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濟南的城牆

往事|濟南的城牆

程兆強

最初知道濟南有城牆,進濟南要走城門,是聽父親說的。

父親年輕時,每天都走很遠的路,去城裡賣豆腐。那時,普通人家沒有車輛,小本生意,全靠肩挑手提。趕集上店要趁早。父親一大早就挑著豆腐,經過八里橋來到商埠,由西往東走,穿街繞巷賣出一半後,從普利門進城,去給小飯館送豆腐。因為豆腐做得好,價格適中,且稱重時分量又足,城裡的幾個小飯館成了父親的老主顧。

父親講這些事時,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濟南府(當時我們鄉村人把濟南叫作“濟南府”)是什麼樣,城牆有多高,因為從來沒有見過,讓我生出許多遐想。其實,這時濟南的城牆早已拆掉了多年,城市完全變了模樣。

往事|濟南的城牆

濟南是齊魯首邑,雖不像西安、南京、北京那樣的京城大邑,可它的城牆雄偉壯觀,除了有內城牆外,後來還建了外城牆,這在中國城市中不多見。

濟南的內城牆,起先是古老的土城牆。元朝末年,天下群雄並起,謀圖霸業的朱元璋諮詢朱升,在群雄逐鹿的形勢下自己該怎麼辦?朱升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朱升的建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一舉奪得天下,成就了霸業。大明建立後,為鞏固政權、穩定天下,“高築牆,廣積糧”思維下的修城築牆行動仍在不斷延續,這一時期,全國許多州府的城池進行了重修或者加固。這一背景下,濟南城牆在原來土城牆基礎上加以鞏固,牆的內外側用磚石砌就,從此土城牆變為了石城牆。

往事|濟南的城牆

這時的城牆共有四個城門:東面是齊川門(俗稱老東門)、西面是濼源門(俗稱西門)、南面是舜田門(俗稱南門)、北面是匯波門(水門,大明湖北面);四個城門都建有城樓和甕城,城牆周長6160米,高12米,寬8米。後來,在1904年5月濟南開設商埠後,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求,便於交通出行,內城牆又先後開了四個城門,分別是艮吉門(大明湖東門東北附近)、巽利門(運署街東,興華橋西附近)、坤順門(趵突泉公園東門坤順橋附近)、乾健門(大明湖公園西南門附近)。至此,經過歷次修葺,濟南內城牆高12—14米,厚10—12米,每隔70米到100米距離,有一個向外突出4米的炮臺,城外是護城河,河窄處五六米,寬處達二三十米。

往事|濟南的城牆

相對內城來說,濟南的外城牆建的時間要晚了許多。清咸豐十年(1861年),捻軍起義反清,清政府為了嚴防淮北的捻軍由濟南北上危及京城安全,撥銀7000兩,允准在濟南城關廂挑濠築圩。圩子牆東在花園莊內、東舍坊一線,南為今文化路路北一線,西為今杆石橋、迎仙橋以東線,北為劉家橋等村莊在內一線,繞城四周,長40裡。清同治四至六年(1865~1867年),濟南又對土圩城牆進行了改建,將土圩子牆改建成石圩子牆,廢除了北面的土圩,收縮到城牆的東北角和西北角。重修後的石圩周長12221米,高5米,厚5米,頂寬3.3米,開設了七個門,並新建了14座炮臺。圩子牆外有壕,寬8米,深4米。在橫貫主要街道的壕溝上架設了便橋,人們稱它“卡子門”。至1948年濟南戰役前,濟南外城共有11道城門,各城門依次為東北海晏門、東永靖門、東南永固門、東南中山門、南岱安門、新建門、西南永綏門、正西麟祥門、普利門、永鎮門、西北濟安門。到這時,“濟南府”建立起了具備完整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防體系。

往事|濟南的城牆

其實,濟南的城牆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北城牆,內外城的城牆重合於北牆,也可說內城牆和外城牆到了大明湖北門一帶成為一面牆,如果說濟南的內外城牆像一個“回”的話,那中間的“口”字上面的一橫,已與外面“口”字的一橫重疊一起了。另外,更為美妙的是,城牆的北門純屬是一個“水門”,只流水,只行船,不能行人。

我生晚矣,沒有見過濟南城牆的“真容”,在看到的城牆老照片中,除了幾幅市民在城牆上面行走、在護城河邊洗衣的世俗風情的照片外,還有幾幅是滿目瘡痍、破敗不堪的畫面。也難怪,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葉一百餘年間,濟南同多災多難的中國一起,經歷了無數次的兵燹戰亂,遭受外侮凌辱蹂躪,飽受內亂之禍,那原本保一方百姓平安的城牆,並沒有成為銅牆鐵壁,卻在硝煙戰火中,變得支離破碎,傷痕累累,城牆城樓屢次坍塌譭棄。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曾結識一位姓劉的先生,他給我講過當年扒城磚運城磚的事。那時濟南剛剛解放,攻城戰鬥結束後的城牆,斷壁殘垣,破爛不堪,當時的軍管會和市政府召集市民清理城牆,正在為尋找工作犯愁的劉先生報了名,每天去扒城磚和用木板車(地排車)運磚,報酬給現錢,是法幣還是北海幣,他記不清了。

往事|濟南的城牆

後來,拆除老城牆,建起了環城路。至此,濟南府的內外城牆,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成為濟南人的歷史記憶。

前段時間,從報上看到濟南要進行“泉·城文化景觀”申遺,“明城府”劃入泉城申遺核心區,不禁想,如果濟南還保存著了老城牆,哪怕是其中的一兩個城門、城樓,那該是多美的風景! “泉·城文化景觀”申遺亦能增加不少的分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