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他们把建筑垃圾变成了“大金矿”

东莞城市建筑垃圾处置首张受纳证颁出,开启当地建筑垃圾处理新时代

破碎、除铁、筛分、骨料分类……在盈新环保位于虎门镇沙角社区的建筑垃圾处置受纳场里,各种高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正在把建筑垃圾进行分解、筛选。最终,这些原本毫无用处的水泥砖块,将变成再生有机混合料、透水砖、路面砖等,重新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应用。在第一个取得东莞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受纳证的企业——盈新环保公司,记者目睹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

首张受纳证开启建筑垃圾处理新时代

日前,东莞盈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领到东莞城市建筑垃圾处置首张受纳证,这张编号为NO.0000001的受纳证标志着东莞建筑垃圾处理将进入可循环利用的新时代。

据该公司总经理何越雄介绍,盈新环保是专业从事建筑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以及对新型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公司具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拥有产品发明专利多达5项,基本涵盖了预拌砂浆、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砖的所有领域。正是这种科研和技术优势,才让他们获得了东莞首张建筑垃圾处置受纳证,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依法依规接纳建筑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加工。

盈新环保的东莞市虎门镇再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正是东莞第一个建筑垃圾综合性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它的投产弥补东莞建筑垃圾处理的短板,引领东莞全面铺开建筑垃圾处理工作的先河。“通过我们全新的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模式,从社会效益讲消减了建筑垃圾,从经济效益讲产生了新的再生产品。”何越雄说。

国际先进技术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并为1.5万平方米的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提供现场实施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服务和受纳周边25至35公里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同时为建筑、建材企业提供再生原材料(机制砂)、预拌(干混)砂浆及相关产品。”何越雄说,他们目前已经拥有了先进、完备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处置工艺,不断研发杂填土处置、拆除垃圾原位处置、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装修垃圾固定设施立体布局处置等10余种工艺。在吸收欧洲先进技术的同时,他们不断进行本土化创新,研发核心装备。

记者在该公司的建筑废弃物破碎、再生骨料生产线看到,一条生产线集合了破碎机、筛分机、料仓、给料机、运输机、通风除尘设备和控制系统等多种设备。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块、废砖石、砂浆、渣土经破碎筛分和粉磨等一定的工序后,变成了再生骨料的材料。废混凝土块经破碎筛分变成了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可作为碎石直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和飞机跑道的垫层、室内地坪垫层;细骨料用于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

何越雄表示,他们的设备可以根据原料条件和产品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不同生产规模的需要。像颚式破碎机机主要是对建筑垃圾进行初破,将物料碎成较小粒径,方便后续处理。废料振动筛则可以将0至8mm以下的渣土进行剥离筛分,保证原料的洁净……这些高技术设备的运用,让建筑垃圾重新变成有用的再生原材料。他们公司已获得一系列再生产品的配方工艺,未来应用在再生砖及再生有机料生产线。主要再生产品有:再生骨料、还原土、再生道路材料、再生砖、再生连锁砌块、再生砂浆、再生混凝土、再生活性菌骨料等。“我们有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室可以实时监控现场生产状况,并随时做出必要的工艺参数调整,达到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管理,也大大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

先进的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我们说对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并不是开玩笑,通过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可以带来巨大的市场。现在东莞的建筑废弃物排放量惊人,2015年已经达到2000多万吨,且年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按照十二五规划资源化率达到60%计算,这里的产值就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另外,东莞市建筑石料每年需求量约为2000万m3,河砂需求年平均用量达到500万立方米,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都可以替代使用,这里面的市场非常巨大。”何越雄说。

打造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模式

在盈新环保位于虎门镇赤岗社区的清运消纳示范点上,高度达2.5米的彩钢板围墙,隔开了建筑废弃物,保证了市容的整洁。示范点的整个场地进行堆场规划,主要划分成三个区域,装修废弃 物堆场、砖石堆场、混凝土块堆场,并规划了科学的进出路线。为确保安全,该临时中转站的堆料高料不超过2米,同时保证与围墙的距离大于2米,同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赤岗社区示范点作为虎门镇乃至东莞市第一个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一体的示范点,从源头上杜绝建筑垃圾乱倒偷排现象,促使建筑垃圾得到资源化再生利用。这是盈新环保为该社区制定的建筑废弃物清运消纳示范点管理方案,对于未来推动东莞市建筑垃圾规范化动作具有重要意义。

盈新环保创新性的提出建筑垃圾清运实行“定点定车定人,固定清运”的原则,在与社区共同协商后,选定合适位置作为临时收集点,并于指定合适位置根据实际情况放置1-2个车载环保斗,待车载环保斗收集到一定量时,由社区指定人员通知盈新环保的工作人员前来清运,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派出垃圾清收车巡回到临时收集点(临时中转站)收运垃圾,或采取定时定量的模式去进行清运,从而解决了城市建筑垃圾堆放管理的问题。

“这个清运模式只是我们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一个模式创新,实际上,我们对建筑废弃物从拆迁、改造现场运至堆场,经过分类后送入建筑废弃物破碎生产线,经过预处理、破碎、磁选除铁、筛分、风选除轻质物等工艺,再到将建筑废弃物粉碎分离成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配合东莞市政府,从源头减排与末端处置并重去给出东莞建筑垃圾处置受纳、再生利用的新路径。以后我们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方位、全过程管控,最终实现环保低碳,让东莞水更清,天更蓝,城市环境更美好!”何越雄说。

来源|羊城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