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家長微信羣管理是一門教育學

還沒關注?

班级家长微信群管理是一门教育学

快來點這裡

鼓屏162,《福建教育》雜誌官方微信

如今,幾乎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家長微信群,十分方便家校溝通。但是,如果家長微信群管理得不好,也會對家長和教師造成許多困擾。如以下幾種典型情況——

隨意發言,信息轟炸或刷屏,讓教師與家長都不勝其煩。轟炸源有時是教師,有時是家長。

教師不恰當的表揚與批評,引發家長的心理不平衡、反感,甚至構成心理傷害。

家長對教師的阿諛或指責,引發其他家長誤解與不適,甚至成為家校或家長之間衝突的平臺。

那麼,成熟的教師,應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家長微信群應該樹立怎樣的規則?

班级家长微信群管理是一门教育学

在建立家長微信群前,教師一定要想清楚為什麼要建立家長微信群?

通常,家長微信群有以下幾項功能:教師發佈信息,包括通知、告知、提醒等,分享班級發展情況,如課程與課堂、重大活動等;教師與家長公開討論問題;家委會發布信息和討論。

總之,就是便於教師和家委會發布、分享與討論。一旦明確了目的,就可以生成相應的群規則,並在與家長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地達成默契。

第一,為了避免家長微信群干擾到大家,除教師及家委會發布相應的信息,家長微信群應保持安靜,請勿隨意發言。此謂“安靜原則”。

第二,除必要的通知,教師及家委會分享和討論的時間通常在晚上7~9點,並提前通知。此謂“定時討論原則”。

第三,請勿擅發如下信息:涉嫌暴露隱私的信息;家校、家長之間、學生之間的私人恩怨;廣告;攻擊或羞辱性言辭;與本群主旨無關或有違班級文化的所有信息。此謂“尊重原則”。

第四,若違背了以上規則中任何一條,教師或家委會將根據情況酌情采取私下或公開提醒、公開聲明、暫時移出家長微信群等措施,敬請理解。

接下來,就要確保家長知曉並理解規則。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將規則以及加群申請,以手機短信的形式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中,或者在完成加群任務後,選擇在晚上7~9點發布群規則,並要求家長回覆“已閱讀”。同時,如果家長對規則有不明確或不同意的,請家長私下留言給教師。教師覺得有道理的,可以在與家委會商議後,公開修正。也可以將規則連續發一週,每次都在晚上7~9點發送,並告知家長,群規則會連續發佈一週。

完成如上工作後,若有新家長(含學生的其他親屬)加入,則私下將規則發給對方。

多數教師會要求家長進群后修改群名片,我覺得用添加備註的方式註明對象信息可能更好。

怎麼維護規則?

家長知曉並理解規則是前提,其後關鍵是對規則執行情況進行反饋。我們不妨虛擬幾種場景——

場景一:有家長為孩子的事進行公開諮詢。

教師最好建立一個標準的、客氣的回覆模板,每次只修改關鍵部分就可以了。例如,“親,我私下回復您了。根據群規則(規則內容),我不便公開回復。”然後,私下向他解釋規則,詳細解答他的疑惑。

若家長提出來的問題具有代表性,則教師可以選擇時機公開說明。若不是公開諮詢,而是隨意發言,則可以提醒:“親,我私下發信息給您了,請留意查收。”這句話,主要是說給其他家長聽的,意思是說,群裡不能隨意發言,我已經在私下提醒這位家長了。

場景二:有家長公開批評甚至攻擊他人(包括教師、其他家長或學生),或者要求所謂的討公道。

此時,教師可以公開回復:“親,根據我們的群規則,這類事我們私下溝通,好嗎?謝謝!”然後,私下與他溝通。

如果家長公開的批評或攻擊容易引發其他家長的猜測或誤解,教師可以酌情采取下面的策略。

一是在公開回復中適度反擊:“親,這件事不是這麼簡單,為了避免尷尬,且根據我們的群規則,我們私下溝通,好嗎?謝謝!”然後迅速通過電話或微信溝通。如果家長不管不顧地繼續發佈激烈的言辭,那麼就果斷地將其從家長微信群裡移除。移除後,在群裡做一個簡短的說明,大意是——這位家長講的並非事實,由於他現在情緒激動,很難溝通,為了避免影響大家以及引發更多誤解,暫時將他移出微信群,等此事解決後再邀請他入群;人難免有失控的時候,請大家相互諒解,無論如何,風雨過後,我們仍然是“一家人”。切記,與家長在群裡公開“撕”,是大忌,無論教師多麼有理,旁觀者不關心理,關心的是教師的姿勢或態度。

有些委屈教師還真不好公開澄清,可以與家委會保持溝通,家委會可採取適當的方式傳播正確信息,以正視聽。當然,有些事需要公開澄清。

教師在家長微信群裡的發言十分重要,這事關自身形象。要特別注意根據交際語境琢磨措辭,這是職業形象塑造的一部分。有時候措辭需要正式莊重,有時候措辭需要親切隨和。

第一,在相對固定的時間發言,營造儀式感。家長不煩你說話,畢竟家長也想更多地瞭解信息,最煩的是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說話。人本能地喜愛穩定的、可預測的環境。所以,除了緊急通知,教師應儘可能將發言時間安排在相對固定的時間。

如,你若習慣於每天在家長微信群裡發一條家教方面的信息,最好能在固定的時間發,如早晨8點。若你是晚上7~9點發布信息或做分享,就在7點整發出信息。如果是討論,有些話還可以設計得有儀式感。馮鞏演出時的那句“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就可以給我們啟示。

第二,一次將信息說完整,避免家長反覆問。信息發佈前,教師必須認真梳理,做到文通字順,避免錯別字。更重要的是,信息要簡練和完整,教師要反覆琢磨以至成為習慣。千萬不要遺漏諸如時間、地點、對象等關鍵信息。最可怕的是,先發一條信息,然後不斷地補充。這需要教師練習站在家長的角度理解信息。

第三,有家長在群裡表揚教師時,儘量不要公開回復。提出表揚的家長可能是真心表揚,但其他家長或許不舒服,認為這是討好教師。這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也無法澄清。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公開表揚,你私下感謝。這樣,這個家長和旁觀者的情緒都照應到了。

第四,避免公開批評和表揚學生(包括家長)。公開批評的,不能指向學生,而應該指向現象。

教師容易犯的錯誤是公開點名表揚學生。被表揚的家長有時候也未必自在,但是其他家長心裡可能不舒服。正確的方法,是公開分享學生作品或事蹟,但不說這個學生是誰。這樣既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又保護了大多數家長的情緒,被實際表揚的學生家長也很開心,一舉數得。

有些學生的明顯進步,宜於私下發給家長,公開表揚有時候會引發家長“下意識”的評價。

哪怕是教小學一年級,教師也要培養學生養成記下作業的良好習慣。這正是教育的一部分。將作業全部壓在家長身上,是對所有人不負責任的行為。

若一年級學生回家後記不住作業,怎麼辦?教師可以跟家長提前達成共識,由學生打電話給教師,然後教師把作業告訴學生,讓他記下來。但實際上,教師可以同時偷偷地把作業發給家長。不過,家長的作用不是轉告孩子,而是對照,避免孩子記錯。如果對照的結果是孩子記錯了,家長可以皺著眉頭說:“不對吧?你要不要再打電話確認一下?”實際上,錯了又有什麼關係,要的是學生對自己的事上心,而不是凡事往家長那裡一推了之。

讀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管理家長微信群嗎,犯得著這麼囉唆?!我已經儘可能地節約筆墨了,否則能寫一本書——圍繞著教育的一切事情,都無形中具有教育學含義。可以說,班級家長微信群管理也是一門教育學!

家長微信群裡的諸多隨意,實際上為教師和家長都增添了許多麻煩。其根源在於有的教師缺乏職業訓練。在缺乏職業訓練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智力、行為、語言及反應是鬆弛的、碎片化的。這不但會影響家校溝通的效果,給人以不專業甚至不靠譜的印象,還會嚴重地影響到家長對教師的信任。

小事不小。職業發展,專業發展,都必須從敬畏小事開始,無論是一節課,還是一個群。

文 / 南明教育 魏智淵

本文刊載於《福建教育》總第1172期

排版 / 林小晶

在這裡,打開教育生活

鼓屏1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