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回顧:人不能沒有信仰,他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

黃光裕回顧:人不能沒有信仰,他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

作為知名企業家,黃光裕是國內少數幾個信仰為公眾所知的企業家。

前面我曾經講過,在黃光裕的性格形成中,母親的嚴格教育起到了關鍵作用。母親對他要求很高,與她信奉天主教關係非常大。黃家一家都信奉天主教,這種信仰由祖上幾代傳下來。所以,黃光裕本人也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天主教徒的身份使得黃有一種超脫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一切。首富曾經給了他一個光環,但他依然讓這個光環不至於光芒四溢、咄咄逼人。商人的本分與天主教徒的虔誠是他的人格魅力的底色。也有人說他有佛相,天庭飽滿,並有紅光。黃雖然不全信,但不會懈怠。佛、天主教、道家與黃光裕有種說不出來的關聯,黃光裕的內心似乎也不拒絕這些猜測。

此外,包括國美內部管理授權系統、管理手冊等一些在國美成長史上發揮了重大作用的管理因素,實際上也有受信奉天主教的母親影響的痕跡。在英語的Calling(職業、神召)一詞中,至少含有一個與宗教有關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務。每個人都有由上帝安排的崗位職責,每個人各自負責一塊工作。一位國美高管人員說:“現在國美的工作能分得這麼明細,跟黃總小時候受的這種教育有關係,這種教育可能影響了他的一生。怎麼做人,怎麼做事。他的很多做事規則的確是教徒的體現。一些天主教中的理念,展開之後就形成了管理的智慧。”

作為天主教徒,黃光裕在與別人閒聊時十分喜歡談及關於心態的問題。在他的眼中,平和不是消極地去看問題,而是更客觀。在這裡面,度的把握是關鍵。生意只是在做好人的前提條件下的一個小兒科而已。

當被問及作為天主教徒如何做人的問題時,黃光裕一臉坦然,他笑說自己做人不怎麼樣,但會力圖讓更多的人接受自己。不管走到哪裡,他都很放鬆,至少自己沒有蒙過人也沒有騙過人,不用擔心別人來報復自己。公司總是擔心他的個人安全,想要給他配保鏢,他斷然拒絕,原話是:“開玩笑,我黃光裕要做到這一步就不用活了。”

黃光裕回顧:人不能沒有信仰,他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

很多人都想問黃光裕一個問題,如此年輕便擁有如此的財富,是否會失重,因為面臨的誘惑實在太多。黃光裕正色道:不會,如果一個人有信仰、有追求的話,就一定不會。當然,人有的時候難免有自我迷失的情況,很正常。但如果失去人生座標,那就無可救藥了,很多人都會把自己放在真空裡。

關於夢想與成功,黃光裕認為,夢想有“大道”和“小道”之分,定位不同,人生價值和企業發展道路也就不同。走“小道”投機取巧,追求短期利益,這樣取得的成功是“小道”,成不了“大器”,而走“大道”、走“正道”,即要順勢而走,為了社會發展,而不是完全為了自己。走“大道”是要根植於社會,把這些目標當成一種社會責任來完成,不侷限一個企業的小框框,不僅關注企業自身的發展,更要關注國家與社會的發展,“當事業越大,平臺越高以後,責任感就會越強,承擔的社會責任才會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