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鄉村」巒城鎮:山清水秀村莊美

「宜居乡村」峦城镇:山清水秀村庄美

過去,每每談起農村的衛生環境,城裡人總是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綠頭蒼蠅漫天飛舞的簡易廁所、糞便滿地的村道和汙水橫流的臭水溝,還有亂搭亂建的狹窄通道……農村衛生環境只能用“髒亂差”來形容。

然而,如今的橫縣廣大農村,村容面貌已經被“潔富美”刷新,其中就有橫縣巒城鎮楊村。今年已經85歲的覃培清老人激動地說:“想不到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在這麼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裡生活!”

「宜居乡村」峦城镇:山清水秀村庄美

楊村的改變緣於巒城鎮今年以來開展的宜居村莊創建示範點工作。走進楊村,宜居村莊創建成果撲面而來――村道平坦整潔,馬賽克牆面,淡紅色的琉璃瓦,庭院閣樓錯落有致,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個垃圾桶。村口豎著幾張牌:“楊村村規民約”“ 楊村保潔制度”和“楊村屯門前三包黨員、理事會成員責任區”。

“過去許多人都不講究衛生,加上找不到能扔垃圾的地兒,垃圾從家門口扔出去就不理了,能不臭嗎?”覃培清老人回憶道,“現在每天有專人打掃衛生,垃圾統一運走。村裡乾淨多了,看著心裡都舒服。”在家門口曬太陽的梁建德老人誇讚不已。

「宜居乡村」峦城镇:山清水秀村庄美

巒城鎮黨委書記陸周介紹說,今年以來,我鎮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開展後,楊村因地制宜、紮紮實實地開展了工作。在沒有專項保潔經費投入的情況下,他們不搞花裡胡哨,不搞大拆大建,著重在“清溝、掃地、擺放整潔”上做文章。

巒城鎮在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中,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和群眾的主動參與性。楊村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和村裡的黨員幹部帶領下,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通過村群眾大會,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制定保潔員工作職責等,讓制度成為全村村民日常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成為全村清潔衛生的最好保障。

“村子一天一個樣地變化著,鄉親們打心眼裡高興,生活習慣也隨著環境變美而改變。”巒城鎮楊江村委支書梁建蔭如此感慨。

「宜居乡村」峦城镇:山清水秀村庄美

巒城鎮的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改善了村容村貌,留住山水,更是起到帶動產業,改變精氣神的作用,讓這裡鄉村美、農民富、生活好。

“近年來,巒城鎮把宜居鄉村建設與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互相促進,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目標。”巒城鎮鎮長雷高潮如是說。2017年,外出經商技術能人覃永宣回鄉創業,利用楊村經聯社70畝集體土地缸瓦窯生產場地,投資100多萬元修復建設1條階梯式的燒陶龍窯和部分製陶生產車間,成立了廣西楊村紅陶文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並聘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紅陶工藝第一人盧權智駐村指導。在繼承傳統優秀工藝的基礎上,開發研製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也為村裡創造了40個就業崗位。

“我家只有1.2畝土地,種地的年收入不到3000元。2017年到紅陶公司務工後,年收入一下子提高到3萬元,讓我從一個貧困戶變成了脫貧戶。”楊村村民黃志回告訴記者。

「宜居乡村」峦城镇:山清水秀村庄美

人改造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改造人。“宜居鄉村”建設工作不僅改變了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村民文明意識明顯得到增強。

走進楊村,但見村道整潔,溪流潺潺,垂柳拂岸,群鴨戲水。一棵大榕樹下,兩名婦女正在打乒乓球。“過去空閒時沒事幹,不是賭博就是喝酒。現在村民們有空就打球娛樂健身,生活品位也提高了。”生產隊長覃鎮任樂呵呵地說。

「宜居乡村」峦城镇:山清水秀村庄美

楊江村委支書梁建蔭告訴記者,如今,楊江村委各村屯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的號召,深入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各種形式的評比活動,引導村民移風易俗、破除迷信,實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形成了家庭和順、鄰里和睦、人人和善的文明新風尚。

往期回顧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橫縣發佈

審核:黃慶旺

黃萬斌

終審:葉保鋒

「宜居乡村」峦城镇:山清水秀村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