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不及《我不是药神》:票房高口碑好就一定是好电影吗

说起电影不得不说艺术,电影到底是不是艺术,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票房高的电影,口碑好的电影,就一定就是好电影吗?看不懂的电影,票房差的电影,就一定不是好电影吗?这些问题用姜文的《邪不压正》和徐峥的《我不是药神》来对比,似乎还真就是那么回事。

《邪不压正》不及《我不是药神》:票房高口碑好就一定是好电影吗

邪不压正

对于电影人来说,做电影无非俩个目的,第一个就是为了盈利赚钱,第二个就是为了展示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观念。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只要一部电影好看就是好电影,艺术这个东西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产物,一副价值上亿的名人字画,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也许那就是生命。

《邪不压正》不及《我不是药神》:票房高口碑好就一定是好电影吗

我不是药神

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最重要的是有人懂得欣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就是抓住了观众的共鸣,白血病患者那种求生欲望,在电影中表现的淋淋尽致,对于求生欲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这是人的本能。展示人类本能的作品,成功肯定是必然的,即使你不是白血病患者,你会同样拥有求生欲望,尤其是影片中加入了人性的无奈与自私,一个人想活着,仅仅只是想活着,为了活着不顾一切就是本能,法律和道德对生命的约束,在死亡面前,似乎显的一文不值,这就是现实。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能出现一部这样的电影作品,无疑是新颖的,也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新题材,这样的电影很难拍,少一点观众情绪不会到位,多一点就有可能被封杀掉,《我不是药神》对电影尺度拿捏还是非常精准的,电影的成功也是必然。

《邪不压正》不及《我不是药神》:票房高口碑好就一定是好电影吗

徐峥

那么一部大多数人都欣赏不了的作品,就一定不是好作品吗?其实不然,艺术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如果大多数人都能欣赏,都能看得懂,或许艺术这个东西就不值钱了。《邪不压正》电影的票房,虽然没有《我不是药神》高,但是不得不承认,姜文的艺术造诣确实很高,可以看出《邪不压正》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精雕细刻出来的,要不然这个电影也不可能光拍摄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电影对姜文来说,并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更多的想是姜文内心对电影的一种理解和展示,还记得姜文最初的电影《鬼子来了》,这部电影可不仅仅是一般的电影,真的就是一件艺术品,当然追求艺术是要付出代价的,咱们就不用说票房不票房了,姜文因为《鬼子来了》这部电影,被封杀了五年时间,五年时间内不能做导演,这样的姜文做电影难道还会在乎票房吗?

《邪不压正》不及《我不是药神》:票房高口碑好就一定是好电影吗

姜文

其实真的没必要拿《邪不压正》和《我不是药神》对比,这两部电影无可厚非都是成功的,唯一不同的就是《邪不压正》是姜文自己的成功,《我不是药神》是徐峥征服观众的成功。追求不同,目的自然不同,如果单纯的用票房和口碑来衡量电影的价值,似乎真的有点太肤浅了,今天的《邪不压正》可能你看不太懂,也许等到多年以后再次看《邪不压正》你会感觉姜文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姜文的电影一直都这样。今天你被《我不是药神》感动,可能多年后你再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发现,咱们现实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英雄,电影里都是骗人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要自己喜欢看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就这么简单,我管它是不是艺术,我管它是不是骗人的,我喜欢看它就是好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