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讀書會」雋雅書語家庭讀書會——《漢克.這頭鹿》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漢克.這頭鹿》是風鈴花班第一次採用初讀 細讀 精讀等步驟,由淺入深的帶領大家向家庭共讀的縱深發展,同時也是百班千人的第十三期共讀書目。

一.初見印象

由於是第一次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家庭共讀,稍顯不適應,對於初見印象當時家庭內部是有分歧的,有的認為是拿到這本書後看到封面的第一感覺和印象,有的認為是對讀過之後的大致感受,有的認為是對這本書的期待。

雋寧認為這本書主要貫穿了對於漢克的感受,從害怕到可憐,到後來的喜歡,直至懷念,最終的欣喜。雖然漢克私自闖進來是不對的,大吃特吃了一噸多幹草,損失非常大,但是看到漢克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沒有食物,餓得皮包骨,心生可憐。因為它不傷害人,逐漸的變得喜歡上了,三個小朋友逗它玩。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漢克回到了大自然,三個小朋友又開始懷念漢克,最後在第二年的冬天,漢克又回來後,三個小朋友的欣喜。

媽媽在看到這本書封面上漢克在織毛衣,認為漢克的本領很大,像一個童話一樣和周圍的人發生的故事。

爸爸則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同時有一種神秘感,因為這是代老師推薦的百班千人第一本書。同時也是第一時間把內容看完,對於故事情節有了瞭解。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二.駝鹿的科普

同往常一樣,我們照例對於共讀內容進行科普,本次科普內容是:什麼是駝鹿?在百度的幫助下,我們一家三口輪流朗讀駝鹿的外貌,習性等。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三.描述故事內容:思維導圖

本次在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為實現快速思考 激發積極性,採用了1分鐘倒計時的方式,即每個人只有1分鐘的時間說出相應的答案,三個人輪流回答。效果非常好,這不僅實現了信息在大腦中的搜索,還營造了緊張有序的共讀討論氛圍。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四.我的感想

這本書經過了多次閱讀,對於故事情節掌握的很好,同時也讀出了人類不願傷害動物,與動物的和平相處。擴展到人與自然的關係時,提到了食物鏈,雋寧便有了如下觀點:地球上有許多生命死掉,同時也有許多生命出現,植物 動物 昆蟲 細菌等,我們呼出的氣由植物吸收,動物吃植物,食草動物沒了,食肉動物也沒了,所以地球上應該以植物為主宰。但是在創作金字塔時,又變成了以細菌在最頂端的食物鏈。她認為沒有細菌的分解,動物和人類的屍體就會變的臭臭的。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媽媽畫的食物鏈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五.頒獎環節

鑑於本書所涉及的人物,均對於漢克,這頭鹿所表現出了極大的包容與愛護,儘管是吃了一噸多的乾草,儘管是在街上給商販以及外地人帶來了不便,但是人們還是表現出了與動物的和平相處的,所以給本書頒發人與動物和平相處獎,雋寧自行設計獎狀版面,精心的畫出了人與動物的關係。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看看媽媽手心裡的小漢克,這是雋寧和爸爸在去觀看馬拉松比賽的路上,隨手捏的。雖然今年因為人們火爆的熱情,沒有報上名,但是我們還是盡力的參與到助威的陣營中,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家庭读书会」隽雅书语家庭读书会——《汉克.这头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