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秀:举“芪”拓路富乡梓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民心。在应县,有这样一家合作社,在“掌门人”刘仲秀的带领下,举黄芪产业大旗,走万民共富之路。合作社因此搞得风生水起,云蒸霞蔚,先后被认定为朔州市第九批龙头企业、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它就是--应县乾宝黄芪专业合作社。

抱团发展筑坦途

今年刚进不惑之年的刘仲秀,自参加工作就与黄芪结下不解之缘。1985年,他招工进入应县北芪公司,干过基地种植,搞过精选加工,跑过市场销售。几年时间,他把黄芪从种植到销售摸了个门儿清。1990年,北芪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他随之选择了单干,利用初步积攒起的人脉,专营黄芪的外销。经过16年的走南闯北,摸爬滚打,他不仅建立起了稳定的目标客户群,而且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应县当地黄芪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即粗放无序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对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需求。为此,2007年,他毅然决定,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乾宝黄芪专业合作社和自己的生产基地,抱团发展,走一条黄芪产业化新路。

合作社建立伊始,刘仲秀在选择成员的时候,就不局限于一地一村,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应县南部山区所有适应种植黄芪的地方。初始的13名社员中,分布于应县各大峪口,这为他布局黄芪生产的大格局、示范带动的大效应奠定了基础。

为了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刘仲秀一口气承包了四座荒山,以每年3000亩的速度种植黄芪,现在乾宝已拥有应县南山坡人工抚育野生黄芪种植基地3万亩。在种植的过程中,刘忠秀不断摸索总结,逐渐掌握了半野生黄芪的生长习性,形成了一套富有仲秀特色的种植体系,并整理成册,免费向种芪农民传授。合作社也由初期的13户社员,迅速发展到现在的55户,社员出资总额3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000余户,年收购加工鲜黄芪2000多吨,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乾宝已经成长为应县建社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好、效益最高的农民专业龙头中药材合作组织,也是山西目前最大的药字号农业种植龙头。与此同步,刘仲秀还把发展的触角伸向了平川,他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在应县茹越峪口的冲积扇地带建立集育苗、试验、示范于一体的科研基地100亩,取得了成功。在应县下马峪村、教场村、魏庄村等进行了大面积的速生芪推广种植,去年达到了1500余亩,亩均纯收入3500元。受此鼓舞,今年平川基地可发展壮大到2500多亩,可为农民增加收入500多万元。

创立品牌增效益

黄芪全身都是宝。过去,应县芪农由于方方面面的掣肘,种出的黄芪都是连毛带疙渣一老揽卖了,懂不得分等论级,不知道挑选加工,更不知打造品牌,效益微乎其微。为了让这正宗的正北芪身价倍增,刘仲秀走了两步路:先是打造品牌,统一注册了“应县黄芪”集体商标,又分别注册了“仲秀”、“乾宝”两个自有商标。他充分注重商标的保护、开发和应用,走品牌化营销之路。诚于品而铸于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终于让“仲秀”、“乾宝”牌黄芪声誉鹊起。“仲秀”牌黄芪跻身朔州市十大特色农产品,山西省著名商标行列。先后荣获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最佳优质农产品奖”、山西百姓最放心食品品牌,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 2017年底应县仲秀、乾宝黄芪品牌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并成功获得保护证书。其次,刘仲秀投资1000多万元,在应县城南设施农业园区建立起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加工厂区,购置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对黄芪进行分选加工。看官,你休小看了这个环节,它让原本的“丑小鸭”眨眼之间成了“金凤凰”,那价格更是好的不要不要的啦。如今,乾宝加工的正黑芪、正白芪、炮台芪、红蓝芪、北芪片、黄芪茶、黄芪羊、礼品芪等品牌产品,俏销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还漂洋过海,销往东南亚及美洲地区。此外,刘仲秀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与大型药企和养生保健等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目前,乾宝与天津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广东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形成了稳定的供销关系,年销售成品黄芪300多吨。互联网也成了乾宝黄芪外销通道,销售额十分可观,呈现逐年递增之势。

“芪”头并进奔小康

刘仲秀成立合作社的初心,就是依靠黄芪,带动千家万户阔步小康。他也把这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始终不遗余力地为之奔波奋斗。

乾宝黄芪专业合作社是应县黄芪最大且唯一的销售渠道。每到收获季节,收购资金的准备让刘仲秀头大不已。尤其是近几年,每年都得上千万元。他为此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受够千辛万苦,四处奔波,多方筹集,有时甚至不惜民间高利借贷,但他始终坚持不压级,不压价,就高不就低,不打白条,现摸皮条光的的原则,赢得了农民的口碑,树起了金字招牌。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应县县委县政府把黄芪作为山区农民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大力扶持种植,黄芪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六万亩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亩。刘仲秀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同样一亩地,种其他植物,顶破天纯收入不过三五百元,而黄芪至少能上四千元,贫困户仅凭种黄芪一项就稳稳地达到小康标准。

黄芪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到收,夸张一点说,搞得就是人海战术。在乾宝合作社,常年打工的有50余人,季节性用工350多人,每年仅劳务费一项就得400多万元。刘仲秀用工有一个原则,只要想受、能受,不管是残疾人,还是智障人,一律欢迎。在他的种植基地,有一个姓柴的智障老人,原在村中孤苦伶仃,无人照顾。刘仲秀心热,把他招进基地护坡,管吃,管喝,管住之外,每月还给他开资2100元。老人虽然不大开窍,但也似乎懂得谁对好谁对孬,只要见了刘仲秀,就会一个劲地伸大拇指。白马石乡寺儿沟村民赵国君,原来穷的家徒四壁,叮当二响。自打加入了合作社,那小生活过得,是上楼吃着甘蔗--步步高节节甜。下岗工人李春玉,由于没有技艺,以前外出打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年忙个贼死,也扑闹不回几个钱。入社六年,光景过得火喷喷,要啥有啥不发愁。用咱老百姓的话说,是蜜里拌上糖,跨过小康奔大康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谈及今后的打算,刘仲秀显得底气十足,他说:“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奠基之年,我们乾宝要借此东风,乘势而上,发挥好内联外引,龙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地种植规模,发展订单黄芪,让应县农民齐发黄芪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同时投资建设黄芪口含片和黄芪下节料提取物饲料添加项目,争取实现销售利润翻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