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可视为股市重大利好!

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可视为股市重大利好!

【牛邦投教分析】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可视为股市重大利好!

7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强调:严把退市制度执行关,特别是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净化市场环境,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政策主要进行了以下政策修订:

一是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二是明确证券交易所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行为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实施规则。对有关重大违法公司,特别是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坚决依法实施强制退市。

我的同事分析指出,一直困扰A股“健康发展”的如何实现“退市”常态化问题,很可能会随着这次“疫苗事件”,得到“实质性”突破。整体来看,此次监管层“修改退市政策”,虽然是受到“疫苗问题”的触动,而带有“针对性”,但长期看,已经为监管层逐步推进“退市常态化”打开了“政策路径”。

而一旦实现“退市常态化”,那些被监管层定为“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随时都可能面临“强制退市”的风险。

而在这种“问题公司”可能“随时退市”的环境下,那些质地优良,业绩稳健的上市公司,反倒可能因此而获得“安全溢价”,在强监管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有望获得资金的关注,持续释放驱动力。

在我看来,监管层上述的配合最高决策层全面彻查疫苗案之举,对于整个股市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多年来退市制度的执行不严、实际退市公司寥寥无几,一直是A股所为市场诟病之处。

这种“严进宽出”导致公司在上市之前拼命利用会计漏洞,甚至造假等方式,修饰业绩。而一旦上市成功,快则三个月慢则一年,就业绩大变脸,坑骗了一大批对该公司抱有期待的散户投资者。但是对公司真实情况心知肚明的实控人、高管、战投等,却往往能够通过质押、转让股份、高位减持等等花样翻新的手法提前跑路。

这种“严进宽出”的A股上市套路,让IPO成了一场无比诱人的财富盛宴,市场激化了对新股的渴求和炒作,但对于IPO后的公司治理,以及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却成了重大的障碍。

可以说,退市制度执行不力,是多年来A股陷入短炒境地、极度热衷概念、对政策过度敏感,而对市场规律、价值投资等成熟市场理念却兴趣缺缺的关键。

但现在天怒人怨的假疫苗案涉案公司基本确定会被强制退市,却正好成了监管层借机强化退市制度的契机。长生生物投资者的巨亏惨状,也成了监管层引导市场向价值投资、中长期投资的最好案例。

正如我的同事所言,在证监会为“服务实体经济、高科技产业”而努力稳步提升扩容节奏的同时,实现退市的“常态化”也是证券市场改革的必有课题。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契机后,必将更加反衬出股市当中那些业绩稳定、资质良好的公司的吸引力。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以来,来自政策面的积极信号让低迷已久的A股市场感到振奋。而市场上主涨的,正是过去一年多甚至长期业绩持续高增长的金融、周期、基建等超级蓝筹的集体回升。

从基本面来看,我们注意到:

中资银行股:业绩全面向好。截至上半年,已有16家银行股的市净率跌破1,个股估值均接近两年低位。中银国际最新研报表示,展望2018年半年报,上市银行基本面整体保持稳健,规模增速筑底,息差保持平稳,资产质量表现分化。

综合来看,预计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小幅提升0.5个百分点至5.9%。

基本板块方面:基建投资去年上半年增速为21.1%,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3%,下半年有望明显反弹;中信保诚基金表示,基建板块目前PE在10倍左右,PB在1.1倍左右。此前基建板块最大的压制因素——信用预期近期大幅改善。

周期板块:“在前期供给侧改革+环保限产影响下,钢铁等板块实际盈利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位置,而基建投资的下半年预计大幅回升同样直接利好上游的钢铁、水泥、有色等周期品,再考虑到周期股前期遭遇“杀估值”,本身比较便宜;历史上周期板块在反弹期间均有较好表现。

从盘面上来看,中证银行指数自7月3日低点5382.64点至今,已反弹近8%,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在此期间分别上涨24%、19.8%。

与此同时,基建上下游相关板块的做多热情也被全线引爆,成都路桥强势六连板,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山东路桥等多只个股在短短五个交易日内涨逾20%。

另外,周期板块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也掀起了涨停潮。

尽管近期金融蓝筹、周期白马股的重新受到青睐,也有资管新规、央行放宽信贷考核、国常会督促基建发力等消息的影响,但显然,退市制度强化执行,对于这些符合价值投资取向的权重板块,是又加了一把火!

多家机构均认为,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在半年报业绩相对乐观的背景下,此前的调整使得市场“赚业绩的钱”的空间可观,大盘有望震荡上行。

结合当前政策导向和市场表象来看,尽管疫苗案现在还不能说揭露真相全貌(当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据国务院调查组的消息,涉事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基本查清企业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的事实。 公安机关已追回犯罪嫌疑人丢弃并意图损毁的60块电脑硬盘),但其对股市整体的预期,已经从对生物医药板块的整体恐慌打击中,反转为对A股制度建设终于迎来破而后立的期待中了。

尽管不少投资者对当下的监管政策过于唯上颇有微词,但至少周末的这个短息,对本周的短线,是有正面催化的。周期、基建及大金融蓝筹,预计仍将是短中线市场主涨品种,而受其带动影响较大的大盘蓝筹,自然也会有进一步修复的空间!

当然,至于反弹修复的高度,可能我个人比我们的主流观点是略要保守一点的,考虑到一则内部目前的资金面情况来看,整体上仍处于存量博弈状态,且投资者的仓位普遍较低、套牢盘较多,因此,在反弹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资金逢高减仓。二则,外部方面中美贸易战在欧洲导向美国后,压力再度陡增,未来变数仍很多,所以指数上涨空间不会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