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第二個李清照,勇於衝破封建禮制的束縛,結局卻以悲劇收場

因為封建社會下男尊女卑的思想影響,中國古代有才華的女子總比男子少一些。不被倡導讀書,甚至沒有才華知識才是一個女人守本分有德行的表現,這就磨滅了很多本該驚才絕豔的女人。而我們今天要提到這位南宋的女詞人便是封建思想壓迫下的悲劇。

她是第二個李清照,勇於衝破封建禮制的束縛,結局卻以悲劇收場

她叫朱淑真,父親是做官的,朱淑真性格不羈,不像是一般官宦人家循規蹈矩的大小姐,這也為她後來的表現打下了性格的基礎。朱淑真從小就很聰明,而且她特別願意求知、愛讀書,在別的同齡人學女紅的時候,朱淑真把時間都放在讀書上。

因為飽讀詩書,再加上小時候的生活優渥,朱淑真可以說是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長大的,這一點和李清照很像,兩人都是書香門第,自然比別的女子多一些學習的機會,可見古代對女性的壓抑在襁褓中扼殺了多少個可能的才女。

她是第二個李清照,勇於衝破封建禮制的束縛,結局卻以悲劇收場

而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朱淑真,已經走上了一條理想主義的路,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政局不會允許她做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現實終究會來到,擊碎朱淑真的美夢。當她還沉浸在對愛情的渴望向往當中時,婚約打破了她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自己的愛人應該是個才貌雙全,對她百般呵護的人,而事實上她的婚姻只是場純粹的政治聯姻,朱淑真第一次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

她是第二個李清照,勇於衝破封建禮制的束縛,結局卻以悲劇收場

然而這只是個開始,結婚後王剛忙於政務和應酬,總是沒有時間陪伴朱淑真,日子久了,原本被寵大的朱淑真就在這樣的婚姻裡開始心生怨氣,甚至作詩來嘲諷她的丈夫。當時男子對女子的要求往往是要性情柔順,而朱淑真顯然不符合這點,再加上王剛又另尋新歡,更是傷害到了朱淑真的自尊心和感情,一氣之下朱淑真就離開了他回到父母家。這在當時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

然而朱淑真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批判,她開始追求自己的愛情。朱淑真這個人是以愛情至上的,她即使被冷嘲熱諷,也還是堅定的做自己,然而這份堅定這是不為封建時代所容的。

她是第二個李清照,勇於衝破封建禮制的束縛,結局卻以悲劇收場

然而個人和時代的矛盾,以及她對於當時世俗人情的超前性,朱淑真的這份勇敢註定會釀成一個飛蛾撲火的悲劇。

在理想和現實不能妥協的矛盾下,朱淑真最後抑鬱過度而去世,她是偉大的女子,也留下了很多好的作品,她的悲劇是時代的侷限和當時全部女性的悲劇。

她是第二個李清照,勇於衝破封建禮制的束縛,結局卻以悲劇收場

朱淑真和李清照一樣,她們身上都有現實不能容下的才華,而最後導致她們抑鬱而終的,就是這封建的毒瘤。但同時,作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女詞人,她留下的作品和事蹟都是後世的財富,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朱淑真做出的貢獻不僅是在文學史上的,她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進步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