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與F22的差距有多大,爲何一個是美國對外軍售主打機型,另一個卻只留美軍使用?

大東北的小豆包


這不是差距的問題,如果單從雙方空戰的角度去對比,F35是肯定不如F22的,這個結論不是美國自己宣傳的(即使有也不可能對外公佈,對F35軍售不利),是沈飛601所“顧誦芬”院士,在新千年後在我國四代機預研時,對美國F35的技術分析中得出的。


圖注:

F22與F35的飛行包線,可見兩者機動性能差距極大。

其實F35不如F22是很正常的,因為F35本來就不適合與F22這種奪取制空權的四代重型機去比較,儘管它也很重(根據洛克希德.馬丁官網公佈的數字,F35A空重為13.2噸,比F15A還重)但它是“聯合攻擊機”,這個名字不是白叫的,F35在研製初期(JSF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美國三軍研製一種通用的“攻擊機”。


並且F35在研製初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利用F35的研製,閹割其它北約成員國或者合作方的四代機研製項目,來達到美國在四代機領域裡一家獨大的目的。

所以F35在技術選擇上,走了一條與F22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

儘管F35A的空重相較與F22(18.14噸)較輕,但是F22的兩臺F119大推力航空發動機可以為F22提供超過317.5千牛的推力,而FF35的單發F135僅能提供181.4千牛-204.12千牛(新增推計劃)

而在實際空戰推重比上,(空機重量+半油+4枚中距彈+兩枚近距格鬥彈)F22憑藉F119巨大的推力優勢,可以獲得1.4以上的推重比,而F35僅有1.0左右,兩者在空戰推重比上相差了近一半。
圖注:F22拉出的巨大渦流。

同時,F119與F135都屬於同一核心機(XF119),F135是用相對較差的;大維護間隔與使用壽命的情況下,擴大涵道比來增加推力,以犧牲高空超音速巡航性能,換取高效的低空亞音速巡航能力。

並且F35A的機翼面積僅為42.7平方米,後掠角為34度,而F22的機翼面積為78平方米,後掠角為40度。



F35在空戰翼載荷與超音速性能上都遠不如F22,它真正比F22優越的地方在於;其後發的信息技術優勢!

F35可以利用其信息技術優勢,處理以往飛機所做不到的一些攻擊任務,比如利用F35的信息技術節點能力,與伯克級火控雷達相互協同,為標準6指引目標,為航母編隊提供“超地平線打擊”能力。

所以它更確切的定位應該是類似F16這種有空戰能力的“攻擊機”,在打擊地面目標與偷襲敵方防空網絡指揮中心時,有一定效能優勢。

但在爭奪制空權,攔截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射平臺(戰略轟炸機/其它攻擊機)時,就遠沒有F22那麼“強勢”了。

而F22是美國真正為與前蘇聯奪取制空權,而研製的四代機,它與F35的區別就在於,“F35在空戰中幹不過它”。

這也是美國不賣F22的最主要原因……說白了,就是美國賣F35,美國手裡還有F22可以壓制F35。

但是賣F22,萬一買家和美國反水了,就如同“巴列維”的伊朗一樣,前腳美國賣了F14,後腳伊朗就反美了,它怎麼辦?用什麼來壓制別國的F22呢?信仰啊……😂😂😂


天真小科普


F35和F22的差距不是性能上的問題,而是賣F22的那個最早把牛吹得太大了,結果弄巧成拙,美國國會想著這麼好的東西不能和外人分享,就立法禁止對海外銷售F22戰機。

F22“猛禽”是全球第一款五代隱形戰機,由洛克馬丁公司負責製造。在上世紀90年代,F22的技術確實可以說是獨步天下。美國空軍在向國會呈報生產計劃的時候,也把F22誇得天花亂墜。最後,美國國會確信F22隱形戰機不但技術超前,而且這款戰機可以保證美國空軍在未來100年之內獨霸全球天空。既然那樣的話,美國國會認為不應該和任何國家分享。於是,國會通過法令:禁止F22隱形戰機向海外出口。

美國國會禁止F22出口的結果,導致F22製造成本直線上升,最後連美國自己都無法承擔。美國空軍最初預定了750架F22“猛禽”;隨後在1990年修正為購買648架;在出口受限成本上升之後,1997年美國空軍計算下來只能購買339架;到了2003年,空軍發現國會給的錢實際只能買227架;2006年最後確定只要183架。到2010年,空軍在原來的訂單上最後追加了4架,總共到手187架F22戰機,隨後宣佈該款戰機永久停產。

所以,現在要出口,也沒有F22可以賣了。

F35和F22在性能上完全沒有可比性,雙方在設計上其實有很大的互補性。F22是空優戰機,可以在對地目標、對空目標的單機作戰中顯示出超強優勢;而F35是一款多用途聯合攻擊機,不但自身具有很強的攻擊能力,還能利用其信息技術給其它部隊提供指揮,協同作戰。所以,拿蘋果和香蕉比,很難說孰優孰劣

但是,正因為經歷了F22的痛苦歷程,F35研發時就定位為“出口型”,

引進了大批“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發製造,避免了美國國會作怪

這是F35和F22,一個主打出口,一個是美軍專用的真實原因。


七號臺


F-22與F-35戰鬥機

單就設計定位而言,F-22是以空優作戰為主,而F-35則屬多用途戰鬥機,這種不同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兩型戰鬥機的不同命運。尤其是在F-22戰鬥機服役的2005年,當時在國際上除美國外,其他國家是沒第五代戰鬥機的,為保證所謂“美國領先”及避免“技術外洩”F-22也就被美國政府禁止出口,直到今天,這項禁令仍未解除。

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F-22下線

另外,作為後起之秀的F-35戰鬥機,其項目從開始就是以多國聯合開發為基礎,出口導向就十分明確,且在項目合作國亦可建設生產線,如意大利、日本等。作為對比,F-22戰鬥機則由於經費原因,在2009年被下令關閉生產線,到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F-22下線後,該型戰鬥機的生產也就宣告正式結束。隨時間推移,重啟產線的成本也就越發昂貴,單架成本超過3億美元的F-22也就更加不具性價比。

F-35戰鬥機協同作戰示意圖

除上述原因外,在技術上,F-35雖不具有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能力,搭載的APG-81型雷達在對空搜索能力上也不及F-22的APG-77,但因具有“後發優勢”,F-35在信息融合上較F-22是領先不少的,如其配備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頭盔顯示系統(HMDS)等都是高信息融合的典型代表。而這些系統在遙控無人機、偵察彈道導彈等方面具有的發展潛力同樣是F-22戰鬥機所不具備的,因此,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在昂貴的第五代戰鬥機中,選擇多用途的F-35其實是比F-22更合適的。


飛豬漲姿勢


總覺得F22與F35不好比較,SUV與皮卡怎麼比?用途不一樣!F22與F15是一類用途,F35與F16是一類用途。F22是美國奪取制空權的飛機,這對美軍至關重要,採用的技術絕對是最先進,最具有前瞻性的,需高度保密,自然絕不會出口。所謂後發優勢未必總是成立的,物理性能及材料的發展並不像集成電路那般快。

F35是互聯網時代的飛機,且是多機型多功能戰機,兼容共享是主要考慮的方向,硬指標讓位於軟件性能。硬件可山寨,封裝的軟件怎麼偷?互聯網時代,信息互聯很重要,美軍現在作戰,拉上盟軍必不可少,同是F35可迅速構成網絡。另外,F35通過修改軟件即可搭載其它盟國自主研發的導彈。就憑以上兩點,共同研發,共同裝備,大家共享共贏,是必然的。


眾人的黃昏


不知道

只能說美國三叉戟核導彈都能賣 唯獨F22不出售肯定有密不能宣的核心機密 能力。F35的強悍實力已經被以色列實戰行動所證明 所以 對於F22絕不能掉以輕心 認為其技術已經老舊 後發必然能勝出


神至心歸


怎麼說呢?f兩兩,一開始的時候是準備出口的。但是突然蘇聯這個對手沒了,孤獨求敗了。難道,要讓自己手中的屠龍刀,給別人。所以給錢的大爺,國會都禁止出口了。但是太貴,沒有對手,本來想裝備,800但是裝備了200多然後生產線就關了。現在出口,也沒人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