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商学院——为什么那么多作物易缺钙?

钙是作物必需营养元素,蔬菜、果树等阔叶作物的需钙量要远远高于水稻、麦类等窄叶作物。苜蓿对钙最敏感,常作为缺钙指示作物。需钙量多的作物有紫花苜蓿、芦笋、菜豆、豌豆、大豆、向日葵、草木樨、花生、番茄、芹菜、大白菜、花椰菜等作物。其次为烟草、结球甘蓝、玉米、大麦、小麦、甜菜、马铃薯、苹果等。而谷类作物、桃树、菠萝等需钙较少。因此,同种土壤上,需钙多的作物易发生缺钙症。

红日商学院——为什么那么多作物易缺钙?

作物缺钙原因:

1、土壤缺钙:南方一些花岗岩和千牧岩发育的土壤钙含量非常低,如果土壤水溶液中钙的含量低于40-60ppm,需要补充钙;

2、交换性钙缺乏:华北、西北、东北西部和东南滨海地区的盐碱土,土壤含钙十分丰富,但钙在土壤中多以碳酸钙、含钙磷灰石等矿物状态存在,土壤PH值往往超过9,钠离子丰富,导致钙离子的交换性差,作物吸收不到足量的钙;而且这些土中有机质含量多在1%以下,无效钙难以转化为有效钙。

红日商学院——为什么那么多作物易缺钙?

3、偏施单质肥料:偏施氮肥,氮钙比例失调,氮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氮越多植物器官生长越快,需要更多的钙满足器官表皮的发育,但是钙的吸收和传导速度远远赶不上氮,就出现器官长得快但表皮发育滞后;偏施磷肥,降低土壤PH值也会导致缺钙,钙离子在土壤中的活跃水平和土壤酸碱度有直接关系,土壤偏酸,钙就更容易和硫酸根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钙。过量使用磷肥必然会增加土壤的酸度,钙离子的活跃度就会大大下降,植物能够吸收到的钙离子随之减少;偏施钾肥,钙钾拮抗导致缺钙,钾和钙在土壤中都是以离子态被土壤颗粒吸附,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植物的根系从土壤颗粒上汲取到钾离子或钙离子等矿质元素,钾离子更活跃,钾多了,钙被植物吸收的机会就会减少,也就是生理性缺钙。

红日商学院——为什么那么多作物易缺钙?

4、钙在植物体内吸收运输缓慢:钙在植物体内是以钙离子形式通过木质部与水-起运输的。由于钙离子带正电荷,运输中受木质部细胞壁上负电荷基因的影响,运输速度远低于于水分。通过各级木质部运至叶、果、嫩梢等器官后,经细胞间传递,钙才能进入这些器官中的每个细胞。由于钙会降低细胞壁的透性,这就使钙进入各个细胞胞的速度更加缓慢。

红日商学院——为什么那么多作物易缺钙?

5、根系生长不良,吸收能力差:土壤性质不好,根系感染病菌或缺少其它根系需要的营养等等,都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吸收钙的能力也就会下降,进而造成缺钙。比如,土壤持续干旱或湿度过大,温度过低,都会影响根的发育,尤其在连续几天低温阴雨之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快速提升导致蒸腾加剧,植物对的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土壤温度远没有气温回升的快,根系的吸收能力没有恢复,不能吸收到足量的钙离子,作物就会表现缺钙。

红日商学院——为什么那么多作物易缺钙?

6、钙在各器官分配不平衡。钙在植株体内的运输和分配与蒸腾作用密切相关。如幼果吸收钙的高峰与新梢旺长期为同一时期。由于新梢上叶片多,蒸腾作用强烈,对钙的竞争能力强,进入树体内的钙绝大部分被新梢吸收,进入果实内的钙很少,果实就会表现缺钙症状,如脐腐、裂果严重等。

红日商学院——为什么那么多作物易缺钙?

作物补钙方式:

通常补钙的方式是土壤施肥与叶面(果面)相结合的方式,尤其在酸性以及沙质土壤中,有效钙含量低,作物容易发生缺钙的问题,土壤施钙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土壤施钙可以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硝酸钙等。

叶面(果面)补钙是作物补钙的重要措施,针对性强,吸收效率高,施肥效果明显。叶面补钙应选在作物需钙的关键期以及需要量比较大的时期,如瓜果等幼果期、膨大期,喷施肥液尽量在果面上分散均匀。常用页面喷施钙肥有硝酸钙、氯化钙、氨基酸钙、糖醇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