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苦涩味

普洱茶的苦涩味

  有些普洱茶会使人越喝越口干,又苦又涩,甚至有胸闷、心烦、不舒服的感觉。这时,很多茶友就会问普洱茶怎么会有苦涩味。其实,普洱茶苦涩除了茶叶本身的因素外,与冲泡手法也是有关的。那么,普洱茶的苦涩味与哪些因素有关?

其实茶是否有苦涩味不能直接的定性这是不是好茶,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带有“苦味”或是带有“涩味”的茶,定性为都是不好的茶。那么是什么让茶叶带有“苦涩味”的呢,主要原因有三种:

普洱茶的苦涩味

 1、茶叶自身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作用的结果

  有时,带有“苦涩味”的茶,往往还是好茶,这是因为一茶叶苦涩味的浓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所决定。

  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

  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就茶树的一个枝条来说,决定茶叶品质的苦味物质,往往是嫩叶含量比老叶高,尤其是芽以下的第一、二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最高,依次减少。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

  人们常饮用的普洱茶中,带有“苦涩味”的普洱茶往往是高嫩度、高级别的茶品。这亦是中低档茶滋味比较淡薄的原因。就普洱茶而言,凡茶品嫩度高、陈香显露、苦涩味低淡的,必是陈年老茶,是茶叶长期存放后,苦涩味物质大量降解、转化消失

使滋味变得醇和的结果。

普洱茶的苦涩味

  2、病虫危害导致的结果

  茶叶一种不正常的苦涩情况是,采摘病虫危害严重的原料来制作,其苦涩味往往比正常芽叶重,甚至出现“恶苦”、“腥臭”。云南茶区,茶树嫩叶常发病害主要有茶饼病、茶自星病等,患有茶饼病的芽口十制成的产品,味苦易碎;患有茶白星病的芽口十制成的产品,味苦、腥臭、饮用后肠胃有不舒适感。许多吸汁害虫危害树后,也会增加茶品的苦涩味,在云南主要有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虫、黑刺粉虱、茶叶跗线螨、茶网蝽等。受病虫危害的茶叶,可以通过叶底(茶渣)观察发现,叶底病斑虫口十多而滋味“恶苦”者,都是不好的茶叶,藏之无益。

 3、茶园施用化肥的结果

  从长时间单一施用化肥的茶园或紫色芽叶的茶树上采制出来的茶品,苦涩味亦较重。长时间单一施用化肥的茶叶,叶底无异常,苦味重于涩味;紫色芽叶加工的茶品,叶底呈靛青色,苦涩味皆重。

投茶量的多少不只是影响茶汤的浓淡,还会影响苦涩味的轻重。如果投茶量少那茶汤浓度就低,自然苦涩味也会降低,如果投茶量过多,那茶汤浓度就搞,也因此苦涩味就会加重。

  “出汤时间”也就是指我们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多久出汤,是注水后立马出汤,还是过几秒出汤,别看几秒的时间,它会给茶汤的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如果出汤时间也会对苦涩味的轻重有影响。

  如果出汤时间短,茶汤浓度低,苦涩味低;出汤时间长,那茶汤浓度高,苦涩味就会加重。所以我们平时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可以通过掌握投茶量的多少以及出汤时间的快慢来掌握茶汤的浓度以及苦涩的轻重的。

  前两个方面可能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水温这块可能大家就不太能理解,其实很难简单,水温过高,那茶叶内部的各项物质在搞水温的浸泡下就比较容易析出,那自然茶汤浓度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苦涩味也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水温过低一点的话,您就会发现,冲泡了很长时间也不出味,那自然在短时间内水温过低的情况下,茶汤浓度就不会发生太多变化,苦涩度也就不会发生太多变化。

普洱茶的苦涩味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以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存放的时间的长短的影响,陈放了几年的老生茶,苦涩度会慢慢降低;其次喝茶之前的近食情况,您别想着说您吃的东西不含有苦涩味,所以喝茶也不会导致苦涩味加重,这个理解是不对的,虽然您吃过的食物不含有苦涩味,但是食物中的一些元素在于茶汤物质发生反应的情况下回导致苦涩味加重。

  所以建议大家在喝茶时如果发现苦涩味加重,不要一味觉得是茶品本身出现的问题,应该首先想到的是是否自己冲泡手法出现问题,是否投茶量过多,是否出汤过慢,是否水温过高,还有喝茶前吃过的食物导致的。只有这些情况排除了,那我们再来看是否是茶品本身的情况。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也了解到影响普洱茶产生苦涩味的原因,那么我们之后喝茶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仔细的分析是哪一种情况导致的。如果是冲泡方法不对,那么就要学会正确的泡法。

普洱茶的苦涩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