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動了我的錢?揭祕外賣不掙錢的五個大坑!

“我真不知道,我的錢是怎麼沒的,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很多商家在外賣群裡交流的第一句話就是“反正店鋪不掙錢,具體為什麼不掙錢,鬼知道!”

外賣頭條(wm88766)團隊總結做外賣,但是不掙錢的大致原因可以歸為五類!

到底誰動了我的錢?揭秘外賣不掙錢的五個大坑!

①、第一個大坑:壓根沒排名,更不用提單量了?

很多商家疑惑不解,活動也做了、菜單也改了,就是沒銷量,翻來覆去的琢磨,也找不到原因所在,最終體現到錢的問題,就是沒錢可掙。

其實他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店鋪排名100名之外,壓根沒有顧客量,所以訂單少,甚至沒有訂單,完全是正常現象。

當一個外賣店鋪沒有排名的時候,意味著沒有太多的流量,也就不可能有太多銷量,除非這個外賣店鋪自帶IP流量,像喜茶、一點點這種品牌。

應對措施:及時拉昇店鋪的排名,如何快速拉昇店鋪排名,就要先了解平臺規則,平臺計算排名的方式是按照近期的交易額和轉化率等因素進行排名,所以把握關鍵因素,快速提高。

還有些商家,知道這些問題,但是依舊不會,只能培訓或者代運營解決問題,也是一種方案。

②、第二個大坑:新店亂入行,壓根沒錢掙?

到底誰動了我的錢?揭秘外賣不掙錢的五個大坑!

一個月內,新店開了50多家,周邊新店開店太多了,競爭壓力大,壓根沒錢掙。

這樣的問題,也容易導致店鋪經營出現問題。隨著外賣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新人開始進入到外賣領域,因為不太懂外賣運營,全靠低價切入市場,導致市場競爭局面十分混亂。

應對措施:

應對措施:制定好合理的菜單和活動,加強自身的品質優勢和配送優勢,讓一部分顧客有更多的忠誠度。遇見新店開業期間,也及時補充訂單量和交易額,並及時進行推廣,以保證顧客的流失偏少,從而增加排名權重。

③、第三個大坑:品類重複度高,都是拼價格,壓根沒錢賺?

作為外賣品類最大的品類:快餐,佔據了整個訂單量的75%,快餐中細分二級品類,比如蓋澆飯、米粉等經營各種產品的商家重合度越來越高。同樣的商圈,同樣的產品,經營商家300多個,最終拼來拼去,根本沒法掙錢。

應對措施

應對措施:針對品類重複度高的問題,要積極挖掘新品類,進行差異化包裝,並增加自身的核心識別度,讓顧客與品牌的粘度更高,避免同質化競爭,否則會陷入價格戰的死循環,最終各個商家都無法掙到錢。

④、第四個大坑:單子挺多,但是就是賣不上價格,最終也是不掙錢

到底誰動了我的錢?揭秘外賣不掙錢的五個大坑!

一天單子300多單,有的甚至500多單,最後一算賬目,發現還沒有100多單的銷量掙錢多,哀聲嘆氣說:“外賣,其實不掙錢。”

單子多,但是賣不上價格,很大程度上在於品牌包裝和差異化定位上。同樣一碗土豆粉,有的商家外賣15元銷量爆棚,有的商家外賣10元都賣不出去,核心的區分點,外賣產品沒有溢價增值的部分,導致顧客不願意為除了產品之外的東西付費。

應對措施

應對措施:對整個品牌進行合理定位和包裝,增加整個產品(包裝、產品)體系的溢價,讓外賣體驗更高,顧客更願意買單。在校園區,要另論,因為學生消費群體因為消費能力有限,需要區別對待。

⑤、第五個大坑:小店盈利模型更好,店鋪規模越大越不掙錢?

隨著競爭的激烈程度升級,小店議價能力越來越弱,特別是品牌標識加權的權重越來越重,小店雖然盈利模型比多店少了運營人工等成本,但是品牌連鎖店鋪的議價能力和顧客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是符合接下來外賣發展的升級趨勢。

應對措施

應對措施:制定店鋪開拓計劃,穩定並及時提升外賣店鋪的店鋪質量和規模,增加與外賣平臺的議價能力和排名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