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濰坊」胡林古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we·潍坊」胡林古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we·潍坊」胡林古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先有胡林古,後有青州府”這是青州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對於胡林古名字的來歷,村民說法不一。有的說應該為“胡林崮”,而石匠為省力在石碑上刻成了“胡林古”;有的說為“後臨谷”,因為小村位於仰天山後面的深谷中。

「we·潍坊」胡林古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過去,由於交通不便、貧窮落後,許多村民相繼遷居到張店或其它地方打工;而今,小村在鄉村振興之風的吹拂下正在建設為吸引城市人口的養生養老休閒聖地,向著逆城市化快速進軍,實現著華麗的蛻變。

「we·潍坊」胡林古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

農民變身工人

7月13日,當記者頭頂炎炎烈日來到胡林古時,看到的卻是一片繁忙景象:攪拌機不停地旋轉,工人們來回穿梭,蔭涼處,一些農婦聚在一起砸杏仁,從中青年到七十多歲的老人,都在村裡找到了做工的崗位。

“窮山惡水”,這是人們通常對偏遠山區的常見說法,胡林古也不例外。於是,早在解放初期,村裡到張店做生意定居的就不少。後來,山外的生活日新月異,但這裡仍是“吃水跑到岸青和梧桐灣去挑,打針跑到趙家峪,上學跑到陳家溜”的落後局面,於是,中青年紛紛背井離鄉出外謀生。漸漸地,土地荒蕪,房屋廢棄,胡林古成了只剩40多個老人的空心村。

本村的人不喜歡這裡,本城或外城的人卻常利用節假日前來遊玩,鑽進鬱鬱蔥蔥的山林裡爬山,遊走在古樸的村落裡聽著雞鳴鳥叫,享受著迴歸自然的閒適與愜意。

有這樣一個人,劉化龍,也成為其中的一員,他利用五六年的時間踏遍了王墳的山頭與村落,最後將腳步鎖定在了胡林古。2015年,他依託濰坊龍瑞旅遊管理中心與村支書孟慶利達成了共同建設開發的一致意見,得到了村民的支持。2016年10月,在充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該公司決定與青州市胡林古龍泉鄉村旅遊合作社共同出資成立青州市胡林古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龍瑞公司出資3120萬元,龍泉合作社以社員入股資產作價出資2880萬元。分別佔總股權的52%、48%。劉化龍是新成立的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具體負責胡林古村旅遊資源的投資開發和經營。合作社中,村民以宅基地、樹木和土地入股,村民入社率達到95%。

這樣以來,村裡除了家中有孩子上學回不來的,紛紛返回家鄉,成為建設新家園的一分子。72歲的孟憲亭放棄了張店的生意,週一至週五在村裡砌石頭、壘牆、挑擔子,雙休日就在兒子村頭開的飯店幫忙;在張店待了20年的孟憲友雖然腿腳不利落,但也可以幹些看門、看機器的工作,老伴也打工,原來老兩口一年只有一兩千元的收入,而現在卻能掙到一兩萬元;種了九年旱西紅柿、來回跑城裡賣菜的孟慶學也不用再種地,身為文書的他光為村裡的事就忙得不可開交。大家感慨道:“這麼些年村裡越來越蕭條了,沒想到現在又成了‘大集體’,都聚在一塊為建設家鄉出力了。”

村文明道德委員會副主任張子旺是領著大家幹活的,他說只要能幹動活兒的都有工資,“大工”一般是130元,“小工”100元,女工八九十元,年齡大的也有六七十元(都是日工資)。“今年再到陽曆年,村裡就分紅了,每個人可以領到5000元錢。”

農民變身工人,這是胡林古祖祖輩輩都沒想到的。

「we·潍坊」胡林古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

鄉村的城市逆襲

這些年,對於山村的發展,大都在走鄉村旅遊之路,但有著寬廣視野的劉化龍卻想獨闢蹊徑,極力避免走同質化道路。

在他看來,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要求的逐步提高,城裡人開始嚮往山村空氣好、水好的優良環境。村裡就連移居張店的人們都厭倦了那裡的喧囂與酷熱,回到老家來享受山青水秀,更何況一直呼吸汽車尾氣的城裡人呢?“社會在城市化進程中開始出現逆城市化,城裡人嚮往迴歸農村,城市就不再是原來的城市,農村也不再是農民的農村。”

當記者來到村西,沿著石頭路攀升到接待中心時,一座瑞士風格的別墅讓人彷彿到了國外。這座建築便體現了劉化龍建設胡林古的一些理念。他認為,山村要想留住人,如果和其它村一樣只是拾掇一些石頭房子讓人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些房子無論從安全性還是實用性上都達不到要求。“城裡人想過來居住,既想享受這裡獨特的天然環境,也需要和城市一樣的日常舒適。”

同時,劉化龍說,要把鄉村建設好,不能僅靠自身的力量,還要吸引城市社會精英到鄉村來投資,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把鄉村建設成人人嚮往的旅遊聖地,不僅是到此一遊,還要留連忘返,百住不厭。

記者在劉化龍的手機裡看到了一張張村莊房屋的規劃圖,一棟棟漂亮的別墅掩映在山坡上,令人感覺就是圖片上的瑞士。他說,現在的千年古屋都是過去有錢人建的,才得以保存至今,如果是現在的這些老房子,用不了幾年就坍塌了。孟慶學對此表示贊同,他說村裡的房子老的是八十年代建的,好點兒的都是九十年代或者2000年以後建的,還是後來建的房子好住,老房子雨天漏雨,冬天防寒性差,村民也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條件。“按照規劃,要在原址免費給村民建設120平方米的別墅,可以是一層的,也可以是兩層的。老百姓都盼著哩!”

「we·潍坊」胡林古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3

深山裡的文化聖地

記者在村裡看到,旅遊公司進駐三年來,胡林古發生了鉅變,山體得到了整理,層層梯田上有的種著菜,有的種著玫瑰,體現著“公園+菜園”的欣賞美學,村前的一片深溝打造成為景觀水系,與山坡上的亭臺樓閣相映成趣。走在山上,還不時發現碩果累累的李子樹林、幾人合抱粗的千年板栗林,體現著古村落舊有的獨特生態。

“該保護的一點兒不能破壞,要開發的也要依勢依形設計出個性特點。”這是劉化龍的設計宗旨。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0.5億元,河道治理、山體景觀打造、主要道路、供排水等設施已完成。種植紅葉林1萬多棵,水木中天玫瑰5萬棵,柿子、板栗、棗樹、榛子、蜜桃樹等經濟林木1萬多棵。山體因為整理變得多姿多彩,煥發出勃勃生機,再也不是人們用古樸掩飾的“土裡土氣”。

孟慶學帶領記者來到東邊山頭新建的一座龍王廟,他介紹:“這座廟就建在河邊,面向西面的橋上有九個龍頭,那是龍王的九個兒子。龍王與九子,還有河中央的八卦圖,共同為胡林古治水祈福。”聽到這裡,記者便聯想起在接待中心看到的胡林古規劃圖:“項目計劃8年時間完成。包括休閒旅遊、養生養老、生態農業及文化三大板塊。旅遊板塊主要是建設大量唯美的景觀、上佳的生態、休閒山谷、度假酒店及民宿等;養生板塊計劃打造省內最大的高山辟穀禪修基地,建設森林禪修木屋;生態農業板塊主要是復墾已荒廢的山谷梯田重新種植,打造觀光農業、有機農業;文化板塊包括音樂節、婚紗攝影基地、影視基地、夏令營基地、會議經濟等內容。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及中國傳統哲學研究基地,進行非宗教化文化研討活動,打造別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鄉村旅遊目的地。建成後預計年接待節會團隊100批次,省內外遊客50萬人次,年創利潤8000萬元。”

在劉化龍看來,將胡林古打造成文化聖地才是終極目的,其它的一切不過是圍繞文化展開的配套而已。

“今後我們就是要在地產的推動下,把胡林古建設成城鄉混合的社會形態,建設成現代人都向往的充滿文明與文化的地方。”這是劉化龍的願望,也是全村人的期盼,村內村外的人們都在等待著胡林古的成功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