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米會越賣越漲?都是暴雨鬧的!

因開春乾旱、草地螟為害、雨水目前來看,遼、吉、黑春玉米有較強的減產預期

內蒙古玉米豐產概率較大。

而根據海關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玉米進口量達到52萬噸,1~6月累計進口量達到221萬噸,7月份尚有少量進口玉米到貨。但今年下半年我國大量進口穀物的可能性已明顯下降,總體有利於國內糧價底部抬升,甚至會影響到明年上半年的市場走勢。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南部、黃淮北部等地降水偏多二至五成,北方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有利於以上地區粘蟲、草地螟、棉鈴蟲等遷飛性害蟲在區域間的交流和種群繁殖,同時也利於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彎孢葉斑病等喜溼性病蟲發生。黃淮南部、江南北部降水偏少二至五成,對蚜蟲等喜旱性害蟲的發生較為有利。

雖然當前玉米病蟲害只是一個“小插曲”,且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但後續氣象有利於病蟲害發生,仍不可掉以輕心。

從有關部門調查情況來看,目前東北地區、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大部春玉米處於拔節至吐絲期,部分進入開花吐絲階段。西北地區大部處於吐絲期,西南地區大部處於吐絲乳熟期,廣西、江西大部處於成熟收穫期。

同時,東北地區玉米長勢最引人關注,且各省區玉米生長情況不一。

目前來看,遼、吉、黑春玉米有較強的減產預期內蒙古玉米豐產概率較大。因5月份乾旱範圍較大,遼寧和吉林三成玉米種植地塊在5月20日之後播種,與4月底播種地塊時間相差20天左右,新作玉米生長期不一。

此外,由於前期積溫不足,導致播種初期以吉林為主的旱區玉米植株高度同比偏低。

更為重要的是,當東北玉米主產區進入授粉關鍵期以後,大雨和高溫均將影響其最終單產。從氣象預報來看,經歷前期乾旱以後,目前東北大部地區降水略顯過剩,是否會延續至8月份授粉關鍵期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