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讀者點讚,純文學才有希望作者:張子保

只要讀者點贊,純文學才有希望作者:張子保

微信平臺的出現,讓微信文學走進了讀者視野。

最近網絡紅人律師張凱律師採寫的原創文章《都在一條船上》,他的個人公眾號幾乎每天都會推出新文章,他的文章下面有一個打賞,每每看他的文章,我都會看打賞的人數,幾天時間有十萬人觀看點贊打賞,更有甚者獲140萬打賞;還有一個民間經濟學家,叫時寒冰,他的公號每發一篇文章,也會有不少打賞;更有甚者,有一個企業家,他喜歡看經濟學教授謝作詩的文章,他願意出幾十萬買他的作品看,謝作詩順水推舟,用那位企業家出的錢辦了一個公眾號,這就是國內較為出名的《經濟學家告訴你》,這個號被封后,他們又辦了《經濟學家告訴你A》。我看過一篇文章,他們說,有的人一篇文章,打賞可以有二千多的收益,可謂一文千金。

只要讀者點贊,純文學才有希望作者:張子保

個人有一個不必經過逐級審核、不受限制、隨時可展示寫作成果的平臺,這對於當前紙媒弱化、報刊減少、發表困難的現狀是有幫助的,尤其對初學寫作的人更具吸引力;個人的寫作及時在一些平臺和微信圈傳播,朋友們的點贊,是一種鼓勵,如果有作品得到轉發、分享甚至收藏,說明自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更會受到鼓舞,寫作的信心會大增;也因為它能幫助更多草根文學愛好者夢個作家圓而受到追捧;我們分享、轉發,關注點擊率、點贊量、打賞額,又潛心研讀、認真思考、精心推敲,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寫作水準大大提高。

其實,撰寫原創文章是一種勞動創造,我們對其打賞或者作者提供有償閱讀,都是對勞動創造的尊重,也是對知識的尊重。

原創文章作者要求他人打賞或者有償閱讀,如同賺取稿費,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無償閱讀他人文章,其實是一種“饋贈”,應當心存感激。如果原創作者設置了打賞或要求有償閱讀,這是一種對自己勞動創造的市場要求,對其提出質疑顯然是對勞動創造的不尊重。沒有人要求原創文章一定要有償閱讀,但作者有收費要求,我們需要理解與尊重,他們的文章都是犧牲自己的時間“擠出來”的。

只有原創作者獲得越來越多的打賞,他們才可以犧牲更多的時間去參與文化創造,撰寫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文章,作為我們的精神食品。

寫作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它能夠為讀者帶來愉悅,帶來激勵,帶來夢想,他們其實也有一個夢想,就是用鍵盤養活自己。

可以看出他們寫的都是維權、財經等經濟文章才能賺錢,但對於純文學的散文詩歌,想要付費閱讀,閱讀打賞,那是一件很難的事。

 公眾號是免費訂閱的,文學網站是免費閱讀的,你想看的書籍,大多是免費提供的。讀者你可曾想到,為你提供免費作品的人,他也是要生活的。

勞動創造價值,文學作者創造的價值,定價權其實在讀者你的手裡。打開手機掃一掃,你認為,你看的這篇文章能值多少錢呢?你在讀文章,你就是老闆,你就是總編。一分,一毛,一元,十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只有讓更多的作者能夠生存下去,我們的文學才有希望。

只要讀者點贊,純文學才有希望作者:張子保

專家分析:

就像街頭藝人表演,倒扣帽子裡會獲得路人送來點讚的鋼鏰。打賞也是一種對作者點讚的表達方式,並且在互聯網效應下,放得更大,更容易讓作者從中獲益。“有種站著掙錢的感覺。”一位也開通了“打賞”的自媒體運營人表示,以前老想著怎麼引入廣告,拉到贊助商,現在能夠靠打賞吃飯,讓寫作能夠真正地迴歸本質。

掌閱相關負責人說,平臺上有一位作者,創作7年,擁有大批粉絲,一篇原創文章上線10天,就獲得百萬盟(掌閱上的打賞方式,大概在1萬元)打賞。“有了打賞,好的作者可以全心創作。”該負責人介紹,以前作品不能養活作者的時候,大家幾乎都是兼職創作。現在,作者在獲得粉絲用戶鼓勵之後,會更快地寫作來回饋,也會在文章裡點名感謝,出書的作者會將自己作品附上簽名郵寄給自己的粉絲。“打賞模式讓互聯網上的原創作品更有生命力,解決了一部分作者的生存問題。”談到打賞模式對於原創作者的支持,互聯網觀察者褚偉如是說,但他仍認為,這隻適用於一部分自媒體,大部分還是會在互聯網上淹沒掉。

褚偉說:“自媒體想活下來,還是需要通過建立自己的社群,像邏輯思維、吳曉波那樣,把粉絲圈起來,為他們做好服務,使其產生真正的的價值。”

多年前馬化騰在一個領袖峰會上說過一句話,讓天下沒有埋沒的才華。現在一個打賞按鈕,直接打通了一個循環,倒逼原創,提升作品質量。從內容到資源,讓作者都去寫好的作品,不至於浪費作者的時間,也不會浪費讀者的時間。​​​​

作者簡歷:

張子保,黃河.淮河浪子等十幾個筆名,河南省正陽縣人,畢業於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資深媒體人,曾就讀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他在多年的新聞工作中,共發表文學、新聞紀實作品1300多篇,其中代表作《日子深處有陽光》、《阿婆的愛心》等榮獲全國一.二.三.等獎!創辦《新莞人》報一舉成名;曾因為報道《群眾為縣委書記下跪》一文,而轟動國內外。目前博主任某家媒體社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