为表达,也是对这种默默守护土地的人的一种敬意。”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李睿珺拍摄的一部讲述裕固族的电影。一个人口不到1.4 万的西北游牧民族,在工业化、城镇化冲击下,在沙漠蔓延、草场退化的环境危机下,他们该何去何从?该片也是少数民族题材,片中既有对文化传承紧迫性的忧虑,又有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浓浓思考。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一部反向性表达的作品,调动了人们的叙事期待之后,展示的是一个严酷的生态环境,激发我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近两年,一些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纷纷在讲人叙事的同时,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例如张杨的《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冈仁波齐”本身就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影片展现了叩拜朝圣路上的壮美风景;而《皮绳上的魂》大部分场景拍摄自藏地无人区,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沼泽、皑皑白雪、鲜红的丹霞地貌、一望无际的神山圣湖和传说中“连花生大师”的掌纹地等等。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壮族题材电影《月·色》展现了充分展现了百色靖西、西林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人文风情;《塬上》描绘了内蒙古环境生态的巨大变化,讴歌了我国政府为环保事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不仅在艺术审美层面展示了新疆陶醉人心的美丽风光,还勾勒出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天上草原》的故事发生在一望无边、水草丰美的郭勒大草原上;《永生羊》描绘了哈萨克游牧人融入自然的唯美生活画卷,述说了哈萨克人质朴纯真的亲情与爱情生活;《云上石头城》更是直接定位为风光风情故事片,讲述了云南丽江石头村发生的有关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冲撞的故事……

饶曙光表示,少数民族电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很多此类电影的风光展示和人物性格融为一体,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多样性,不少作品也在生态建设、环保主题上做了充分的表达。

他呼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想要在市场层面获得更多的机会,还有赖于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建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展现“美丽中国”

要走进剧情、走进人物、走进命运、走进情感

环保在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常规化的时期,以环保为荣的舆论环境已经基本形成,与日益成熟的环保观念相比,环保题材电影也应该加快自己的步伐。“通过电影的载体,宣传保护绿水青山是很好的方式,环境保护不仅关乎国计民生,具有普世意义,更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谈到环保题材电影的现实意义,著名电影评论家赵葆华说。

饶曙光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让我们对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家园的关注、关爱意识不断增强,这也是环保题材电影创作的宏观背景。通过电影的方式唤醒人们对自然的保护的意识,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电影不仅仅呈现风景,更通过叙事和情感把观众带入,比传统的环保宣传更有感染力。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著名编剧赵葆华认为,写好绿水青山,拍好美丽中国,要避免直奔主题,应做到走进剧情、走进人物、走进命运、走进情感。影片题材很重要,但要做到内容为王,叙事为先。

他举例说,经典电影《庐山恋》讲述了一对青年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凄美的爱情故事与时代相呼应,生发在名山胜水之间,观众被感情打动,被山水惊叹,该片也成为了一部好山、好水、好人物、好故事的经典之作。《五朵金花》所表现的大理、《刘三姐》中的阳朔,亦是如此。遵循艺术表达规律,同时完成艺术转换,是赵葆华对此类题材作品创作给出的建议。他认为,电影可以承载展现生态建设的宏大命题,但也要做到感动观众,真正让绿水青山映入观众的眼睛,让好人好事走入观众的内心。

苗月表示,建设美丽中国“太应该了”,我们国家有很多好山好水,眼睁睁看着一点点没有了,很是心痛。她认为,作为电影人,应该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在创作上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呼吁环保,更要在工作中做到环保。苗月说,在她的剧组有个铁律,不允许用一次性的餐具,水杯、餐盒、筷子都要循环使用,剧组不允许倒剩饭剩菜,绝不留一点垃圾,即便是临时演员,也会为其准备可以反复使用的杯子。

在与演员、工作人员签署合同时,苗月坚持要先签纪律合同,再签工作合同。“我们也会反复审核演职人员的资质,拍摄全程禁烟禁酒,从拍摄的每一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链接

在世界电影舞台上,也有很多经典的环保题材电影问世,为人所熟知的包括《下水道的美人鱼》(1988 年)、《侏罗纪公园》(1993 年)、《未来水世界》(1995 年)、《龙卷风》(1996 年)、《微观世界》(1996 年)等等。进入21 世纪以来,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电影更是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关注,《阿凡达》、《2012》等在全球市场卖座的商业大片,更是将此类电影推到了新高度。

《永不妥协》

(美国,2000年)

影片讲述了一贫如洗的单身母亲埃琳通过自己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成功打赢了一场关于有毒污水排放的案件。影片的重点放在了女主角为弱势群体讨回公道的坚韧个性的塑造上,更深层的除了法律上对于环境污染的毫不手软,同时还有一定的法律教育意义。

《后天》

(美国,2000年)

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

《千与千寻》

(日本,2001年)

宫崎骏的电影有三大永恒的主题:爱母亲,爱自然,爱和平。与《幽灵公主》宏伟的保卫自然保卫环境不同,《千与千寻》从一个侧面的角度去诠释了环境污染中和环境修复之后的那种强烈的感官反差。

《海洋》

(法国,2011年)

影片聚焦于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们,讲述了这些生命群体物竞天择以及弱肉强食的生存状态,同时展示了动物们和谐相处的美好一面,同时对人类在海底留下的痕迹进行了“拷问”,没有人为视角,没有评论,只让镜头说话。

《迁徙的鸟》

(法国,2001年)

影片镜头围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候鸟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历经了危机重重,只为了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生存。

《帝企鹅日记》

(2005年,法国)

借动物的朴实故事,讲述人生的真理。影片以纪实并辅之以旁白的手法,描绘了帝企鹅在南极气候条件极度恶劣的条件下,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艰苦旅程。

《难以忽视的真相》

(美国,2006年)

一部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纪录片,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该片获得了第79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

《快乐的大脚》

(澳大利亚,2006年)

南极地带曾是企鹅生存的“世外桃源”,但随着人类的痕迹越来越重,近海的鱼已经没有了,企鹅种族的发展收到了威胁。影片传递着“还动物一个净土,这样也会给人类留下更大的生存空间”的主题。

《第11小时》

(美国,2007年)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作为影片的出镜旁白和制作人,影片以刻不容缓且引人深思的画面内容展示了人类过往行为造成的恶果及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影片告知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切。

《汉江怪物》

(韩国,2007年)

影片的核心内容其实是家人亲情的羁绊,但是这羁绊的来源却是世界都不可忽视的河流污染问题。影片中的水怪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环境污染的后果。

《北极故事》

(美国,2007年)

北极圈动物的后代和祖辈一样生息繁衍,但是猝不及防的环境变化,让整个海象族群面临巨大的威胁。

《家园》

(法国,2009年)

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影片从400多个小时的素材中剪辑而成,意在反映地球与人类生存面貌的环保主题。

《海豚湾》

(美国,2009年)

《海豚湾》是一部纪录片,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杀的血腥场面。

《2012》

(美国,2009年)

《2012》是近十年来最具可看性的灾难片之一,而造成地球毁灭的原因,是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全面崩溃。

《阿凡达》

(美国,2010年)

詹姆斯·卡梅隆是一名环保主义者,《阿凡达》以科幻的外壳,诠释了拒绝利益驱使下的生态破坏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上映后,20 世纪福斯电影联合环保组织,在全球15 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了100 万棵树。

《海底总动员》系列

(美国,2003年、2016年)

该系列动画电影以小丑鱼尼莫一家在太平洋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在亲情团聚的大戏中间,展现了人类对于海洋环境的人为介入,对海洋生态产生的威胁。

周星驰、陆川、许诚毅……看看这些大导演是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美丽中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