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些原子彈、氫彈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的豪邁指引我們前進

我們都知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發動侵朝戰爭,揚言要用原子彈封鎖中國。面臨嚴峻的國際形勢,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做出了自己的歷史抉擇。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不畏強權、力挽狂瀾,作出了發展我國核武器事業的英明決策。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五角大樓一直在研究使用原子武器的可能性。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和他的陸軍參謀長及空軍司令都曾表態:"在朝鮮戰爭沒能取得令美國滿意的進展時,不排除對中國使用核武器。"1953年10月和11月,美國先後出臺了《國家安全基本政策》和《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兩份文件中明確表示:"美國將動用很大一部分核武器對我國的空軍和其他設施實施決定性打擊。"

“搞一些原子彈、氫彈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的豪邁指引我們前進

1954年4月至7月召開日內瓦會議,一方面周恩來總理率中國代表團促成了印度支那的和平實現,而另一方面美國的態度是要依靠原子炸彈進行大規模的報復行為,並且就對中國是否使用核武器進行總統級的討論。

1952年12月美國副總統尼克松訪問臺北,在此期間蔣介石揚言要奪回大陸並聲稱已為此做好了準備。兩年後,美國就與臺灣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來補充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力量。1953年,美國將兩艘具有核投放能力的戰艦派往東中國海,將參與制止中國解放臺灣的行動。

“搞一些原子彈、氫彈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的豪邁指引我們前進

面對核訛詐、核威脅,保護自己,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不可剝奪的權利;維護世界和平,是一切愛好和平國家的共同職責。所以世界愛好和平人士和新中國人民,都極力主張中國發展核事業。法國科學院院長、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約里奧居里對即將返回祖國的中國放射化學家楊承宗說:"你回國後,請轉告毛澤東主席,你們要反對原子彈,自己就應該先擁有原子彈。"居里夫婦的女兒約里奧·居里將親自制作的10克微量鐳鹽的標準源送給楊承宗,作為對中國人民開展核科學研究的一種支持。1956年,我國和蘇聯簽訂協議,蘇聯也承諾為我國提供適當的核援助。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國從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戰略高度出發,作出了發展核武器的戰略決策。1958年5月,毛主席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原子彈就那麼大一個東西,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麼好吧,我們就搞一點吧。""搞一些原子彈、氫彈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專門研究發展原子能問題。出席這次會議的還有劉少奇、朱德、陳雲、彭德懷、彭真、鄧小平、薄一波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議最後作出了關於研製原子彈的決定。會議前夕,周總理寫給毛主席一封信,通過這封信函和總理的備忘日曆,體現出周總理為我國的原子能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和對此次決策性會議的重視程度。 在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毛主席就在延安接受了美國記者的採訪,當談及對原子彈的看法時,他說:"原子彈是紙老虎"。深謀遠慮的毛主席在1956年5月2日最高國務會議《論十大關係》的講話中莊嚴指出:"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還要有原了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核工業的發展牽動著主席和總理的心,黨和國家領導人共商國防大計,多次接見科學家和專家,這張珍貴的照片上是毛主席和周總理在宴請科學家,總理說:"現在國家窮我對不起大家",但科學家們樂觀的對總理說:"總理您不窮!您左右都是錢,左邊有錢學森,右邊有錢三強。"領導人親切關懷核工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一大批在海外留學的優秀科學家紛紛回國,投身祖國的核事業。我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就曾說過:"母親雖然很窮,但孩子依然掛念,中國是我的祖國,我想回的時候就要走!""我願以身許國"這是誓言也是所有科學家們的共同心聲,他們用自己畢生的精力踐行了對國家許下的誓言。所以毛主席說:"我們只要有人、有資源,什麼奇蹟都能創造出來。"

“搞一些原子彈、氫彈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的豪邁指引我們前進

毛主席所說的資源就是原子能工業極為重要的原料——鈾礦資源。已知的鈾礦物有一百七十多種,這些陳列在展櫃中的就是鈾礦石標本,在自然界中很多鈾礦物都呈黃色、綠色或黃綠色。我國鈾礦資源十分豐富。早在1954年秋,就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發現鈾礦的消息傳到了中南海,毛主席和周總理顯得格外的高興,毛主席說:"這是決定命運的。"鈾礦資源的發現,堅定了黨中央發展核事業的決心和信心。中共中央於1955年7月4日成立了由陳雲、聶榮臻、薄一波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原子能事業的發展。

在1956年出臺的《十二年科技規劃》中將原子能、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項目。同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設立第三機械工業部主管核工業。1958年2月,三機部改為二機部。同年10月,北京第九研究所正式成立,從此我國核事業進入了全面研製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