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真题解析2:留守儿童问题(2017年国家发改委)

公考面试真题解析2:留守儿童问题(2017年国家发改委)

2017年国家发改委面试题

材料大意:

山区留守儿童问题凸显,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设立留守儿童服务站,留守儿童服务站关注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等问题,为给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小李,大学生村官,乡长助理,乡长让小李全面负责留守儿童服务站。

小李在留守儿童服务站工作过程中发现一系列问题:经费短缺;山区教师教育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没有专业心理老师辅导…

针对以上问题小李提出应对措施:引进心理学或教育学等专业师资,主要通过社会公益组织或志愿者协会获取支援,或是大学生下乡支援。

小李想开展留守儿童去市区学校交流活动,经费有限,向乡长审批,乡长表示此次活动看不到长期效果,而且经费还有其他几个项目应用,不同意拨款。

问题1.山区办留守儿童服务站,你怎么看?


方法论:

怎么看这个命题方向很宽泛,只要围绕留守儿童来谈,基本上都可以。但选择哪一个方向,主要看面试你的对象是哪些人,他们喜欢听什么样的话,以及你擅长哪一方面。

面试的对象是发改委,他是一个国家机关,是政策制定者,他们最稀缺的,是两种人,一种是理论家,一种是实践家。因为他们高高在上,对基层的一些现实问题就缺少了解。但千万不要在他们面前表现你理论的高度,这完全是班门弄斧,相反,谈一点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思考,他们更喜欢。

可以使用提问的方法找到切入点,比如为什么要办服务站?

缺少经费、人才的情况下,怎么把服务站办起来?怎么顺利运营下去?

服务站应该如何组织活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服务站是否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

怎么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办一个可以长久运行下去的服务站?

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主题,问更多的问题,我们的切入点,就是回答这些问题。

大部分人一看到这个题目,一般的思维都是被材料左右了,觉得服务站确实要办啊,不办不行啊。然后开始引经据典,陈述留守儿童有多惨,服务站不办不行。

这个切入点当然不是不行,而是不好。一是这个点材料中已经说了,二是你说的这些,考官都知道,很难引起考官的共鸣。如果我们能选择一个考官不熟悉的角度,能够体现我们思考方向的独特性,和对基层情况的了解,肯定能让考官眼前一亮。假如我们从“在现有条件下,办服务站的可行性”这个角度来谈。

答题解析:

在贫困山区,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确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

解析:一句话带过材料和办服务站的必要性

留守儿童服务站的初衷是好的,但要考虑到当地是不是具备相应的资金、人才等资源,能不能办起来。

解析:直接提出我们的中心观点。

从很多贫困山区实际情况看,一是缺资金。贫困地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脱贫,是老百姓吃饭、喝水的问题,有限的资金,大部分都用来解决这些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从轻重缓急上讲,服务站不能排在乡政府资金使用的前面。

解析:材料说了缺资金,我们完全可以顺着说,为什么缺资金,为什么乡长说缺钱,这些都能表现出我们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

二是缺人才。服务站需要人来管理,需要有工作人员,甚至还需要专业人士,贫困山区缺少这些条件的。因为比较偏远贫困,一般只有综合能力较弱的老师会到这里来,也缺乏儿童心理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且心思不定,很多都想往城里走。此外,依靠志愿者,志愿者的交通、生活费用如何解决?如何找到志愿者?志愿者是否具备心理疏导的专业知识?如何避免志愿者剃头挑子一头热,不能形成一个长期固定的机制来?等等,都是在当前条件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在山区建留守儿童服务站的可操作性不强。

其他的角度,如留守儿童服务站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服务站应该如何运行?如何解决服务站面临的人才缺乏的问题?等等,其实都是答题点。

(一切没做过公务员讲公考面试的,都是耍流氓。请关注“公务员说公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