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寶雞青年領讀《梁家河》|青年大學習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

1999年是延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分水嶺。這年,國家提出了“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十六字水土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變“兄妹開荒”為“兄妹造林”,實施退耕還林,建設美好家園。

延安將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保留“人均2.5畝高標準基本農田”作為一項保障措施,在全市範圍內迅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綠色”革命。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寶雞青年領讀《梁家河》|青年大學習

幾年下來,梁家河光禿禿的群山上木已成林,曾經灰頭土臉的坡坡窪窪披上了綠裝,雨過天晴,山頭上雲霧繚繞,一座座大壩把幾條小溝鎖得滴水不漏,壩田彷彿鋪上了一張張平展展的毯子,成為村裡旱澇保收田、高產豐產田。

“過去一干就是一整天,兩頭不見日頭。”村民王富忠回憶,由於土地貧瘠,王富忠的地裡只能產些土豆、小米,而且收成很差。

“現在,地就在家門口,不用爬山,甚至是開著三輪車、騎著摩托車去種地,而且1畝溝壩地產量頂得上5畝山坡地,下苦輕反而打糧多。”對比過去,王富忠感慨萬千。

從1999年退耕以來,延安退耕田地1000萬畝以上,林草覆蓋率逐年提高,延安的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轉變。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寶雞青年領讀《梁家河》|青年大學習

2007年,延安實施退耕還林已整整八年了。初夏的梁家河,山山峁峁披上綠裝,坡窪上鬱鬱蔥蔥,淡淡的草香在空氣中瀰漫,,沁人心脾,山間鳥唱蟬鳴。置身其中,人們內心一片澄澈……鄉親們忍不住拿起筆寫信,把內心的喜悅分享給已赴上海任職的習近平。

同年8月28日,習近平在給村民的回信中說,自己始終不曾忘記在梁家河村度過的難忘的七年,始終不曾忘記那片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土地和朝夕相處的鄉親們。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寶雞青年領讀《梁家河》|青年大學習

得知梁家河山變綠了、水變清了,水、電、路已全部到村入戶,鄉親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感到非常高興。他在信裡鼓勵鄉親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正確指引下,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帶領下,通過鄉親們的共同努力,大家的生活會一天比一天更好。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寶雞青年領讀《梁家河》|青年大學習

本期主播

劉雨時 共青團寶雞市委 組織部掛職幹部

新浪微博:@寶雞團市委

青少年服務熱線:12355

青少年網上綜合服務平臺:青年之聲·寶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